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恒
(山東職業(yè)學院,山東濟南 250000)
對于工程測量實訓教學工作,其隨著我國對工程專業(yè)人才的需求增加,這一教學內容也在逐漸成為高職教育的重點內容。在這一課程教學中,其主要是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工程測量的基礎知識,熟悉今后工作中所使用到的各種測量儀器,同時掌握能夠根據(jù)工程測量的實際需求進行地形圖的繪制。在這一課程內容教學中,其既要求學生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同時還需要對工程測量的實際內容具有一定實踐性和應用性的掌握,對于教師的教學質量,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今后的職業(yè)發(fā)展產(chǎn)生影響。但由于工程測量實訓教學內容過于抽象化,很多內容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度較大,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訓練效果,很多院校開始將信息化設備和相關儀器引入到高職教學中,通過實踐教學分組等模式實現(xiàn)對學生的指導,幫助學生全面提高工程測量實訓教學效果。
對于信息化教學模式,其在當前的教學工作中已經(jīng)成為一種常見的教學模式,通過信息化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此外,對于信息化教學模式,其是一種互動的教學過程,借助于網(wǎng)絡平臺和多媒體設備,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同教師進行良好的溝通,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果。隨著工程測量技術本身逐漸向著信息化的方向發(fā)展,高職院校在開展信息化實訓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將兩者之間的關聯(lián)性進行更加準確的了解和判斷,從而幫助學生提高其實訓效果。信息化教學模式的開展,特別是微信等現(xiàn)代化交流技術和資源的運用,使得學生的學習方法得到優(yōu)化,且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模式逐漸從被動式的接受逐漸向著探究學習的方向發(fā)展,從而使得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在當前的高職院校發(fā)展中,大部分院校都已經(jīng)建設了效果網(wǎng)絡,這一網(wǎng)絡的應用能夠覆蓋到整個院校的教學區(qū)域,從而使得信息化教學得以實現(xiàn)。但對于工程測量技術來說,其是一項專業(yè)性較強的工科課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主要是通過實訓提高自身的掌握能力,具體的實訓內容包括對實訓儀器的認知和應用已經(jīng)相關軟件的操作實訓等,在開展實訓教學的過程中,教學的主體發(fā)生著較大的變化,傳統(tǒng)的信息化課堂教學模式很難滿足該課程的教學需求,加上該課程本身對教學地點和實踐操作等具有較高的要求,使得傳統(tǒng)的課堂信息化教學模式難以滿足。
為保證工程測量實訓教學效果,需要結合實訓教學的需求建立對應的實踐教學信息化平臺,該平臺的建設需要包括訪問角色的設定以及相關權限的控制等,具體內容如下:首先,在開展實訓教學之前,由于其教學內容和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內容相差較大,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對實訓教學平臺進行模塊的劃分,包括實訓模塊和實習模塊等多種內容。然后對于每個模塊的實踐教學內容,其需要設定不同的教學項目和教學目標。像實驗模塊教學中,其可以分為儀器操作和軟件操作等;對于實訓模塊,其包括課程設計項目以及校內實訓項目等;而對于實習模塊則可分為頂崗實習項目和畢業(yè)實習項目等內容,根據(jù)不同的實訓項目,其開展的訓練內容也存在著較大的不同。最后,對于每一個實訓項目的教學管理工作,其需要根據(jù)實訓教學的參與主體進行一定的調整,同時結合實訓主體為其設計合適的界面和入口。信息化實踐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其涉及的參與主體包括教學處以及學生和家長等多方單位和人員,需要根據(jù)實訓內容將這些參與體全部納入平臺之中,然后通過信息化技術的平臺充分調動不同參與體進入到實訓平臺中,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其實訓效果。
在開展信息化實訓教學過程中,實踐教學資源庫是開展這一教學內容的基礎設施,同時也是保證實訓工作開展的重要手段。為此,在進行工程測量實訓教學之前,高職院校需要結合自身的教學情況以及學生的發(fā)展狀況,對工程測量專業(yè)學生今后的崗位進行定崗分析,同時結合不同企業(yè)和多媒體系統(tǒng)同多個企業(yè)之間開展緊密合作,根據(jù)當前的教育標準化原則和教育性原則等創(chuàng)建合適的工程測量專業(yè)實訓教學資源庫。
