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營
(長春理工大學光電信息學院,吉林 長春 130114)
改革后的大學英語課堂表面熱鬧,但思維膚淺、效率低下的問題并未得到根本性解決,主要原因是學生的理解和思維有欠深入,深度學習的自主性和方法缺失。因此,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要以學生的“學”為基點,關注學生的學習經(jīng)驗與情感體驗。隨著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翻轉課堂逐漸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中。這種教學模式能有效轉變教師角色,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完成知識的深加工。其本質是重構學生的學習過程,完成知識傳遞和知識內化的翻轉,培養(yǎng)學生高階思維能力,最終實現(xiàn)深度學習。翻轉課堂的理念與深度學習的本質相一致,都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旨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因此,建構基于深度學習的翻轉課堂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又稱反轉課堂(Inverted Classroom),即在現(xiàn)代網(wǎng)絡信息化環(huán)境下,教師提供以教學視頻為主要形式的學習資源,學習者在課前完成對教學視頻等學習資源的觀看和學習,師生在課堂上一起完成作業(yè)答疑、協(xié)作探究和互動交流等教學活動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1]它倒轉了傳統(tǒng)課堂中的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方式,將知識傳遞放到課外,由學生自主完成;知識內化則放到課內實現(xiàn)。[2]翻轉課堂將學習的主動權和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并進行批判性思考。
與傳統(tǒng)課堂相比,翻轉課堂體現(xiàn)了建構主義學習觀,實現(xiàn)了三個翻轉。
1.學習過程的翻轉
知識傳遞通過學生在課外自主觀看視頻來實現(xiàn),知識內化靠師生、生生互動在課堂中來完成。具體來說,課前,教師為學生提供包括紙質學習材料和多媒體材料在內的教學資源(主要是視頻),學生依靠網(wǎng)絡信息平臺自主學習,并根據(jù)學習內容和自身情況有效地調節(jié)學習節(jié)奏和知識呈現(xiàn)方式,實現(xiàn)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學習。課上,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對話和學生之間協(xié)作學習,學生運用課前所學知識分析疑點、難點和重點,并解決一些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
2.師生角色的翻轉
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變成幫助學生主動建構的指導者和促進者,學生從被動的學習者變成能與同伴協(xié)作、善于運用已有知識經(jīng)驗、充分運用多種學習方式的主動學習者。教師要指導學生如何運用知識,深層次地理解和應用知識,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學生要真正做到新舊知識的融會貫通,進行批判性思考,積極構建新知識。
3.學習環(huán)境的翻轉
翻轉課堂把學習過程分成了兩個部分:課前(線上)和課上(線下)。學習主陣地由原來的學校和課堂變成了在線學習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實現(xiàn)了教學時間和空間的巨大轉變,大大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效率。
翻轉課堂的本質在于把陳述性知識(即較低層次的學習內容,如記憶和理解)放在教學視頻中,讓學生在課前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和學生利用課堂時間共同完成較復雜的學習任務,從而實現(xiàn)較高層次的學習目標(如分析和應用)。
20世紀70年代,美國學者費倫斯·馬頓(Ference Marton)在《學習的本質區(qū)別一:結果和過程》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和淺層學習(Surface Learning)這兩個概念,并進行了詳細闡述。[3]2010年以后,MOOC和翻轉課堂等給學習者帶來了新的體驗,從而使深度學習研究逐步展開。在我國,黎加厚等首先闡述深度學習的理念,指出深度學習是指在理解學習的基礎上,學習者能夠批判性地學習新的知識和思想,在眾多的思想間進行聯(lián)系,并將已有知識遷移到新的情境中,作為決策和解決問題的一種學習方式。[4]與機械、被動地接受知識和孤立地存儲信息的膚淺學習相比,深度學習強調學習者積極主動和批判性地學習。因此,深度學習關注的是學習者的學習過程與狀態(tài)、對知識核心概念和原理的深層次理解以及對學習意義和知識的協(xié)同建構。[5]
深度學習的本質是學習者通過對新知識的批判性分析和與原有知識的整合,形成對學習內容的理解,以便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完成學習遷移,最終能以改變個人思想或行為的方式來內化知識。它通常指向批判性思維、抽象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等高級思維。深度學習發(fā)生時,大腦較為活躍,因此獲得的知識和技能會被理解、保持、應用得更好、更持久。[6]基于此,可概括出深度學習的基本特征:注重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能力,強調信息間的關聯(lián)與整合,促進知識建構與反思,著意知識與能力的遷移運用,面向問題解決的培養(yǎng)。[7]這五個特征相互聯(lián)接,共同作用于深度學習的實現(xiàn)。
翻轉課堂不僅要實現(xiàn)教學時間和教學空間的轉變,更要對教學的各個教學要素進行創(chuàng)新,以適應深度學習的要求。本文擬運用深度學習理論中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情境、教學評價等環(huán)節(jié)的具體要求,構建大學英語翻轉課堂,進而實現(xiàn)大學英語深度學習。
在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學習內容的傳遞與內化都由學生自主完成。因此,大學英語教師要認真分析學生的認知基礎、知識結構、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等因素,結合具體教學內容,有深度、有維度地設計教學目標,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大學英語教學指南》提出了大學英語課程三級目標體系,即基礎目標是英語入學水平較低的學生應達到的基本要求,提高目標是多數(shù)學生應達到的目標要求,發(fā)展目標是針對各高校人才培養(yǎng)計劃的特殊需要以及學生的能力、需求和興趣而提出的多元目標要求。因此,要建立多層次、多元化教學目標體系,滿足學生個性化發(fā)展需求。
