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例山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微課模式受到諸多初中數學老師的關注,微課教學能夠為學生帶來豐富的知識體驗,提高學習效率。本文提出,教師應當在錄制微課之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對微課內容進行高度提煉,確保微課質量,提高微課教學效率。
【關鍵詞】微課模式;初中數學;教學效率
一、引言
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tǒng)的“粉筆+黑板”模式教學方式已經無法適應學生的教學需求。在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及創(chuàng)新的背景下,以微課為代表的的新型教學模式正在諸多地區(qū)流行起來。微課模式即采用微小的短視頻模式為學生講解課程重點內容,為學生提供具有情境性,趣味性的學習環(huán)境。將微課模式應用到初中數學教學中,能夠將抽象的數學內容具體化,進而幫助教師將抽象的知識具體的表達出來,彌補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然而,在將微課模式應用于實際的數學課堂中時,教師仍然面臨諸多問題,需要進一步的思考與改進。
二、傳統(tǒng)數學教學模式弊端分析
一方面,傳統(tǒng)的大班教師教學導致教師無法兼顧所有學生。許多學校由于教師資源、教室面積等因素的限制,每個班級都會有50-60名學生,更多的時候甚至會超過70人,這是典型的大班教學方式。一個老師往往需要同時面臨幾十個學生,在課堂上按照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進行例題講解,習題講解等環(huán)節(jié),由于每堂課的時間限制在40分鐘,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一個課時的教學內容,老師不得不加快教學的速度,在做題與回答問題環(huán)節(jié),通常只會檢查1-2個學生的情況,所有學生體驗。許多學生在課堂上感受不到老師的關注,逐漸喪失學習的興趣。
另一方面,一個班級中的學生總是處于不同的層次狀況下。對于成績優(yōu)秀,理解能力強的學生來說,時常認為課堂教學內容過于簡單,課后習題缺乏創(chuàng)新與挑戰(zhàn)。而對于成績不夠好,理解能力稍弱的學生來說,則會認為課堂內容過難,難以理解消化,課后習題也無法解答。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如果老師僅依靠課堂45分鐘的時間進行知識講解,勢必難以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不利于數學教學的開展。
三、微課教學模式優(yōu)勢分析
(一)生動直觀突破教學難點
初中學生的數學基礎能力有限,傳統(tǒng)的講解模式中,學生難免對抽象的知識點產生疑惑。實踐表明,通過實例化的具體案例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教學內容。通過微課模式,教師能夠將抽象的知識點轉化為形象,直觀的視頻動畫,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例如,在學習直線與圓形的位置關系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的模式,展示直線與圓形之間相離,相切與相交的位置關系,通過控制直線的運動速度,讓學生感受三種狀態(tài)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激發(fā)學生繼續(xù)探索,學習新知識的興趣。
(二)補充教材內容
微課模式要求教師在制作視頻時,每一段視頻都有其相對應的重點知識內容,圍繞這一內容展開詳細講解,提供情景化的學習場所。因此,微課模式能夠聚焦知識點,突出學習主題。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根據課本內容展開教學,缺乏擴展學習的渠道與載體。然而,利用微課模式,教師能夠為學生錄制擴展性的知識點學習視頻,擴大學習范圍,提高學習興趣。
(三)建設完善知識體系
微課模式將數學書區(qū)分為許多的微小知識點,教師利用微課的10分鐘時間專門針對某一知識點進行講解,具備“點狀”的復習,預習功能。教師將課本知識做成系統(tǒng)的微課視頻,能夠幫助學生建立更加完善的知識體系。除此之外,微課視頻能夠隨時隨地播放學習,給予了學生充分的時間去完善知識體驗,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對于基礎較為落后的學生而言,可以通過調慢播放速度,反復觀看視頻等方式掌握自己的學習速度。
四、微課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一)做好微課錄制的充分準備
對于教師而言,應該在制作微課之前做好妥善的準備。一方面,通過檢測以及溝通方式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以及學習需求,結合考綱中的重點,難點知識為學生提供“定制化”的微課學習視頻,以確保微課的難度以及進度能夠適應學生的水平。另一方面,學??梢越⑽⒄n研討小組,鼓勵教師在小組內交流微課的制作經驗,取長補短,提高制作微課的水平,為教師開展微課教學提供保障[1]。
(二)保證微課內容的連貫性
在利用微課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由淺入深,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將知識點講解給學生,實現學生數學邏輯能力的層層遞進。例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的知識內容時,可以制作以下幾個微課視頻:生活中的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特征總結,特殊的平行四邊形,例題分析與習題練習。通過遞進的視頻內容弱化抽象概念的理解難度,加深學生對平行四邊形理論的理解認知[2]。
(三)關注微課內容形式
微課的教學時間應當控制在10分鐘以內,因此,為了提高微課的質量,保證有效性,教師應當對微課內容進行高度的提煉與斟酌。一方面,積極利用微課開展例題的講解,例如,在初三學生開展中考總復習時,通過微課視頻制作“相似三角形證明”的內容,概括不同的相似條件應用模式,通過剖析證明思路,提高學生解答證明題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利用微課形式為學生提高額外的知識補充。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參差不齊,教師可以制作額外的高難度擴展知識點,提供給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作為補充學習素材使用[3]。
五、結論
微課模式能夠有效的幫助數學老師減輕傳統(tǒng)課堂教學負擔,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一方面,微課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為學生提供了靈活的時間與空間開展學習活動。另一方面,微課也能為學生提供更有針對性的知識講解。因此,學校與教師應當重視微課模式的推廣,充分發(fā)揮其價值,提高學生課堂體驗。
參考文獻:
[1]方其祥.淺析初中數學微課的應用[J].基礎教育論壇,2017(19):36-37.
[2]易發(fā)平.初中數學微課的教學設計策略——以“翼學習”平臺微課資源建設為例[J].數字教育,2017,3(2):74-77.
[3]李偉.初中數學微課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實踐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0):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