在工程測量專業(yè)實訓教學資源庫建設過程中,需要結合實訓內容的不同分層對資源進行管理,包括素材資源庫和課程資源庫等,對于不同的資源庫,其在實訓教學中起著不同的作用,像素材資源庫,其在工程測量實訓教學匯總主要是提供各種資源素材,通過視頻和圖像等資料幫助學生了解實訓教學內容。而對于課程資源庫,其是將相關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方便學生對具體的課程素材資源進行學習和掌握,像道路勘測設計和公路工程施工等內容,通過這些專業(yè)資源的整合能夠形成專業(yè)的課程教學資源,幫助學生在開展實訓教學過程中能夠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實訓效果。
根據(jù)工程測量技術專業(yè)的實踐教學資源庫可以將其分為基礎實驗項目資源庫和專項實訓項目資源庫等,不同的資源庫分為代表不同的教學內容,像基礎實現(xiàn)項目資源庫,其主要是幫助學生掌握校內水準的測量和水平角測量等內容。而對于專項實踐項目資源庫,其主要是幫助學生完成四等水準測量等內容,通過這種不同等級的測量項目訓練,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不同實訓內容,提高學生的實訓效果。
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對學生的實訓評價主要是結合學生的實訓成果給予其一個合適的分數(shù)或者實訓等級,而對于教師的教學活動評價,其采用的是院級領導督導評價和同行評價等多方體系共同判定,但對于這種評價方式,其使得學生的實訓教學評價信息不能夠全面的展示實訓教學效果,加上信息數(shù)據(jù)較為分散,評價成績的準確性較低,這對教師實訓教學工作的改善具有較大的影響。
為此,高職院校在進行實訓教學評價的過程中,其可以通過合作企業(yè)和兄弟院校的經(jīng)驗借鑒等模式,結合實訓教學評價研究內容,對當前的各項實訓教學進行定量分析,不同部門和組織所占據(jù)的比重不同,形成比較全面的指標權矩陣。通過這一方法能夠對教師的實訓教學效果進行更加準確的判斷。最后,通過綜合性的考量實訓教學主體以及教學內容等,對指標權矩陣中的相關內容帶入到對應的評價體系中,得到最為準確的實訓教學評價結果,從而幫助實訓教師能夠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教學效果。
為了有效地實現(xiàn)高職院校實訓教學信息化發(fā)展,需要對當前的實訓教學信息化平臺和資源進行充分運用,結合高職院校的校園網(wǎng)為學生和教師營造良好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同時通過智能手機等終端設備為學生的工程測量實訓教學提供良好的硬件條件,保證實訓教學信息化的開展。
但由于當前的大部分高職院校實訓教學人員和管理人員對于信息化技術的重視程度不足,造成信息化技術在工程測量實訓教學中的應用度較低,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和總結能力不足,影響學生的實訓學習效果。為此,高職院校需要盡快加強對實訓教學人員和實訓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技術技能培訓,幫助其更好地掌握信息化技術,增強其信息化教學意識,在開展實訓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信息化技術的優(yōu)勢,提高自身的教學效果。而對于學生方面,可以安排對學生進行網(wǎng)絡應用技術的培訓,使其在參與信息化實訓教學過程中能夠更好地理解教師所講解的內容,配合教師的實訓課程以及教學模式。最后,高職院校還需要制定對應的實踐教學信息化教學規(guī)范,通過改革獎勵機制等鼓勵學生更好地參與到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實訓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對于工程測量實訓教學改革,能夠對當前的信息化技術進行更加充分的運用,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和主動學習的模式,教師和學生在實訓教學中的互動增多,使得教師能夠根據(jù)每一位學生的特點開展針對性的教學工作,學生則可以更加方便同教師請教自身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此外,各種資源庫的建立,幫助學生在實訓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找到自身的不足,增強自身的理論知識和實踐之間的結合,提高學生的實訓學習效果。最后,信息技術和當前的工程測量實訓教學之間的結合,幫助學生更加全面的鍛煉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且教師的教學水平也能夠得到較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