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燕
教育的關鍵是要引導孩子學會自我管理,使每一個孩子成為既是管理的對象,又是管理的主體,達到“管是為了不管“的教育目的。因此進行智慧管理,是建立良好班集體,達到事半功倍效果的最佳良藥。
一、用心陪伴
關愛是人世間美好的情感,是聯(lián)結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親密紐帶。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注意情感投入,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來看待,以真誠換取學生的信任。我用深情去關愛每一個學生,去溫暖他們的心田,使他們感受到有一個溫馨的家。因此,用關愛、信任、理解、包容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這是我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礎。
如果學生犯了錯誤,需要批評教育,對于學生的批評我是充滿情感的。因為人性化的批評是綠色的,它是甜口的良藥,它是順耳的忠言,它給學生的心靈帶來一片清新的綠蔭,孩子們需要這樣的綠色批評,他們愿意在愉悅的情境下接受教育。所以孩子們在心理上獲得一種情感的滋潤,因而會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育效果。
有一次做眼操,我發(fā)現(xiàn)小徐同學會有各種的姿態(tài)在做眼保健操。動作不規(guī)范的、睜開眼睛、左搖右晃等不良習慣。當時,我沒有直接去批評小徐,而是用充滿情感的“摸頭”方式去欣賞做得好的孩子,并且一邊摸頭,一邊夸贊做得好的孩子。那么對做得不夠好的孩子卻無形中產(chǎn)生了很大的魔力。從此,小徐的不良習慣得到了很好的改觀。
一次,我教五年級時,我班來了一位新同學——小湟。這位同學無論是上什么課,不管上課還是下課都是為所欲為地破壞學校紀律和傷害同學。在課室打罵、頂撞老師、欺負同學及無故茲擾同學的正常生活、學習,使同學的人身安全受到嚴重的威脅,一顆顆純真的童心,受到難以抹平的創(chuàng)傷。
面對如此瘋狂行為的小湟。一開始,我覺得很痛苦,20年多年的教師生涯從未見過如此經(jīng)典瘋狂的人物,怪異行為讓我無法呼吸近乎暈倒。但是我能怎么樣呢?找家長,會面了N 次;投訴電話,打了無數(shù)次,家訪,面談也試了無數(shù)次。我做這么多,無非是想抓住任何一根可以救命的稻草,然后徹底把他救活把我救活!有時我痛苦地想:再這樣下去要不他瘋,要不就是我瘋!但是,我能瘋嗎?我不能,我是萬萬不能瘋的!我不但不能瘋我還不能厭惡他,不能嫌棄他,不能放棄他,而是要想方設法去愛護他,去改變他,去感化他。李鎮(zhèn)西老師的那句充滿睿智富有哲理的話讓我尤為欣賞,讓我深受啟發(fā)。他說:“即便他是一坨屎,我也要讓他風干了當柴燒!”根據(jù)長時間的觀察和實踐,我用心陪伴孩子,并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方法進行溝通。
面對這樣任性、發(fā)瘋的學生,我首先是保持冷靜。面對這樣放縱的孩子,我保持與家長的密切聯(lián)系。在聯(lián)系中我并積極從家長中了解到孩子的一些心理障礙。如多動癥、抽動癥、尿頻(腎虧)等。針對孩子的這些生理原因再采取措施對癥下藥,建議家長帶孩子去看醫(yī)生并吃藥。面對這么暴躁的孩子,我耐心地幫助孩子認識暴躁的危害。面對這么頑皮的孩子,我精心地教孩子要尊重別人的人格和自尊心。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形象被人注意并給予肯定,希望在取得成績時受到別人的稱贊和鼓勵,出現(xiàn)過失時能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安慰。這樣,我收到了預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班主任以自己良好的情感品質去關愛學生,是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在乎學生的在乎,關心學生的關心。因此一個寬容的微笑,一番誠摯的話語,一個深情的動作都在向學生傳遞濃濃的情意。情感性的班級管理給學生以溫情和希望,使他們心悅誠服地接受管理,自覺地用規(guī)范約束自己的言行。因為這種管理方式,是學生樂意接受的,它能撥動學生的心弦,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二、巧抓常規(guī)
1. 巧用兒歌
孩子一天的日常生活中,必須要遵守的、形成的各種良好習慣,就變成了“常規(guī)”?,F(xiàn)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居多,要養(yǎng)成孩子良好的習慣,是當今老師和家長較為頭疼的事情。如何巧妙地養(yǎng)成孩子的良好習慣?