教學內容是學習的核心,精心設計的教學內容可以確保學習的深度,體現(xiàn)在翻轉課堂中就是教學視頻等教學資源的開發(fā),即確定學生的學習任務。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已有的背景知識,將新知識聯(lián)結到學生現(xiàn)有知識結構中去,并建立關聯(lián),讓他們能夠闡述并解釋,最終實現(xiàn)新舊知識的聯(lián)接與整合,并能把所學知識應用于不同的交際情景,實現(xiàn)深層次的知識建構。
翻轉課堂教學主要體現(xiàn)線上和線下兩個環(huán)節(jié)。線上是指在課前學生通過觀看視頻、練習測驗和互動交流等活動來完成“自主學習—體驗建構”的自主學習過程,實現(xiàn)語言和文化知識的輸入。線下是指教師在課堂中通過設計多種教學活動和設置教學情景來完成“合作學習—綜合評價”的教學過程,以多種形式體現(xiàn)語言和文化的輸出。這種“體驗式參與—概念探索—意義建構—演示與應用”的翻轉課堂的流程解決了大學英語課程理論性強、學生課堂參與度不夠、課時有限、課下實際運用少等問題,既能達到深度學習的目標,又符合大學英語大班教學的具體實際。翻轉課堂體現(xiàn)了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體差異性,使他們學習更加積極主動。
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師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通過設計多樣化的任務和活動幫助和指導學生學習,課堂變成了學生深度加工知識的場所,極大增進了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互動,使學生運用英語的機會大大增加。一方面,學生在課前通過視頻學習了相關知識點,對學習任務有自己的想法和體驗,在課上能圍繞某些話題用英語進行師生和生生互動;另一方面,學生積極主動的互動交流增強了師生情感的交流碰撞,引發(fā)了學生的深度思考。
適時恰當?shù)脑u價往往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方式和結果,也能衡量學生是否達到深度學習。翻轉課堂要求評價體現(xiàn)于整個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形成性評價,以便控制學生的學習過程。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課前自主學習、課堂學習質量和整門課程學習程度。通過學生個人陳述、自我評價、成果展示、小組互評和基于平臺數(shù)據(jù)等方式對學生的課前線上學習活動進行評價,適時地給予學生反饋,促進他們深度反思;通過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學生的參與情況和展示的作品進行教師評價和小組成員互評,考核學生課堂學習質量;教師利用終結性評價(考試)或論文形式檢測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與運用程度,用標準的評分系統(tǒng)對學生課程學業(yè)水平進行評判。最后,綜合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所有信息,得出每個學生的整體評價,這種多元和多維度的評價方式能真實有效地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效果。
翻轉課堂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很高要求,教師的工作量遠大于傳統(tǒng)課堂上的教師。教師不是講授已知的東西,而是要教會學生探究未知的東西。作為指導者和引領者,教師要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充分互動,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思維活動。這要求教師在進行翻轉課堂實踐之前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和有效的學習培訓,如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培訓,為翻轉課堂提供教學資源和技術保障。另外,教師還要接受教育學、心理學等實踐知識方面的培訓,以應對翻轉課堂中遇到的各種突發(fā)問題。最后,學校也應積極地為教師探索和實踐翻轉教學提供時間和培訓支持,努力建設高水平師資隊伍。
翻轉課堂已成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新方向,成為師生教學相長、共享信息和知識的平臺。它翻轉了傳統(tǒng)的教學流程,重新定位了傳統(tǒng)的師生角色,創(chuàng)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真正地引發(fā)學生的深度思考。深度學習充分體現(xiàn)翻轉課堂中“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可以讓學生深入地理解、掌握和應用所學知識。
TheConstructionofCollegeEnglishFlippedClassroomBasedontheTheoryofDeepingLearning
MENG Ying
(College of Optical and Electronical Information,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chun Jilin 130114, China)
Abstract:Flipped classroom is the product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and the new innovation of teaching reform, aiming at developing students’ ability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nd emphasizing internalization of knowledge. Deep learning is a new theory advocated by the teaching reform, which emphasizes that students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construct knowledge,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dvanced thinking and spirit of innov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will undoubtedly bring new ideas and methods to the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guidance of deep learning,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new model of flipped classroom in college English. In this way, it can realize the teaching goal of college English better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English teaching.
Keywords:deep learning; college English; flipped classr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