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光華,李鳳娥,吳 珺
(五邑大學(xué) 文學(xué)院,廣東 江門 529020)
《論語·先進》:“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憶則屢中?!薄妒酚洝げ牧袀鳌贰稘h書·貨殖列傳》《鹽鐵論·地廣》《后漢書·賈逵傳》引述此文都作“屢空”,可知兩漢《論語》也是作“屢空”,沒有重要的異文①參看楊樹達《論語疏證》266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楊樹達文集》本;以及劉寶楠《論語正義》、程樹德《論語集釋》。。但公元前55年以前抄寫的《定州漢墓竹簡》本《論語》的“屢”作“居”(所從的‘古’沒有最下的一橫,以下用A來表示該字形)[1]51,注解稱其字可能是“屢”的省體。遍考“居”的各種異體字,都無“A”字形。但“屢”的上古音是來母侯部,“居”是見母魚部,魚部與侯部上古音相近可通,見母與來母在上古關(guān)系密切②參看龐光華《上古音及相關(guān)問題綜合研究》第三章第一節(jié)的討論,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2015年版?!皩摇睘閬砟负畈?,而“屨”為見母侯部,二者都從“婁”得聲,足見上古音的來母與見母可通。,因此“屢”與“居”上古音相通,A很可能是西漢晚期“居”的一種草體俗字寫法③正因為A是西漢時期的一種極不正規(guī)的俗字,所以被東漢以來所廢棄,沒有傳承下來。《論語》的這個異文并不重要,夸大這個異體俗字的作用是不對的。。
何晏《集解》稱:“言回庶幾圣道。雖數(shù)空匱,而樂在其中矣。賜不受教命,唯財貨是殖,億度是非。蓋美回,所以勵賜也。一曰:屢猶每也,空猶虛中也。以圣人之善教,數(shù)子之庶幾,猶不至于知道者,各內(nèi)有此害也?!薄都狻芬灰浴皩铱铡睘椤皵?shù)空匱”,一以“屢”為“每”,則與訓(xùn)“數(shù)”義近;以“空”為“虛中”,則與“匱乏”義不相近。梁代皇侃《論語義疏》[2]注解引述何晏《集解》與今本不同,值得注意:“解釋此義者凡有二通:一云:庶,庶幾也。屢,每也??眨F匱也。顏子庶慕于幾,故匱忽財利,所以家每空貧而簞瓢陋巷也。故王弼云:‘庶幾慕圣,忽忘財業(yè),而屢空匱也?!忠煌ㄔ疲骸?,猶虛也?!圃?。”皇侃顯然也是釋“屢”為“每、數(shù)”。但皇侃注出現(xiàn)的“空,窮匱也”,其實“窮匱”就相當(dāng)于何晏《集解》的“空匱”。這個細微的注解非常重要,為各家所忽視?;寿嶋H上是將“空”音訓(xùn)為“窮”。這是極為精確的訓(xùn)詁,后有詳說。宋朝邢昺《論語注疏》①《十三經(jīng)注疏》本,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旧贤诤侮?、皇侃之說,但沒有對“屢空”作專門的訓(xùn)詁,沒有注意到皇侃注的“空,窮匱也”這一關(guān)鍵性的訓(xùn)詁。朱子《四書章句集注》[3]127:“屢空,數(shù)至空匱也。不以貧寠動心而求富,故屢至于空匱也。言其近道,又能安貧也。”朱子也釋“屢”為“數(shù)次、多次”,釋“空”為“空匱”,與何晏《集解》的第一解無別。黃式三《論語后案》[4]310采取朱子注,解釋曰:“顏子茍有心求富,何至任其屢空。”這實際上對“屢空”沒有進行專門的訓(xùn)詁。劉寶楠《論語正義》[5]459引《詩經(jīng)·節(jié)南山》毛傳:“空,窮也?!