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冠
【摘 要】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教育水平也逐漸在提高,多媒體技術已經(jīng)應用到各個階段和各個科目的學習中。多媒體技術是以計算機為載體,可以將文字、圖片、聲像等有效的集中在一起,讓學生從視覺、聽覺上得到直觀感受,并且可以營造出活躍的情景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對于知識的探索欲。語文是我國基礎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內(nèi)容,語文的學習直接影響到學生未來的語言架構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可以改變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中的弊端,更有利于全面培養(yǎng)素質(zhì)型人才。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語文教學;運用
對于學生來講,語文科目中很多知識本身具有著抽象性,學生在學習這部分語文知識時,會覺得有一定的難度。另外,雖然語文學習更著重于語言、文字表達,但是如果一味的采取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會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長期以往,會讓學生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學生其實很喜歡學習語文知識,但是非常不喜歡語文課堂的原因[1]。因此,作文語文教師,首先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通過多媒體的利用,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情景氛圍,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學生變?yōu)閷W習的主體,感同身受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做什么事情,只有產(chǎn)生興趣,才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有心理學家曾經(jīng)指出:興趣是最好的引導,可以讓學生投入學習,有助于在智力上的開發(fā)。對于學生來講,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學習起來就會非常輕松,并且愿意投入。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輕松愉悅、近乎現(xiàn)實的情景,可以使課堂氛圍變得有活力,讓學生能夠?qū)W習產(chǎn)生興趣,讓教學效果得到有效提升[2]。以《小池》這首詩時,教師在講授著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今天老師帶領大家來看一看荷花,聽說,蜻蜓也很喜歡荷花。然后切入主題。利用多媒體將課文中描繪的“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樓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情景展現(xiàn)出來,教師可以多搜集一些含苞待放的荷花圖片,利用動畫的形式,做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情景,通過動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自主投入到語文學習中。
二、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由于學生接觸事物的經(jīng)歷有限,對于事物的分析都是直觀性的,所以思維還極具可開發(fā)性,通過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讓他們慢慢能夠理解抽象概念。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借助多媒體教學,可以改變傳統(tǒng)語文課堂的枯燥乏味的氣氛和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現(xiàn)狀,讓學生喜歡在語文課堂上學習。在課堂上與同學、教師實現(xiàn)平等互動,勇于提問,仔細思考,發(fā)散思維。以《望廬山瀑布》為例,教師在講授這首詩時,可以先讓學生想一想:詩中所描寫的瀑布是什么樣子的?上課前,教師可以先找些廬山瀑布的相關圖片和視頻,在上課的時候利用多媒體播放給學生,同時可以配上一些氣勢宏博的音樂,有利于學生在讀詩,觀賞視頻和圖片時在在頭腦中形成畫面感,好似置身于詩中所描繪的場景,從而體會到詩人當時的情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不斷的發(fā)散思維,進行聯(lián)想,有助于學生想象力的提升[3]。
三、有利于情景創(chuàng)設
學生的天性是愛玩,對于枯燥的課堂是無法將注意力集中的。尤其對于一些非常好動的學生來說,課堂上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更加短暫。而且語文課文通常是以朗讀和背誦為主,但是一味的采取朗讀形式,很容易造成學生“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現(xiàn)象,甚至產(chǎn)生厭學情緒。對此,教師要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結(jié)合學生的心理特點,適當?shù)睦枚嗝襟w播放動畫、音樂和圖片等形式,讓學生自己發(fā)散思維通過聯(lián)想,在自己的頭腦中形成畫面感,然后將自己的所思、所想表達出來[4]。以《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為例,教師在將這部分課程時,可以先對詩人當時寫作的背景進行介紹,然后利用多媒體,播放出一段比較憂傷的音樂,用以烘托氛圍,讓學生能夠在音樂中體會到詩人當時的情感,不僅有利于學生掌握課文的中心主旨,同時還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所在,明白語文學習可以讓情感得以抒發(fā)。
四、教學課件的制作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課上是用一只粉筆、一個黑板,一邊數(shù)學板書,一邊講課,在上課之前要用筆和紙質(zhì)本寫出大量的教學教案,日復一日,每個語文老師課上課下都很忙,但是工作效率并不是特別高[5]。多媒體的引用,可以很大程度上改變這個現(xiàn)狀。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利用一部分時間,做出將要講授內(nèi)容的課件,在上課時,一邊播放課件一邊講課即可。以《小鄭和造船》的課程為例,教師在上課之前,先利用計算機做出課件,將課程內(nèi)容分成幾部分做出來即可:第一部分是課文題目;第二部分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和在讀這篇課文時應該對哪些問題進行思考;第三部分是對課文中重點段落和重點詞匯進行講解;第四部分是本課生字和生字組詞;第五部分是教師帶領學生回憶本課內(nèi)容。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播放,可以讓學生跟著老師的思路進行學習。在做課件時,教師應該以動靜結(jié)合的方式,在生字部分,可以多利用“飛入、旋轉(zhuǎn)”的動畫方式,插入生字,有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五、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無論是從教學效果,還是學習效果的角度看,多媒體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將語文教學帶入一個新的階段,打破傳統(tǒng)教學中思維束縛,營造出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使語文課堂變的生動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語文知識的探索欲望,讓學生可以更好的學習語文知識,并且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作為教育的主要實施者,應當多注重多媒體的利用,并且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確定如何運用多媒體,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陳丹洋.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8):192.
[2]李玲蘭.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中外交流,2017(2):289-290.
[3]宋云霄,呂延津.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綜合運用[J].小作家選刊,2017(21):251.
[4]楊娟.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綜合運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6):82.
[5]王富.淺談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綜合運用[J].速讀(中旬),2017(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