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忠
摘 要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與發(fā)展,《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我國各階段的教育教學重視,其中包括初中階段。初中階段的學生,其道德與法律意識正處于形成時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所以在該階段實施有效的道德與法治教育教學活動,是滿足教育需求、滿足學生發(fā)展需求的必要活動。這就要求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必須能夠靈活把握新課改所提供的新機遇,通過創(chuàng)新、突破、實踐的方式,探究出有效教學的新對策。
關鍵詞 新課改;初中;道德與法治;有效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0-0002-01
為了讓初中學生能夠以正確的道德觀念、法制意識學習與成長,能夠養(yǎng)成正確的行為習慣,做出正確的價值選擇。所以我國教育在初中階段開展了《道德與法治》教學課程,其目的為讓學生在參與該課程學習中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能夠讓學生在懂法、守法、用法下成為有法律意識、有道德情操的有為青年。
所以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的教學有效性十分重要。作為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入手:
一、創(chuàng)建新型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
過去“黑板+粉筆”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合當下的教育教學新要求,更不滿足于實學生的學習需求。所以教師要創(chuàng)建新型教學模式,從多角度入手構建新課堂,以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教學課堂因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涌入呈現不一樣的新色彩。
(一)小組合作教學法,引導學生自學
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教學法來開展教學,通過將學生們分為不同的小組讓學生們進行溝通、合作、學習,以找到學習的切入點,從而在自學的過程中對知識進行進一步的掌握。當然,在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法實施教學時,教師也要注意發(fā)揮自身的積極作用,要及時的對學生進行監(jiān)督和管理,以確保小組合作教學法能夠真正的應用于該課堂。
(二)情景模擬教學法,感悟教育內容
為了讓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真正的應用于生活情景之中,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去學習去思考。教師可以通過開展情景模擬教學法,讓學生進行情景再現、角色扮演等,以讓學生在實際的情境之中進行行為選擇和體會,這不僅能夠加深學生的感悟,也能夠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
如教師可以開展法庭扮演,讓學生們分別扮演法官、被告、原告,對一些情況進行討論。學生們能夠結合所學知識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同時進一步感悟道德與法制的教育內容。
(三)實施微課教學法,開展移動教學
微課教學法也是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一項重要方法。教師可以將有關的重、難點轉換成微課視頻下達給學生,輔助學生進行知識的二次學習和多次學習,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更好地讓學生理解與掌握知識。
二、豐富教學教材內容,提升學生法律認知度
教師要注意豐富教學內容,不要讓教材束縛了自己的教學思路。為了更進一步的將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容聯系生活、聯系學生自身,教師可以采用多角度來豐富教學內容。
(一)采用多媒體延伸教學內容
多媒體可以利用圖、聲、形、象等進一步直觀的將靜態(tài)的語言文字轉換為動態(tài)的視頻,能夠讓學生直觀的感受教材內容。這不僅縱向延伸了教材內容,也能夠加大學生對于多媒體的理解與感受。
(二)結合時事政治開展教學
教師可以結合時事政治進行教學,從我們當今的世界格局、我們當今的法律制度等入手讓學生進一步去理解我國的法律制度,世界的發(fā)展等。這樣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的理解會更加深入,其學習的有效性也會大大提升。
(三)結合生活實際開展教學
教師要結合實際生活開展教學活動,結合學生的生活實例進行教學。這樣才能夠確保教學真正的貼合學生,才能夠豐富教學內容。
三、構建和諧交流氛圍,給予學生學習自主性
教師要盡可能的為學生構建一個和諧交流的氛圍,給予學生的自主性,這樣學生才能夠以和諧交流的氛圍對知識進行進一步學習,才會以積極的姿態(tài)投入到學習之中。這就要求教師在課上要與學生進行及時的互動和交流,允許學生提出問題,及時質疑,鼓勵學生進行知識的進一步思考,這樣才能夠為學生構建一個和諧交流的氛圍。
當然,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及時的點評學生和鼓勵學生,要及時的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得到教師的鼓勵與支持,這樣學生才能夠提升學習自信心,才會以積極的姿態(tài)投入到《道德與法治》的課程學習之中。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要想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的教學有效性,就必須從多角度入手去采取合適的對策與方法。既要從教學方法上更新,也要從教學內容上更新,更要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學氛圍,這樣才能讓與法制教學課堂變得更高效,更貼合新課改的教育新要求。
參考文獻:
[1]趙靜.淺析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方法[J].學周刊,2018(34).
[2]劉順海.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農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方式[J].西部素質教育,2018(19).
[3]陳羅華.新課改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新思路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