标U釋道:“引申之,凡貧窮無財者,亦謂之空?!眲氶S后引證《史記·伯夷列傳》《鹽鐵論·地廣》《后漢書·賈逵傳》皆引作“屢空”。劉寶楠作結(jié)論道:“是漢人借‘屢空’皆為‘空匱’。注前說②筆者按,這個“前說”是指何晏《集解》的第一個注解?!白ⅰ笔侵负侮獭都狻贰J且??!背虡涞隆墩撜Z集釋》引翟灝《論語考異》之說稱:“近人以空匱別讀去聲,據(jù)《小雅》‘不宜空我?guī)煛?,空?xùn)窮,音苦貢反。意猶可通。”[6]779-784即翟灝依據(jù)《詩經(jīng)》毛傳認為“空”當(dāng)音訓(xùn)為“窮”。這個見解非常精辟。楊伯峻《論語譯注》解釋“屢空”為“常常窮得沒辦法?!保?]163顯然是將“屢”訓(xùn)為“常常”。③楊伯峻在注解中闡釋道:“財貨的缺少叫貧;生活無著落,前途無出路叫窮?!铡謪s兼有這兩方面的意思,所以用‘窮得沒有辦法’來譯它?!睏罘瓯颉墩撜Z新譯新注》:“屢空,常??辗ьD”[8]214,也是將“屢”解釋為“每、數(shù)”;同書214-215頁對“屢空”做了詳細的考證,反駁了前人的各種觀點。楊伯峻、楊逢彬都忽視了劉寶楠、翟灝訓(xùn)“空”為“窮”的觀點。
黃懷信等《論語彙校集釋》在按語中采用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和俞樾《群經(jīng)評議》的觀點,稱:“舊解不可通。屢空,即‘婁空’,俞說甚是?!墩f文》‘婁,空也’。段注曰:‘凡中空曰婁’。然則,屢空即中空、空洞之義。庶乎婁空,形容顏回于夫子之所授無所不受,正與賜不受命相對。不受命,謂不受教命、不聽講?!保?]這段解釋并非無懈可擊,但訓(xùn)“屢空”為“婁空”則是正確的。另如《廣韻》:“婁,空也。”《集韻》:“婁,空也。”[10]527但是按照黃懷信的解釋,則“庶乎屢空”當(dāng)連讀。黃懷信此說與舊注皆不相同。我們認為其說不可信。因為《論語》此文明顯是將顏回的“屢空”與子貢的“貨殖”相對照,子貢善于做生意,因而致富(即貨殖),而顏回雖近于道,卻貧窮(即屢空)??鬃拥倪@個意思很明顯,自何晏以來的學(xué)者一般都沒有大的錯誤?!段倪x》陶淵明《始作鎮(zhèn)軍參軍經(jīng)曲阿作》:“屢空常晏如?!眲⒘甲ⅲ骸皩铱眨^貧無財也。”[11]406其說可信。楊逢彬?qū)S懷信之說已經(jīng)做了批評。
更考《詩經(jīng)·北門》:“終窶且貧?!编嵐{:“君于己祿薄,終不足以為禮。”分明釋“窶”為“無財難為禮”。陸德明《釋文》:“窶,謂貧無可為禮?!薄秱}頡篇》:“無財曰貧,無財備禮曰窶?!薄稜栄拧罚骸案M,貧也?!瘪R瑞辰《毛詩傳箋通釋》[12]152引《說文》:“婁,空也”為釋,分明以《詩經(jīng)》的“窶”與《說文》“婁”同源,且曰:“蓋窶與貧對文則異,散文則通”;又曰:“《論語》‘屢空’當(dāng)作‘婁空’,婁、空皆空乏,即貧也。窶從婁聲,故為無禮居?!笨梢婑R瑞辰已經(jīng)很清楚地知道“屢”不當(dāng)訓(xùn)為“每、數(shù)”,而當(dāng)訓(xùn)為“貧”,與“窶、婁”同源?!墩撜Z》的“屢”就是《說文》訓(xùn)“空”的“婁”、《爾雅》訓(xùn)“貧”的“窶”、《說文》訓(xùn)為“無禮居”的“窶”??鬃诱f顏回“屢”就是說他“貧困得無法遵守禮節(jié)”,如同《倉頡篇》所言。因此,《論語》的“屢”當(dāng)讀為“窶”,這才是最精確的訓(xùn)詁,不可訓(xùn)為“每、數(shù)”,即不是屢次的屢。更考《禮記·曲禮上》:“客啜鹽,主人辭以窶?!编嵭ⅲ骸皟?yōu)賓?!笨资瑁骸案M,無禮也?!币觥对娊?jīng)·北門》的毛傳鄭箋。鄭玄注并非以“優(yōu)賓”專門解釋“窶”,而是解釋上面兩句話整體的含義。《廣韻》:“窶,貧無禮也?!薄断w胍袅x》卷九“貧窶”條注引《切韻》:“窶,貧無禮也?!薄对娊?jīng)·邶風(fēng)·北門》朱熹《集傳》:“窶者,貧而無以為禮也?!薄稘h書·霍光傳》:“又諸儒生多窶人子?!鳖亷煿抛ⅲ骸案M,貧而無禮?!薄稜栄拧罚骸案M,貧也?!惫弊ⅲ骸案M謂貧陋?!?/p>
