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
【摘要】本文主要通過分析如何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希望能夠有效的優(yōu)化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模式。
【關鍵詞】英語教學 核心素養(yǎng) 閱讀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6-0062-01
教師在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一定要教授他們學習的方法,學生也只有學會了學習的方法,才能在日后的學習中不斷自我完善自我發(fā)展。在開展英語教學活動的時候,主要應該從以下幾個角度出發(fā),探索提升小學生英語綜合素質(zhì)的方法。
一、選取合適閱讀題材,提升學生文本理解能力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中規(guī)定,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時,應該更加注重學生對于不同文體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他們梳理文章思路,探究文章內(nèi)涵的能力。所以教師在選擇適合于小學生閱讀的教材時,應給根據(jù)學生的理解能力,選擇一些易于理解的,實用性較強的文章。在開展閱讀活動之前,教師可以先就文章中的一些單詞進行講解,讓學生及記憶一些相關性較強的單詞,例如,家庭成員稱呼的單詞。這樣,在學生閱讀文章后可以讓學生對已經(jīng)講解和記憶的單詞進行替換,比如,對于這句英語句子“What do you want to do?”可以改成“What does LiMing want to do?”在對文章進行閱讀的過程中,除了掌握一些必要的單次以外,還可以考慮培養(yǎng)學生的文本理解能力,句型分析能力等,讓學生養(yǎng)成理解文本內(nèi)容的綜合能力。 對于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英語文章,應該讓他們在反復閱讀中探究文章表達方式,通過讓學生體驗英語的趣味性閱讀過程,進而培養(yǎng)他們的鑒賞和領悟能力。
二、創(chuàng)設分層閱讀情境,增強學生語言運用能力
根據(jù)學生閱讀能力的不同,將英語閱讀材料分層分類,可以幫助學生更快的適應閱讀教學的方式。由于學生的知識水平能力有限,他們閱讀理解的能力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分層教學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xiàn)了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通過根據(jù)學生閱讀能力強、中等和偏弱三個方面,除了為學生提供不同的閱讀材料以外,還應該給他們設置不同難度的問題。
例如:在講解一篇文章的時候,名字叫做《Cinderella》,老師可以根據(jù)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來展開提問,幫助學生理解其中的重點:
(1)Where is the party?
(2)Who can not go to the party?Why?
(3)讓學生通過認真的閱讀文章,填充一下的內(nèi)容:
Cinderella______(try)on the shoe,and it ______ (fit). There is a party at the______(prince)house.
通過設置不同難度的問題,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之后都能回答問題,加強了他們對于文章閱讀的理解能力訓練,增加了他們的成就感,可以讓學生愛上閱讀教學的過程。
三、選取正確文化材料,形成學生文化感知能力
學習英語和漢語時的一個非常難以解決的問題就是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問題,由于人們生活環(huán)境,文化習俗不同,在理解問題時,往往會發(fā)生偏差。因此教師在對閱讀內(nèi)容進行選擇時,應該重視文化差異方面的知識,適當選擇一些可以增加學生文化常識的文章也是很有必要的。同時,在幫助學生對不同文章進行了解時,還應該讓學生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例如,在講關于圣誕節(jié)的內(nèi)容的時候,應該讓學生先收集一些關于西方圣誕節(jié)的文化常識,課堂上也可以向同學們講述圣誕節(jié)的來歷,宗教文化等知識,讓學生從根本上加深對西方文化的理解。
此外,學生除了進行大量閱讀以外,對于在不同文章之間的知識遷移能力也有較大的差別。教師在講述了西方文化價值觀念等知識以后,還應該培養(yǎng)學生對于文化的遷移能力,幫助他們把常見的英語文化知識放在對一些文章理解的背景中去,從而對文章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四、開展課后閱讀活動,展現(xiàn)英語閱讀核心素養(yǎng)
除了在課堂上進行一些閱讀訓練以外,還要鼓勵學生多開展一些課后閱讀活動。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課余時間豐富,十分有利于開展知識拓展活動,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外活動時,需要給學生提供一些有價值的教材讀物,對于一些高水平的有教育意義的文章,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進行深刻的討論和知識遷移,幫助他們掌握理解文章的方法,對于一些文字優(yōu)美,文采出彩的文章,還應該讓學生就其中的一些句子進行背誦記憶,盡管這樣的學習在一般人看來是不好的,但是確實十分有用的。通過讓許學生記憶一些有文采的句子,分析英語的語法知識等,都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功底,只有擁有扎實的英語基礎,才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擁有良好的英語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五、滲透學習策略,增強學生學習能力
教師在課堂上能夠講授的知識是有限的,只有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才是做到了“授之以漁”的工作要求。擁有良好的學習能力,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才能做到自主學習,在不知不覺中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有效的學習策略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讓他們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才是為他們以后的學習發(fā)展充滿了能量,也只有這樣,才能讓為他們提升自己的英語素養(yǎng)提供充足的保障。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學習能力呢?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將自己的教學方法充分的展示給同學們。首先,在發(fā)音上讓同學們建立一定的語感,其次,幫助同學夯實英語的語法,不要建立空中樓閣,最后,教師應該展示自己的學習過程,只有了解了老師的學習和教學方法,同學們才能在自主學習中建立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
以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質(zhì)為目的,通過開展閱讀式教學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提高核心素養(yǎng)。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有整體的規(guī)劃,根據(jù)改革教學階段的任務不同,制定出具體的教學策略。其次,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基本條件,應該開展因材施教的教學策略,最后,幫助學生建立自主學習的意識,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才是真正的教學。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提供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策略。
參考文獻:
[1]李明遠.基于閱讀課教學的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J]. 基礎教育,2016(05).
[2]王鳳琴.核心素養(yǎng)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