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瑞來
摘 要:小學階段的學生語言組織能力不強,寫作基礎差,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直在尋找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教學方法,但是效果很難令人滿意,如何高效的促進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成了教師們研究的重點。通過對當前小學寫作教學模式的觀察,不難發(fā)現(xiàn)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都比較重視學生書寫能力的培養(yǎng),而對口頭訓練的關心不足。本文從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入手,對口頭訓練教學對小學語文寫作的促進作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頭訓練;教學寫作;促進作用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04-035-01
所謂口頭訓練就是指教師讓學生把一件事情或者一個新聞用自己語言復述出來,也可以加上學生自己的體會和看法,一般不會用太多時間,要求學生講述的言簡意賅即可,需要強調(diào)的一點是,教師要引導學生敘述的具體性和完整性,理清事件的因果關系和關鍵點,分清時間主次,抓住主要內(nèi)容,不能主次部分,敘述的太啰嗦,達到整個事件的清晰再現(xiàn)即可。小學生的寫作能力還不強,因此,要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進行口頭訓練教學,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和敘述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體系,口頭訓練在小學寫作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對于開啟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
一、口頭訓練教學特點和方法
(一)口頭訓練教學的特點
口頭訓練,就是用嘴來輸出語言和信息,描述事件的整個過程或是就某個現(xiàn)象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因此,口頭訓練就有貼近生活,隨意性、直觀性、具體性以及交互性的特點,小學生在進行口頭表達的時候,一般用比較貼近生活的語言,在語言結構上一般一簡短精悍為主,復雜的句子一般不會出現(xiàn),表達也具有一定的隨意性,教師在進行課堂訓練的時候,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讓學生盡可能的敘述完整和全面。小學階段的口頭訓練一般都是一些特定的事件,語境和結構背景都比較具體,學生在口頭訓練中也可以結合事件,運用一些肢體語言進行輔助表達,讓整個事件更加形象。
(二)口頭訓練教學的方法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有口頭訓練教學的意識,認識到口頭訓練在促進學生寫作的重要作用,結合課本知識,就相關的生活實際給學生布置訓練內(nèi)容,鍛煉學生觀察身邊事物的能力,對一些適合學生認知的事件要求學生養(yǎng)成隨時記錄的習慣。教師在教學中每天抽一些時間,讓學生就自己的觀察,把整個事件或是對事件的理解和看法完整的表達出來,其他學生也進行認真的聽和思考,表達完以后,可以讓其他同學進行有益的補充,對一些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和分析,在口頭表達中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輸出能力,對口頭訓練效果不理想的同學進行鼓勵和指正,對有進步的同學給與適當?shù)墓膭睿岣邔W生的自信心。
二、口頭訓練教學對寫作的作用
(一)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
小學生由于語言組織能力不強,一提到寫作文就頭疼,對寫作文有很強的抵觸心理,小學生普遍把寫作文當成一個棘手的任務,而不是當做自己對一件事情的意見和看法表達或是對一件有意義事情的完美再現(xiàn),不能發(fā)現(xiàn)寫作的樂趣。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就要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減少抵觸心理,愛上寫作,這樣才能有效的促使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陬^訓練具有短小、隨意的特點,學生就像平時一樣對一件事情進行敘述或發(fā)表看法,很容易讓所以學生都輕松的參與,再加上教師的合理導向作用,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也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和輸出能力,為學生進行寫作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在口頭訓練的過程中,學生的心理也會發(fā)生改變,由開始的排斥、膽怯變得慢慢接受,適應到后來學生會養(yǎng)成良好的敘述習慣,對寫作也有了興趣,寫作能力和水平也有效的提升。
(二)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
口頭訓練雖然是敘述,但是也要求學生進行仔細認真的觀察和思考,若學生沒有對身邊的事物進行觀察和思考,在口頭訓練時就會很吃力,甚至卡殼,這就要教師發(fā)揮引導和輔助的作用,幫助學生對事物進行正確的觀察,認真的思考,平時多留意身邊的有意義的事情,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喜歡,選擇自己喜歡的事物進行多角度的觀察,通過和其他學生的對比,分析各自的優(yōu)缺點,在下次觀察的時候進行適當?shù)母倪M和完善。通過訓練學生觀察——敘述——對比——再觀察——敘述……的往復循環(huán)中,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敘述能力會逐步的提高,也幫助學生養(yǎng)成了善于觀察和思考的良好習慣,間接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活躍學生的語言思維
仔細分析口頭訓練教學的過程,就會發(fā)現(xiàn)口頭教學有利于學生主動的觀察、思考和分析,讓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活躍狀態(tài),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言思維。口頭訓練的過程其實也是寫作的過程,兩者都是通過觀察和思考相結合的產(chǎn)物,只是表達的方法不同。如同批改作文一樣,小學語文教師在口頭訓練教學中,不能讓學生毫無意義地對同一事物進行簡單的重復,更不能在沒有觀察的基礎上進行想象,而是讓學生實實在在的觀察具體事物,進行認真的思考,做到事件和思考的有機結合,這樣才能寫出有意義的文章,教會學生觀察后對事件進行分析和構想,讓學生的語言思維日趨完善,寫作思路更加清晰。
(四)培養(yǎng)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在學生掌握了觀察和思考的基礎上,學生也積累了大量的素材和構思,教師應該進一步的指導學生如何把心中的構思更好地書寫出來??陬^訓練其實相當于對作文的有機分解,時間比較短,內(nèi)容和思路要求相對完整,這就要求學生要盡量的準確表達,教師也要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和幫助,讓學生養(yǎng)成準確的表達習慣,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總之,小學生正是認知起步和發(fā)展的階段,教師要充分地了解學生的階段特點,把握學生心理,因地制宜地進行科學引導,運用適當?shù)姆椒?,切實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例談閱讀教學中的讀寫結合點[J]. 王凱紅. 小學教學參考. 2010(33) .
[2]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探究[J]. 盧凱玥. 語文學刊. 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