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寫作能力是衡量學生語文程度高低的重要依據(jù)。在問卷調(diào)查中,學生閱讀量不足;讀書目的性不強;練筆少且表達能力差。這些問題都影響著學生的寫作能力。為此,我從擴大課外閱讀視野;鼓勵多寫多練;揣摩與模仿名作技法等方面加強課外閱讀指導,不斷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關(guān)鍵詞:課外閱讀;提高;寫作能力
語文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為最終目的,就規(guī)律而言,閱讀能力的發(fā)展要先于寫作能力。加強課外閱讀指導能指引學生通向聽、說、讀、寫的汪洋大海,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因此,加強課外閱讀指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乃至作文能力是當前教育工作者的迫切任務。
我校是一所普通農(nóng)村中學,初中生入學成績參差不齊,尤其害怕作文,學生心中能寫一篇作文已成了一種高難之事。我在一次語文學習情況的問卷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能力低下的原因,跟課外閱讀密切相關(guān),主要表現(xiàn)為:
1. 學習興趣不濃,閱讀量不足。在被調(diào)查的160名學生中,能堅持課余讀書、看報的僅占5%。調(diào)查的結(jié)果引起我的焦慮。從整個中學語文教材來看,課文總共才二百多篇,從深度或廣度以及詞匯量而言,是不夠豐富的。因此,中學生如果想要提高作文能力,不應當只滿足學好課文,還應當把眼光投向更廣闊的課外閱讀領(lǐng)域。
2. 讀書憑興趣,目的性不強。從調(diào)查的情況看,當前七年級學生的視野較以前開闊了許多,看的書也較“雜”。從《西游記》到《查理九世》,從《經(jīng)典笑話》到《席慕容詩選》,有近六十本課外讀物被列為他們“喜歡”的首選,這是一個好現(xiàn)象。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七年級學生年齡較小,在課外閱讀中,表現(xiàn)出目的和方法上的混亂,大多僅憑興趣瀏覽。為此我做了分類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學生歡迎的是漫畫、喜劇、笑話、幽默小品文,其次科幻小說,作文選列于第六位,語文課本則排列第七。當問其原因時,多數(shù)學生回答是因為“好笑”“有趣”,還有的是為了“找刺激”“消磨時間”,表現(xiàn)出看書動機的盲目性與錯誤性。這種不良的讀書態(tài)度是造成學生作文中心不明確、段落模糊的“罪魁禍首”。
3. 課外練筆少,表達能力差。寫日記是課外練筆的最好方式,然而調(diào)查的結(jié)果表明:學生課余堅持寫日記的僅占6%,而且大都是未經(jīng)指導的寫,隨意性、波動性、間斷性很大,因此,文字表達能力不盡如人意,學生的觀察潛力、寫作潛力也沒有得到很好的鍛煉。
為了改變學生“怕”作文、作文“難”的狀況,我除了在課內(nèi)加強作文輔導之外,還將訓練延伸到第二課堂,幾年來我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 擴大學生課外閱讀視野,加強課外閱讀指導
根據(jù)課標中關(guān)于作文寫作的要求,我有計劃地安排:七年級,“泛讀”——作文知識教學以小型、片斷的練習為主,以積累詞匯、語言的規(guī)范模式為主;八年級,“選讀”——要求學生對關(guān)鍵性詞句有較敏銳的反應能力和篩選能力;九年級,“精讀”——能夠針對不同的閱讀內(nèi)容和目的,分別采取瀏覽、略讀、精讀等不同方式逐步掌握推敲語言表述的準確性、連貫性及其表達技巧。
為幫助學生找到課外讀物的來源,我一方面要求學生到圖書館借書,另一方面發(fā)動學生捐書,成立“班級書吧”。從此,學生不必為沒有書看而犯愁,我便讓他們寫讀書摘記以積累作文詞匯,一本本厚厚的讀書摘記,成了他們寫作時必不可少的“文學寶庫”。
為減少學生課外閱讀的盲目性,增強學生對所讀的文學作品的感性認識,我不時在課堂上見縫插針地指導學生欣賞一些名篇佳作,并從不同的角度對學生進行課外知識補充。如向?qū)W生講述名人成長的經(jīng)歷,講一本巨著誕生的時代背景及其價值、影響等等。同時鼓勵學生對于好文章要多背誦,一旦熟讀成誦,書本的語言就會變成自己儲備的財富,從而終身受益。
二、 鼓勵學生多寫多練筆,從實踐中提高作文能力
根據(jù)中學生愛表現(xiàn)、自我意識強的特征。我常在作文訓練中適當引進競爭機制,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以激勵其寫作熱情。我鼓勵學生“寫作文要講心里話”,“文風力求樸實、自然”。日記的字數(shù)一般限在三百字左右,內(nèi)容包括班級見聞、學校大事、世界知識、課文復述、社會見聞、音樂欣賞、熱點新聞等等。有時,我還結(jié)合班會課的思想教育內(nèi)容編成若干小題目讓學生討論,如“老師該不該嚴”“怎樣聽課效率高”等等。每一次日記我都會細心評閱,寫得好的在課堂上當眾宣讀并推薦給??端蓭X風》發(fā)表。這種做法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熱情。
為了給學生增加課外練筆的機會,我鼓勵他們積極撰稿并參加學校舉辦的“經(jīng)典誦讀”、“讀書報告會”,讓自己的作文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和提升。
三、 指導學生認真揣摩并模仿文字技巧和寫作方法
讀和寫的能力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谶@一認識,我盡量在教學計劃中安排一定的課時用于自讀指導,教學實踐中,我常常以一些優(yōu)秀名篇作為寫作訓練的范文,指引學生認真揣摩并模仿其思想內(nèi)涵、語言技巧及寫作技巧。如《談骨氣》一課論點明確,層次分明,我以文章結(jié)構(gòu)為重點進行剖析。課后,讓學生模仿該文結(jié)構(gòu)寫成《談毅力》《談友誼》等議論文。再如:《藤野先生》以其誠摯、淳樸的人物形象打動人心,我便讓學生重點模仿文章中生動、傳神的外貌、當作、語言描寫,寫成《我的父親》《可敬的奶奶》之類的記敘文。這樣的寫作訓練充滿直觀可感性,深受學生的歡迎。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逐步由“依樣畫葫蘆”過渡到“自然作文”,教學效果較好。
總之,作文教學無定法。要想在短時間內(nèi)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那絕非易事。我們要做作文教學的有心人,不斷摸索并持之以恒。
參考文獻:
[1]王懷玉.淺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語文教學與研究(教研天地),2010,5.
[2]楊曉芳.加強課外閱讀指導提高學生習作水平[EB/OL].2013.
[3]高明.有效指導課外閱讀來提高初中生寫作能力[J].課外閱讀,2012.
[4]肖娜娜.中學生課外閱讀指導與寫作能力培養(yǎng)研究[D].渤海大學,2017.
作者簡介:
余文生,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