每個開學的第一周我就會告訴孩子們:“養(yǎng)成好習慣,受益一輩子;形成壞習慣,吃虧在眼前?!弊尯⒆觽兠靼尊B(yǎng)成好習慣對人生的重要性。小學階段是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我會將各種要求或“班規(guī)”編成兒歌或順口溜。一般是4句或6句。讀起來朗朗上口,記起來不費力氣,做起來也很容易,讓孩子們覺得明白又易懂,既簡單又實用,又具有很強的操作性。我會善于利用早讀課中的5分鐘時間開展“我是背兒歌的小能手”,“我要爭當生活的小主人!”活動。孩子們在無形的要求中,在不知不覺中就漸漸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慣。從而,讓孩子們共同學習、互相幫助,促使良好習慣的快速養(yǎng)成。
如做早操的兒歌:鈴聲一響做準備,服從指揮有秩序。排隊做到快靜齊,聽準音樂做早操。動作規(guī)范又整齊,積極鍛煉身體好。其中“快”,要求不過一分鐘;“靜”:要求不說一句話;“齊”:要求橫豎一條線。又如課間休息的兒歌:課前準備我牢記,上完廁所再游戲。不打鬧安全第一;文明活動真得意。如圖書角兒歌:圖書角里有圖書,人人獻書成一家。不爭不搶愛護它,課余時間才能看??赐臧阉呕丶?,增長知識人人夸。如上課時的兒歌:坐姿端正認真看,專心聽講多動腦。要發(fā)言時先舉手,回答聲音要響亮。學會傾聽不吵鬧,小組合作更快樂。
2. 善用名言
孩子的學習,是讓所有的父母最為關心、最放心不下的要事。父母最要緊的事是讓孩子真正懂得:黑發(fā)應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學習好來自習慣好,習慣改變命運,細節(jié)決定一切,所以我們不能忽視孩子學習行為的細節(jié)。在我的教學生涯中也遇到有不少孩子在學習中往往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良習慣,如:從不做好學習的準備工作,從不考慮學習時間的安排,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不抓重點等。這些不良習慣都極易對學習造成危害。糾正這些不良習慣是促進學習成績提高的關鍵。因此,對于小學的孩子來說,我們更應該想盡辦法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孩子的終生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于是,我會根據(jù)班級的實際情況和近期班級目標把對孩子的各項紀律和學習要求轉化為通俗易懂的寄語,每個星期在黑板的右上角或左上角寫出出一個學習上或紀律上等方面的寄語或名言,并要求孩子記錄在作業(yè)登記本上,請家長也協(xié)同督促孩子的進步,讓孩子記住并在行動中體現(xiàn)出來。等孩子們基本上按要求去做好了,才換下一個寄語。有時候,我會讓班級的墻壁也開口說話,張貼名人名言,以此用來鼓勵和鞭策孩子不斷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如班級約定:文明禮儀要記牢,集隊做到快靜齊。文明禮貌心中有,上下樓梯靠右走。見人主動問聲好,課間休息不奔跑。課間休息不亂跑? 見到公物愛護好。文明禮儀要牢記,集隊做到快靜齊.期末復習要勤勞,認真做題成績好。又如:名人名言:態(tài)度決定成?。粵]有任何借口;贏在執(zhí)行;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等。
當我寫出名言:“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之后,孩子們就紛紛跟好書交朋友了,這個學期當學習完有關法布爾的文章后,孩子們馬上就找到《昆蟲記》來讀,學習法布爾對昆蟲的喜愛之情,學習他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好習慣。此外,孩子們對讀過的文章或書籍,進行寫讀書體會,有時做一做讀書卡,寫出文章的題目,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摘錄好詞佳句,并聯(lián)系生活的實際去談自己的體會。
英國名人洛克曾經(jīng)說過一句名言:“好習慣一旦養(yǎng)成后,便用不著借助記憶,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就會發(fā)生作用了?!笔堑?,我在實踐中,善于使用寄語讓孩子明白課堂上的學習常規(guī),不斷地巧用名人名言讓孩子懂得讀書的重要性。為了實現(xiàn)近期目標,孩子們從而會想方設法去擠出時間多讀有益的課外書,認識到時間的寶貴而去好好珍惜,還讓他們明白了天才在于不斷積累,聰明只有靠勤奮才能形成。孩子們在明白道理中學會了做人,形成了良好習慣。好的習慣愈多,則學習更加容易,抵抗引誘的力量也愈強。有了良好紀律和學習習慣作為前提,孩子們個個“我要爭當學習的小主人”的熱情就更加高漲了。因而,學習成績的提高也就不言而喻了。
3. 爭當“明星”
為了促進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和學習習慣,我還開展爭當“班級明星”評比活動,每學期、每月、每周、每天都進行評比。如:“禮儀星、助人星、守紀星、勤勞星、好學星、健體星、閱讀星、書寫星、進步星“等,做到月有計劃,周有重點,日有反饋,評比促新,鼓勵先進,使養(yǎng)成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說:“習慣是一種巨大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碑斄己玫牧晳T形成后,不僅能提高學習的質量,而且能為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使人受益終身。小學階段是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是擺在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傊?,實踐證明,在教育中、評比中巧用兒歌、寄語、名言,既省時、省力,又高效,對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