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維皓
昌圖縣下二臺鎮(zhèn)中心小學 遼寧鐵嶺 112500
傳統的體育課程設計仍是沿用傳統的課程設計方法,其內容僅僅為不斷鍛煉小學生的身體健康,從而忽略了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眾所周知,男生與女生在體育愛好方面是有較大差異的,男生通常偏向一些劇烈運動,例如足球、籃球之類;而對于女生而言則更喜歡溫和的體育運動,如羽毛球、跳繩等。因此,在體育課程設計方面不能將全班同學等同視之,而應根據學生的不同愛好而制定合理的體育課程。
從傳統的體育教學來看,時至今日,不乏大型體育盛會的舉辦,但仍存在不少人對體育活動存在誤解。他們總把體育歸為一種單純的競技項目,而忽略的體育活動的本質,即身體素質的培養(yǎng)。在體育活動中,我們不僅應感受到體育活動帶來的個人成就,而是更加關注它給我們帶來的身體素質的提升以及各方面的全面發(fā)展。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各方面的競爭壓力逐漸增大,這尤其體現在學生的學習中。體育競技。當代的學生為了升學而一而再再而三地擠壓其課余活動時間,小學生亦難逃與此。更有甚者,一些小學教師為了小學生小升初取得更好的成績而占用學生的體育課時間,這不僅不利于學生身體健康的發(fā)展,對學生的今后發(fā)展也將產生不良影響。
1.教師思想上的轉變
在現代化的教育中,教師舊的教育觀念的轉變是德育滲透的前提。讓體育教師、任課教師充分認識到體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的份量,以改變教師光抓住智育,忽視德育和體育的舊觀念,提倡德、智、體、美等共同發(fā)展。
兒童時期正是生長發(fā)育的重要時期,他們最需要運動,作為體育教師不但是通過教學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體質,在“育體”同時要重視“育心”的教育。
2.運用體育常規(guī)進行經常性教育
第一,結合課堂常規(guī)進行德育滲透。課堂常規(guī)教育是體育教學的要求,建立和貫徹體育課堂常規(guī)教育的過程也是向學生進行文明禮貌、組織紀律、思想作風的教育過程。如:在隊列、隊形教學中,教師統一指揮,注意觀察每一位學生,對在隊列、隊形中表現不好的同學進行批評教育,教育他們在練習中刻苦認真,遵守紀律,使他們養(yǎng)成動作迅速、準確、協調一致的作風,培養(yǎng)嚴格的組織紀律性和集體主義精神。
第二,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德育滲透。在體育課的教學中,學生學習的內容較多,如跑、跳、球類、擲、基本體操、游戲等。在這些內容中學生最感興趣的是游戲,因此在各種不同類型的游戲教學中重點德育滲透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第三,結合組織教法進行德育滲透。合理地選擇和使用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非常重要。因為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在完成各種練習任務時,必須用堅強的意志和毅力去克服困難,圓滿完成。
3.課余訓練的德育滲透
學校的體育訓練是學校體育工作的組成部分之一。要帶好學校田徑隊,首先要加強對運動員的思想教育。例如經常講一些我國優(yōu)秀運動員是怎樣刻苦訓練,頑強拼搏創(chuàng)造好成績?yōu)閲鵂幑獾氖吕?。使學生認真訓練,為校爭光的信念。再結合本隊的典型例子,做好這一部分學生的思想工作,對促進學校運動隊的訓練工作有較大的推動作用。
1.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
體育并不僅僅是通過課堂上有限的時間就能達成其效果的,而是要求小學生在課余時間也能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在小學體育課堂上,體育教師應激發(fā)小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并教小學生一些簡單的體育活動,如乒乓球、羽毛球等,鼓勵他們在學習之余享受體育帶來的快樂。
2.在體育活動中注重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培養(yǎng)
體育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在鍛煉小學生身體素質之余多加關注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體育教師可以安排一些體育競技活動,如拔河、球類比賽等,讓小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感受團隊精神的力量并增強他們的心理素質。
3.指導小學生進行正確的體育活動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身體正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體育教師應鼓勵小學生多參加課余的體育活動,但仍應注意的是,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上應指引小學生采取正確的方法參加體育鍛煉,以免造成身體損傷等不良后果。論文格式,體育競技。
綜上所述,注重體育課的重要性,轉變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培養(yǎng)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因此,各小學、體育老師以及學生家長應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鼓勵小學生積極開展他們所愛好的體育活動,幫助他們重新樹立體育的目標是身體素質提高的理念,讓小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放松身心,勞逸結合,從而促進文化課成績的提高以及心理素質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