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 榆林傳媒中心(榆林廣播電視臺)
人物報道是廣播新聞題材中最常見、最容易感動聽眾的一類新聞體裁。作為廣播人物報道,相比于紙媒報道,聲音更能展現(xiàn)文字無法表達的細(xì)節(jié)。一段恰到好處的典型音響,有時可以抵過記者大篇幅的描述。筆者認(rèn)為,作為以聲音為載體的廣播來說,聲音的魅力是吸引聽眾的重要因素,聽眾愛聽不愛聽是考量新聞報道效果的最好標(biāo)準(zhǔn)。廣播人物報道的“典型音響”應(yīng)該選取:能傳遞時代精神的主體音響,有畫面感的背景音響和意味悠長的輔助音響。本文以榆林傳媒中心新聞綜合廣播報道的陜西省第五屆誠實守信道德模范路生梅先進事跡為例,探討如何應(yīng)用典型音響讓廣播人物報道更出彩。
路生梅,陜西省榆林市佳縣退休醫(yī)生。50年前,24歲的北京女孩路生梅,大學(xué)畢業(yè)后來到榆林市佳縣人民醫(yī)院??吹疆?dāng)?shù)芈浜蟮尼t(yī)療條件和淳樸的佳縣人民,她承諾在這里服務(wù)50年。為此,她多次放棄返京機會和高薪聘書,堅守著自己的承諾?,F(xiàn)在,路生梅退休了,老伴兒也去世了,外地的兒女們想把她接到身邊,她都不去,執(zhí)意要一個人留在佳縣,為佳縣人民服務(wù)。近幾年,有關(guān)路生梅的報道很多,由榆林傳媒中心新聞綜合廣播采寫的人物報道《一生的依戀——講述北京姑娘路生梅扎根佳縣五十年,守護百姓健康的故事》得到省市文明辦的一致認(rèn)同,節(jié)目通過廣播、微信公眾號播出后,聽眾反響強烈,認(rèn)為感人至深、催人奮進,達到了引導(dǎo)社會輿論、傳播正能量的良好示范效應(yīng)。
廣播人物報道一般選取的都是有故事的人,而且這些人物故事都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新聞性,能傳遞社會正能量。但在筆者編輯過的人物報道中,故事講述的都很一般,大多是“干什么、怎么干、別人怎么看、自己怎么想”這樣的一些內(nèi)容,然后穿插幾段生硬的錄音,千篇一律,缺乏時代感,看過很難對人物有什么印象。因為主體音響選取沒有特點,導(dǎo)致人物講述與時代脫節(jié),這樣的人物報道根本達不到感染人、鼓舞人和教育人的目的。
人物報道就要通過人物的主體音響,傳遞時代精神,弘揚主旋律,釋放正能量,達到榜樣的示范作用。在路生梅的報道中,開篇就運用了路生梅的一段錄音:
“路生梅:我和習(xí)總書記一樣有著在那個年代從北京到陜北的經(jīng)歷,我對陜北佳縣人民也有著一種難以割舍的感情,在佳縣的50年里,佳縣人民用黃河水和小米養(yǎng)育了我,為了報答這養(yǎng)育之恩,我會生命不息、服務(wù)不止?!?/p>
在這里,具有時代特色的主體音響很容易就吸引了聽眾,讓人想聽下去,增強了報道的可聽性和生動性。
廣播人物報道,相比于紙媒報道,聲音更能展現(xiàn)文字無法表達的細(xì)節(jié)。比如一陣銀鈴般爽朗的笑聲,你可能會想像這是一個調(diào)皮可愛的姑娘;孩子急促的哭聲,你可能會想孩子是不是餓了?靜寂環(huán)境里的腳步聲和犬吠聲,你馬上會想到現(xiàn)在是深夜等。這些細(xì)節(jié)通過聲音的表現(xiàn),讓聽眾有了畫面感、現(xiàn)場感,這就是聲音的力量。
廣播人物的報道中,巧用背景音響,能從細(xì)節(jié)處展現(xiàn)人物精神、體現(xiàn)新聞?wù)鎸嵭?。筆者采訪路生梅時,74歲在老太太家里正擠滿了來看病的人,怎么讓聽眾更為全面而準(zhǔn)確地認(rèn)識這位堅守陜北50年的誠實守信道德模范?筆者加入了一段背景音響。在筆者的報道中,通過背景音響展現(xiàn)了這樣一個畫面:七旬老人正在為來家里的病人看病,旁人催促說飯已經(jīng)涼了,她也顧不上吃。對病人,她細(xì)聲慢語,沒有一點不耐煩和嫌棄……在報道里,通過豐富的環(huán)境聲還原了故事的場景,讓聽眾身臨其境,透過聲音都能感覺到路生梅愛孩子們,深深的愛著這里。
俗話說:“紅花還要綠葉扶”。好的人物報道要豐滿而生動地表現(xiàn)主人公,還要處理好主人公和群眾的關(guān)系。除了自述性的人物報道,普通的人物報道還需要多走訪主人公的周圍,話筒始終處于伴隨狀態(tài),錄下每一個人的聲音,積累很多素材,從中選擇最能襯托主人公精神的輔助音響。這些輔助音響可能是主人公的周邊人,也可能是一段音樂,或者一些對于主人公來說比較特殊的意義非凡的聲音。這些輔助音響和主體音響配合有時能達到意猶未盡的宣傳作用。
在路生梅在報道中,筆者除了選取她的鄰居、同事、病人的錄音外,在結(jié)尾還選取了散文詩朗誦《依戀》。因為《依戀》的原型就是路生梅。真情的朗誦加上合適的音樂,既點出了主題,又讓整個人物報道得到了升華。
(出詩朗誦《依戀》節(jié)選)
回來了,到家了,
這一別就是五十年。
回來了,終于到家了!
五十年,五十年那,
沒有回來再看看爸爸媽媽一眼,
沒有和兄弟姊妹傾心交談。
今天
我在這邊,
而親人們卻在那邊。
我強忍著悲痛,可
是眼淚還是從心頭噴涌。
…………
五十年
彈指一揮間,
生命有限,
我的初心,依然不會改變。
深情的黃土地啊,
是我不朽的依戀!
如果再給我五十年,
我還會一樣把這里的人民依戀!
(音樂起,漸低)
總之,在廣播人物報道中,在聲音上做文章,用好典型音響,充分彰顯聲音的張力,人物報道才能出精出彩,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報道的人物才能讓人覺得可信、可敬、可親、可學(xué),進而達到預(yù)期的宣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