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士其
中職學生由于各種因素影響,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中職學生處于比較敏感的年齡段,所以在其成長過程中,學校要給予其高度的關注,以便讓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筆者分析了中職學生在現(xiàn)階段存在的一些心理問題,并提出了相應對策,以期促進中職學生健康發(fā)展。
1.學習遇到困難
中職院校和普通學校在教學內容、授課方式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中職院校重點教授學生專業(yè)課程,而將文化課作為專業(yè)課的輔助,目的是為專業(yè)課的學習打好基礎。但是很多中職學生由于本身文化課基礎非常薄弱,難以應對有一定難度的專業(yè)課,也沒有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就導致在學習中跟不上教師的授課進度,無法熟練掌握專業(yè)課。專業(yè)課學習出現(xiàn)的困難經過長時間積累,使得學生慢慢失去了學習專業(yè)課程的興趣,并且在心理上形成了越來越大的壓力。
2.難以適應新的環(huán)境
中職學生處于人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從幼稚逐漸走向成熟的時間段,中職院校應根據學生的發(fā)展特點制定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但實際上,有很多學生并沒有真正實現(xiàn)蛻變,心理發(fā)展沒有與生理發(fā)展同步,所以面對新的環(huán)境難以及時將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轉變過來。此外,還有一部分中職學生缺乏獨立生活能力,面對一些突發(fā)的情況不能冷靜應對。
3.不善于人際交往
中職學生主要的人際交往是圍繞教師及身邊的同學展開的,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但還是有一些學生很難主動地去開展自己的人際交往,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往往處于被動狀態(tài)。通過對這類學生進行詳細的分析可以知道,此類學生內心比較封閉,這種封閉狀態(tài)會在與身邊的人交往的過程中展現(xiàn)出來。例如,這類學生在交際中具有非常強的防備心理,且交際范圍一般都比較小,在交往過程中缺乏技巧,在和其他同學相處的時候,往往不合群,還會給人一種非常冷漠的感覺。除此以外,還有一部分中職學生在與異性交往過程中因為缺乏相關的知識,把握不好交往尺度,分不清楚什么是友情,什么是愛情,所以,在和異性交往的過程中,常常會因為缺乏相應的能力而讓自己處于尷尬的境地。
1.開展多元化的趣味活動
教師可以在教學之余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有利于心理健康的活動。例如,帶領學生去較為貧困的地區(qū),組織學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學生體會到自己的社會價值。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在班級內部積極開展一些小組競賽或者其他團體活動,例如讓學生自己組建小樂隊或者美術愛好小組等。教師也可以組織一些與其他班級的友誼賽,這樣不僅能夠增強班級的凝聚力,還能夠在無形中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促進人際交往。
2.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況,及時做出調整
教師首先要以身作則,通過自己的行為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教師在課堂教學或者生活中,要適時地給予學生鼓勵,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教師切忌諷刺學生、體罰學生,這樣會嚴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對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產生惡劣的影響。所以,教師要及時和學生進行思想上的交流,例如,教師可以在班級中設立團支部,經常性地和學生代表或者部分學生進行深入的座談,以便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知道學生最為真實的內心感受,積極給予學生引導和鼓勵,讓學生在教師的關愛下健康成長。
3.根據學生出現(xiàn)的不同心理問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由于中職學生之間存在比較大的個體差異,所以教師要針對學生出現(xiàn)的不同的心理問題運用不同的教育引導方法。第一,對于沒有正確認識自己的學生,教師要引導他們找到合適自身的學習方法,這也是促進學生開展專業(yè)課學習的一個最為重要的手段。第二,教師可以舉辦講座,以便對難以適應新環(huán)境的學生進行適當的心理引導。第三,對于異性之間的正常交往以及需要注意的問題,教師要及時向學生進行講解,讓男生和女生之間進行良好的人際交往,避免由于男女關系模糊而造成的一些問題。
綜上所述,現(xiàn)階段的中職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教師要給予學生適當的引導,可以通過組織公益活動、舉辦講座等方式解決學生的人際交往和學習問題等,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作者單位:浙江省機電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