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永未
摘 要:寫作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一直以來都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初期文字表達能力作為主要的課程教育。長期以來,由于多種原因,小學語文教育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目前我國多數(shù)小學在語文教學方面上還需要進行進一步改革和創(chuàng)新。寫作教學作為小學教學中比較難突破的瓶頸,限制著我國小學寫作水平的提高和小學語文教學綜合競爭力的提高。因此,研究當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事業(yè)的發(fā)展,并針對性探索出比較合理的改革措施十分必要,本文淺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期為小學語文寫作教育提供有效的經(jīng)驗。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 寫作教學 問題及對策
引言
寫作屬于綜合性學習的過程,是衡量學生整體語文水平的標準。結(jié)合寫作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師可從基礎(chǔ)知識掌握度、生活經(jīng)驗以及思維認知等多個角度,對進行全面性分析,從而依據(jù)學生自身的特點,對自身的教學方法進行適當調(diào)整,促進學生整體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另外,利用寫作教學,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德性、智力與美感的多元化表達,特別是在小學階段的語文寫作教學工作,更應引起教師與家長的高度關(guān)注。[1]
一、死板的教學模式延誤甚至扼殺孩子的寫作能力
(1)按照教學要求,一般小學語文從三年級開始安排寫作,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從三年級才能進入寫作教學。寫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寫好的,而是一個過程,我們可以從一年級開始培養(yǎng)孩子的“寫作思維”,如可以在語文教學中,有意識安排孩子們進行口頭作文、一句話練習等。比如在課堂上讓孩子用一句話描述今天的心情等。這種做法能鍛煉孩子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2)有的老師為了迅速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平,鼓勵孩子們閱讀甚至背誦寫作模板,這種方法,從長期來看,真的是有害而無益。小學生是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力非常敏感的時期,這無疑扼殺了孩子的這種能力。技巧性訓練不適合小學生,對于高中生可能更加適合。(3)小學生寫作作文生搬硬套,缺乏真情實感與生活的聯(lián)系:寫作應該結(jié)合學生生活的真實經(jīng)歷,再經(jīng)過學生對生活的感悟和素材進行加工。有些學生在教師的誤導下不結(jié)合生活實際,只是為了寫作文而完成自己的任務(wù),導致大話、空話、缺乏創(chuàng)新性的寫作。有的寫生直接摘抄優(yōu)美的句子造成整體寫作文章不和諧。一些小學生寫的文章生搬硬套,缺乏真情實感。[2]
二、學生寫作素材的缺乏限制了思維的展開
老師布置了作業(yè),學生在家苦思冥想寫不出來,即使寫出來也是模仿或者是拼湊的,很難打動讀者,更談不上優(yōu)秀作文。究其原因是缺乏素材,缺乏內(nèi)容,這時候最好的辦法是將孩子帶出去,實際去感受生活,從中獲得真實的感受。
三、提高小學語文寫作水平的建議
1.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
偉大的教育學家孔子曾經(jīng)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因此在開展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入手,讓學生對寫作產(chǎn)生興趣,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這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關(guān)鍵所在。在學習過程當中,首先教師需要走出原有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局限,教師不應當給學生設(shè)置更多的限制,幫助學生走向更加廣闊的世界,給學生清除寫作的畏懼之心,實現(xiàn)寫作思路的拓展。其次,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搭建更多的寫作平臺,讓一些不喜歡寫作的學生參與到社會實踐活動當中,這樣才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比如在學習《夏夜有多美》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方式引導學生進入到美妙的環(huán)境中,讓學生靜靜聆聽夏夜的蟬叫之聲,以及月色下的美妙環(huán)境,讓學生盡情陶醉在美妙的環(huán)境當中,這樣才能夠?qū)崿F(xiàn)情趣的結(jié)合,給予學生充分的鼓勵和肯定。最后,教師需要積極主動的對學生的寫作進行評價,予以更多的肯定和鼓勵,應當在班級內(nèi)開辟一個作文專欄,對于一些寫得較好的文章進行展示,每周更換一次,學生可以通過專欄進行學習探討和交流,這種學習方式能夠極大的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還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2.增加學生日常素材積累
在實際的小學語文寫作當中,教師需要不斷強化學生對于寫作素材的積累,讓學生做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狀態(tài),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有話可說。針對這些情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出發(fā):首先,應當在不斷的閱讀當中積累寫作素材,現(xiàn)在的小學語文課本中包含著很多經(jīng)典的文章和范本,因此在實際的教學活動當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定期做讀書筆記,摘抄名言名句,養(yǎng)成學生摘抄筆記的良好習慣。比如在學習朱自清《春》這篇文章當中,通過“朗潤、清新”等詞把春天寫活;其次,在實際生活當中需要細心積累寫作素材,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曾經(jīng)說過:“生活即教育,而寫作本身就是來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一種藝術(shù)”。因此在實際的小學語文寫作當中,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尋找寫作素材,讓學生真正懂得寫作的意義,才能夠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寫作基礎(chǔ)。[3]
3.教授學生相關(guān)寫作技巧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當中,只有當教師把寫作技巧傳授給學生,學生才能夠?qū)⑺夭牡淖饔冒l(fā)揮到最大化,這也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如何挑選寫作素材,如若選材不當,很容易使文章的內(nèi)容大打折扣,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需要教授學生如何選題,如何將心中所想所感用語言表達出來,同時及時的挑選出適合的素材,然后圍繞中心進行選材,挑選出適合的表達方式。其次,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學會謀篇布局,由于很多學生面對題目的時候會感到無從下手,導致定義不明確,立意不清楚,很容易跑題,因此在寫作當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才能夠確保文章的脈絡(luò)清晰,層次分明。最后,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如何寫的具體生動,在寫作當中講真話、表達真實的情感,將自身的情感融入到文字當中,同時還需要有側(cè)重點,語言抑揚頓挫,才能夠?qū)懗鰟尤说奈恼隆?/p>
結(jié)語
總之,我們在提高教學效率時,要將學生作為主體,而不是被動的客體,這樣在尊重主體中教學自然而然會提高,也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玉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新課程(小學),2016,(10):68.
[2]李春玲.探討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新課程(小學),2016,(01):248.
[3]王偉.淺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1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