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平
摘 要:信息時代的到來,使得各類多媒體輔助教學脫離了“單機”模式,互聯網和云端大數據成為人們學習的有力工具。這種智能環(huán)境的出現,也使得物理學習變得更有樂趣和延伸性,而五年制高職物理課堂教學改革也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顯得格外有魅力和惹人注目。本文提出,五年制高職物理教學要充分利用大數據,加強物理思想方法教育,采取生活化的教學策略,加強學科滲透,并做好與專業(yè)課的銜接,提升高職物理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高職物理 課堂教學 課程能力 大數據
進入21世紀,科技的迅猛發(fā)展為人類的生活注入了無限的活力。
1.智能化時代的到來
當人們仍舊對超級電腦“深藍”戰(zhàn)勝世界國際象棋冠軍不屑一顧的時候,AlphaGo憑借滴水不漏的計算和可怕大局觀,3:0完勝世界圍棋冠軍柯潔,從而宣布智能時代的到來?,F代信息技術經歷了多媒體、網絡化、智能化三個階段,它們與物理課程的逐步整合,使得物理散發(fā)出迷人的新時代魅力。
相比普通高中學生而言,高職學生的基礎較為薄弱,學習欲望和信心均不足,傳統的物理教學顯得枯燥無趣。而多媒體的形象化和直觀化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ヂ摼W的便利和速配性更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智力和認知發(fā)展,以大數據為核心的各種云計算和電子產品不斷融入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物理更具有探索性和挑戰(zhàn)性。
2.教學策略的改變
基于信息環(huán)境的改變,物理教師可以嘗試環(huán)境—情境—實踐的“做中學”教學策略,可以將具體的純理論問題置于相關的問題情境,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借助網絡和云端大數據、各類多媒體素材,例如圖片和視頻等物理資源,重現物理情境,更直觀地感受物理過程的理性和美妙。學生更可以通過各類手持設備實現信息的無縫交換、互動溝通、自我評價等。學習環(huán)境的改變?yōu)槲锢碚n堂教學改革帶來新鮮的土壤,教師要善于利用這些有利元素,使物理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有趣和高效。
1.加強物理思想方法教育
在五年制高職物理教學中要加強物理思想方法教育。五年制高職物理教育內容豐富,包括物理方法(實驗)、數學方法、邏輯方法(歸納演繹)、哲學方法等。物理思想方法教育的獨特性在于它與物理學知識的緊密結合性,這決定了教師必須在物理知識的教學和技能的訓練中滲透物理思想方法教育。思想方法的教育一是在物理教學活動中傳遞教師的思維方法,二是引導學生理解教材中蘊涵的科學思想方法。在大數據視角下,教師可以更加仿真地營造“虛擬現實”環(huán)境,使得各種思想方法有機結合和交融,提高課堂實效性。
2.采取生活化的教學策略
所謂生活化的教學策略,就是基于實際問題和真實情境的物理解決之道。此種教學的好處在于,一旦物理問題或事件被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進程可以得到有機確定。實施生活化的教學策略可以參考以下環(huán)節(jié)和步驟:一是創(chuàng)設情境,重現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而幫助學生建立基本的物理概念;二是確定問題,引導學生圍繞問題積極思考,使學生學會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獲取素材和資料,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中心意識;三是展開互動分析,線上線下、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對物理問題進行各種“猜想”,設計解決方案,教師輔助剖析重難點,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物理圖像和問題解決途徑;四是在上述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分析、綜合,妥善解決問題;五是啟發(fā)和鼓勵學生應用所獲得的物理概念、定律等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現象,達到舉一反三、鞏固與提高的效果。
3.加強各學科的滲透
當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是專業(yè)化和復合化。這類人才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具有廣闊的專業(yè)知識背景、精湛的專業(yè)技藝、較強理解力和綜合能力。這就要求在物理學科教學中,要關注語文與物理的學科滲透,主要體現在文字表達能力、閱讀能力、語境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信息捕捉能力等方面,這對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大有裨益。在與數學、生物等學科的滲透中,主要是知識點的互生與遷移。例如,物理中交流電的圖像和正弦曲線的關系、物理周期與生物周期、振動與腦電圖等的緊密聯系等。學科間的滲透和互補更利于培養(yǎng)具備真正職業(yè)能力的高水平勞動者和社會所需人才。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高職物理課與專業(yè)課的課程設置存在重復、脫節(jié)、缺乏實用性等問題。目前的五年制高職物理課程和專業(yè)課程的設置,基本按照第一學年(或學期)開設物理課,第二學期陸續(xù)開設專業(yè)課。要做好兩者間的銜接工作,需要關注兩個層級的銜接:一是物理知識與專業(yè)知識的銜接,二是物理實驗技能與專業(yè)技能的銜接。
物理知識與專業(yè)知識的銜接包括物理課程與專業(yè)課程知識點的銜接,以及物理課程與專業(yè)課程教材的銜接。為了確保學生學習物理課程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并兼顧與專業(yè)課程的銜接性,可以在第一個學期,面向所有五年制高職學生,開設基礎物理課程,基本不涉及專業(yè)領域,為通識物理教學;在第二個學期,針對各專業(yè)開設不同的專業(yè)物理課程,為今后開設專業(yè)課做好知識儲備;在第三學期和第四學期,可以開設物理選修課程,以滿足對物理有不同興趣和需求的學生。
物理實驗技能與專業(yè)技能銜接的意義在于,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技能訓練對后續(xù)專業(yè)課技能訓練的正性加成。物理學是一門實驗學科,高職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測量、基本實驗儀器的使用,訓練學生操作的規(guī)范性和協調性,并以此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物理實驗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和實驗技巧,也為今后學生開展專業(yè)實驗奠定堅實的基礎。
世上沒有永恒的真理,物理教學也在不斷地發(fā)展和改革。在大數據時代,高職物理教師要善于利用各類信息,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在物理思想方法教育、教學策略、學科滲透和銜接方面,不斷創(chuàng)新,以生為本,以培養(yǎng)新時代共和國的建設者為己任,做好五年制高職物理的教學研究工作。
參考文獻:
[1]楊廣佚.“能力本位”理念下的高職物理教學改革探析[J].陜西教育,2012(11).
[2]蔣瑞峰.適應能力本位的五年制高職物理教育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5.
[3]季晴.五年制高職物理基礎課程與專業(yè)課程銜接的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08.
(作者單位:無錫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