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彥川
摘 要?借助生活、科技、實地調查等多種方式,充分挖掘教材潛在的功能,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安全和責任意識。
關鍵詞?挖掘;拓展;意識
中圖分類號:S222.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3-0242-01
教材是學科知識傳授和課程標準理念體現(xiàn)的重要載體,其重要性是不可忽視的。但現(xiàn)行的多版本教材并存,教材的重要性又有所下降。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如何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教學設計,最大限度借助教材全面提高學生化學素養(yǎng)?
一、借助生活材料,拓展教材實驗,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
教材中介紹用月季花,牽牛花或紫甘藍等為材料制備酸堿指示劑,并檢測鹽酸,澄清的石灰水等溶液的酸堿性。對于這塊教材的處理教師大多是直接口述或者多媒體演示代替實驗,主要原因是當時授課的時節(jié)未必是月季花,牽?;ǖ戎参锏幕ㄆ?,選材上不是很可取,其次就是花瓣需求量較大操作起來比較麻煩,主觀意識認為課堂價值不高等。教師變通個思路借助有色的水果汁替代月季花或者牽?;ㄒ参磭L不可,例如紅心火龍果的汁液,紅心火龍果汁中含有大量的天然植物色素——甜菜紅素,甜菜紅素遇酸性溶液呈現(xiàn)紅色,遇堿性溶液呈現(xiàn)黃色。借助這一生活中常見的水果,結合溶解花汁或者果汁需要酒精等問題可以設計如下探究活動:
探究1:家庭中如何自制酸堿指示劑?通過小組實驗你發(fā)現(xiàn)哪一種材料更好?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2:為什么要用酒精去溶解植物花汁或者果汁?結合溶解性的知識談談你的看法?并通過實驗具體驗證。
探究3:花汁或果汁中有色物質的穩(wěn)定性可能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將植物花汁或者果汁加熱后再進行相同的實驗,是否會有相同的實驗現(xiàn)象?
基于以上問題的提出,學生需要借助網(wǎng)絡,書籍等查閱資料,設計對比實驗驗證等,從實際的實驗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進而提升學生動手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
二、借助科技發(fā)展,拓展教材內容,培養(yǎng)學生科技理念
教材中有練習設計“阿波羅1號”飛船帶回來的月球土壤樣品分析等內容,表面上是考查元素名稱或元素符號的書寫,實則暗示地球和月球上的元素組成存在相同點,除此之外組成生物體上的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以揭示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統(tǒng)一。本練習的處理如果僅僅停留在元素符號的考查上就失去其深層次的意義。教師可以搜集人類探月的歷史文本資料,圖片等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例如:2010年10月“嫦娥二號”升空,突破繞月探測關鍵技術,對月球地形地幔、部分元素及物質成分、月壤特性等綜合性探測。此處就可以搜集有關月球表面物質的材料以及月球土壤的分析等,結合我國2019年“嫦娥五號”采集樣品帶回地球的探月計劃,讓學生體會到科技的進步給人類帶來的影響,更能體會到化學在科技進步中的貢獻。
三、借助實地調查,拓展教材應用,培養(yǎng)學生安全意識
燃燒與滅火是初中化學教材中重要章節(jié),教材中著重介紹了燃燒的化學本質和條件,滅火的原理和火場逃生方法等。在生活中常見的物質中學習了二氧化碳具有不可燃,不助燃的化學性質,密度比空氣大的物理性質決定了二氧化碳可以用于滅火的這一用途。但實際生活中遇到火災如何滅火,滅火器如何使用,滅火器的保存有哪些注意事項等實際問題的處置學生并不是很清楚,一旦處于火災現(xiàn)場學生還是束手無策的。實際的教學中可以聯(lián)系消防隊員或者消防官兵進行消防指導或者消防演習,并實地進行滅火器使用實訓,增強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除此之外,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針對學校內食堂,圖書室,宿舍和實驗室等場所的滅火器的種類,配備及合格與否進行調查,排除安全隱患,增強安全理念,強化安全意識。本課例中可以考慮設計如下問題:
問題1:常見的火災中的燃燒物是什么?如何有效撲滅火災?
問題2:查閱資料:常用的滅火器有哪些?主要成分是什么?適用的火災范圍是什么材質?
問題3:火災現(xiàn)場如何正確的逃生?哪些做法對生還不利?
四、借助文獻資料,拓展教材資源,培養(yǎng)學生責任意識
通過基礎實驗的學習知道藥品取用后使用剩余的藥品是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帶出實驗室,更不能隨意丟棄,只能放入指定的容器中。中學化學實驗中用的藥品大多具有毒性,直接倒入下水道會污染水體或者腐蝕鑄鐵管道。例如實驗室中常用的硫酸銅溶液,查閱資料顯示:硫酸銅會影響水生動植物的生長,但可以防治水稻,番茄和辣椒病害,保護果樹傷口;如何實現(xiàn)硫酸銅溶液的變廢為寶?如何借助資料設計課例實現(xiàn)硫酸銅的回收再利用?另外隨著電子工業(yè)的迅猛發(fā)展和電子產品的市場需求日益擴大,大量的電子垃圾應運而生,如何綠色的,高效的將電子廢棄物作為二次資源回收利用?查閱資料得知電子產品中銅的回收可以硫酸-雙氧水法,因為雙氧水具有很強的氧化性,在發(fā)生氧化反應后生成的無任何毒害的,無任何污染的水,不會形成二次污染,而且反應后的產物只有硫酸銅,處理后可以得到純度很高的硫酸銅晶體。為此可以從減少污染,節(jié)約能源等角度查閱資料設計無污染或者少污染的回收工藝,以提高學生保護環(huán)境的責任意識。
教材是化學教學的資源寶庫,教師要靈活運用教材,優(yōu)化使用教材中的每一個欄目,聯(lián)系生活實際,科技發(fā)展,文獻資料等對教材內容深入進行多方位,多維度的改進,優(yōu)化,拓展,引導學生探究,引導學生思考,引導學生創(chuàng)新,引導學生發(fā)展,讓化學知識在實際生活,科技發(fā)展等領域得以發(fā)揮作用,切實有效的促進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蔣玉芹.怎樣挖掘教材資源[J].教研天地,2005(7):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