“屢空”的“空”當(dāng)如皇侃《論語義疏》、劉寶楠《論語正義》、翟灝《論語考異》訓(xùn)為“窮”?!对娊?jīng)·小雅·節(jié)南山》:“不宜空我?guī)?。”毛傳:“空,窮也?!薄都崱罚骸翱?,窮也?!薄睹献印じ孀酉隆罚骸翱辗ζ渖硇??!雹俟P者按,“身行”當(dāng)連讀?!吧硇小睘橐辉~,本為主謂結(jié)構(gòu),在戰(zhàn)國時代就凝聚為一名詞??肌抖Y記·祭統(tǒng)》:“是故君子之事君也。必身行之。”《大戴禮記·曾子立事》:“身言之,后人揚之;身行之,后人秉之?!薄洞呵锓甭丁肪硎撸骸吧硇姓?。”《晏子春秋·內(nèi)篇問下》:“世行之則亂,身行之則危。”《荀子·大略》:“口言善,身行惡,國妖也。”《莊子·漁父》:“性服忠信,身行仁義。”(又見《孔子集語》卷十七)《韓詩外傳》卷四:“古之人君,身行禮義。”《說苑》卷九:“臣誠愿大王孰計而身行之?!薄缎抡Z·明誡》:“斯乃口出善言,身行善道之所致也?!币陨鲜侵髦^結(jié)構(gòu)的用法,但在戰(zhàn)國文獻開始就有明顯為一詞的用例?!豆茏印こ廾印吩唬骸安粍觿t望有廧,旬身行?!保ㄒ娎柘桫P《管子校注》,中華書局2004年版,中冊726頁;又見顏長峣《管子校釋》316頁,岳麓書社1996年版)其“身行”必為一詞,是由主謂結(jié)構(gòu)的“身行”固化而來?!豆茏印ば蝿萁狻罚骸叭酥魃硇蟹秸谷擞卸Y,遇人有理。”同篇又曰:“身行不正,使人暴虐,遇人不信?!薄盾髯印ね踔啤罚骸半m庶人之子孫也,積文學(xué),正身行?!薄盾髯印じ粐罚骸叭嗜酥脟?,將脩志意,正身行?!薄盾髯印ね醢浴罚骸爸倌釤o置錐之地,誠義乎志意,加義乎身行?!薄蛾套哟呵铩?nèi)篇問上》:“身行順,治事公,故國無阿黨之義?!币陨嫌美械摹吧硇小倍家呀?jīng)是一個名詞了?!睹献印返摹吧硇小币彩且粋€名詞,不可斷開。朱子《四書章句集注》:“空,窮也。”“空”與“窮”音義皆通。另如,“空”與“穹”古音相通,而“穹”與“窮(窮)”都從“弓”聲(窮從穹);二者古音相同?!对娊?jīng)·小雅·白駒》:“在彼空谷?!薄段倪x·西都賦》李善注、《文選》陸機《苦寒行》李善注都引“空”作“窮”;《周禮·考工記》:“穹者三之一?!编嵭ⅲ骸班嵥巨r(nóng)云‘穹讀為志無空邪之空’?!币虼?,“空”與“窮”必能相通。
“窮”當(dāng)訓(xùn)“困”。如《戰(zhàn)國策·秦策二》:“公孫衍欲窮張儀?!备哒T注:“窮,困也。”《荀子·富國》:“亂則窮矣。”楊注:“窮,困也。”《戰(zhàn)國策·趙策四》:“而窮臣也。”鮑彪注:“窮猶困也?!薄渡袝げ讨僦罚骸敖K以困窮?!辈躺颉都瘋鳌罚骸案F,困之極也。”或如《廣雅》:“窮,貧也?!薄盾髯印ご舐浴罚骸岸嘤兄吒?,少有之者貧,至無有者窮?!薄蹲髠鳌ふ压哪辍罚骸胺重氄窀F?!笨资瑁骸案F謂全無生業(yè)?!笨梢姟案F”是貧困之極。
綜上所述,“屢空”當(dāng)讀為“窶窮”,意思是生活極度貧窮,難以遵守正常的禮節(jié)。前人的注解有不少沒有能做出訓(xùn)詁學(xué)上的精確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