◆紫 葉/ 文
500億美元、2000億美元……在美國對中國不斷追加關稅的情況下,我國對外開放的國策不變。7月11日,“上海擴大開放100條”正式落地。此前一天,上海有史以來最大的外資制造業(yè)項目特斯拉超級工廠落戶臨港。7月27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入倒計時100天,上海召開了“沖刺100天,決勝進博會”誓師大會。
今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亞洲論壇上宣布“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創(chuàng)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huán)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主動擴大進口”的擴大開放重大舉措,并要求“盡快使之落地。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
開放是上海最大的優(yōu)勢?!吧虾U大開放100條”聚焦“金融業(yè)開放合作、構筑更加開放的產業(yè)體系、建設知識產權保護高地、打造進口促進新平臺、創(chuàng)造一流營商環(huán)境”五大領域,90%可以在年內實施。這標志著中國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
開放帶來更好的競爭生態(tài),有利貿易和質量提升。特斯拉的先發(fā)效應,令大眾、奔馳、寶馬、通用等歐美車企摩拳擦掌,日本最近已緊急提出將日本乘用車“全面電動化”的目標,高端電動車市場競爭將平移至中國。可以預見,更好的質量將在市場優(yōu)勝劣汰下產生。對消費者來說,是利好。
質量是競爭出來的,也是由消費者驅動的。數年前,國內消費者啟動了海購行動,在日本瘋搶“馬桶蓋”轟動一時。去年,僅上海一地就有4375萬人次前往海外消費。這說明,4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消費已經升級,追求質量溢價成為時尚。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蘋果和阿迪達斯的全球銷售額中,中國消費者的貢獻率已經占到了20%。WTO高度評價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稱贊中國是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之一。
中國這架引擎不會熄火。因為13億人民的消費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追求高質量發(fā)展的根本動力。上海作為遠東的橋頭堡、長江經濟帶的龍頭,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的目標。最近中共上海市委審議并通過了《關于面向全球面向未來提升上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意見》,力促上海向目標挺進。
卓越的全球城市,必須擁有全球資源配置的核心功能,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不可復制、難以取代的核心競爭力。為此,上海要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全面實行質量變革、動力變革、效率變革,加快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高現(xiàn)代化經濟體系的國際競爭力,推動中國經濟向高質量發(fā)展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