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蓉
摘 要:幼兒教育中,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不良行為的產(chǎn)生,其產(chǎn)生的原因有很多,有來自于父母的嬌慣和老師教育不力等等情況,在具體的不良習慣的事例中,要以具體事例調(diào)查為基礎(chǔ),找出根源,針對幼兒不良行為的真正成因提出改正措施。本文著重論述幼兒教育中對幼兒不良行為的分析,以及針對幼兒不良行為采取相應的有效對策。
關(guān)鍵詞:幼兒教育 幼兒不良行為 有效對策
通常來講,幼兒期是培養(yǎng)其良好習慣的一個關(guān)鍵時期,良好習慣很容易被培養(yǎng)出來,而不良的行為習慣,這個時候也比較容易來糾正。怎樣才能讓幼兒培養(yǎng)出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是當今社會和家庭都比較關(guān)注的話題?;诖耍瑢τ變翰涣夹袨檫M行總結(jié)和分析,并找出相應的對策,就成為當今時代背景下家庭和社會的一個焦點問題。[1]
一、當前幼兒教育中幼兒不良行為主要表現(xiàn)
1.在生活相關(guān)方面的一些不良行為習慣。在幼兒園中,經(jīng)常是挑食,偏食等,在游戲過程中對競爭不感興趣,甚至是厭惡。學習或者活動時,思想分散,注意力不集中。家長會追著喂飯,但經(jīng)常剩飯,而且邊吃邊玩兒,很多時候坐姿不正。吃飯時,總是嘗嘗,不咽下去,或者拒絕吃飯,把飯吐在碗里。經(jīng)常挖鼻孔,吸手指,在家不愛刷牙漱口的。過度注重穿著打扮等等。
2.表現(xiàn)為言行方面的不良行為習慣。上課總是愛做一些小動作,心思不能專心專意,一心二用,做事拖拉,浪費時間,不愿意做家務,等等??偸菓械米呗罚f謊或者有攻擊性行為,不愛動腦等。
3.幼兒心理方面的不良行為。一般情況下表現(xiàn)為,依賴性強,沒有主見,對人比較冷淡,不關(guān)心長輩,不愛分享,任性脾氣很大,有的時候,不管小朋友是不是正在玩玩具,都會任性的搶玩具來,據(jù)為己有,讓家長和幼兒都意見很大。[2]
4.幼兒人際交往方面的不良行為習慣。通常表現(xiàn)為,不寬容,沒禮貌,不遵守公共秩序,總是捉弄人,吵架,侵犯他人的權(quán)力等等。與人沖突之后,不會主動道歉,害怕承認做錯事,還說謊話來欺騙老師,推卸責任。
二、針對幼兒不良行為的有效對策
1.有針對性的全面觀察幼兒的思想和行為,找出不良行為的根源
在幼兒的教育過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要有針對性的進行因材施教,有些孩子出現(xiàn)不良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有著根源性的緣故,可能是由于家庭的影響,或者環(huán)境的因素,或者是自身的叛逆的性格,或者他自己沒有認識到其行為是錯的,會產(chǎn)生相應的惡劣后果,更有可能是的,在電視或者相關(guān)的媒體上,幼兒學習大人身上的惡劣行為,等等。每一個原因誘發(fā)的行為,都會導致幼兒出現(xiàn)不良行為。必須要針對這些具體而實際的根源來尋求解決的辦法,做到對癥下藥,不能片面和武斷,一概而論。
2.要充分尊重和重視兒童的身心健康,對待孩子要保持一種公平公正的開放態(tài)度
幼兒的不良行為和不良習慣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的,或者有時候,他也只是想引起大人的關(guān)注,來證明自己的存在。這個時候,家長或者老師要保持一顆公平公正而又充滿慈悲和愛的心來對待每一個孩子,這樣孩子才能夠在愛的包圍下,感受到家長和老師的真誠和愛心,那么,孩子犯錯的幾率就會大大降低。在任何時候,老師和家長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愛和責任。
3.要充分相信孩子,對孩子要保持贊美,充滿期望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家長的認可和老師的尊重,孩子在感受到愛和尊重的同時,就會主動朝著老師和家長所期望的方向來,進一步有效的發(fā)展。家長要對孩子一直保持一種贊美的態(tài)度,無論孩子取得多么微小的進步,都要對孩子持肯定和贊美的態(tài)度,這樣孩子就會在鼓勵的推動下,一步步把事情做得更好,他也改掉不良的習慣,盡善盡美去做每一件事。教師對兒童應該布置些容易達成的目標,并且是具體性和階段性的,簡單易做的,并且應該積極的表達出來。例如,老師和家長經(jīng)常性的說我希望小朋友成為好孩子。但是,好孩子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無法來具體化,所以,應該要把對他的期望目標更加具體和形象化,要加一些形容詞,來更恰如其分的表達,比如,教師和家長的要求,可以是:我希望孩子能夠成為懂得禮貌的孩子,見面說您好?;蛘呤巧险n不能嬉笑打鬧,這樣就會更加具體,讓孩子更有針對性的去改正自己的問題。
4.要積極樹立榜樣,充分鼓勵孩子像榜樣學習和發(fā)展
正常情況下,教師和家長都是引導孩子向正確方向發(fā)展的重要力量。教師和家長的示范作用,將會為孩子朝著陽光方向發(fā)展起著關(guān)鍵性的作用,孩子每時每刻都在潛移默化的跟老師和家長來學習,如果家長在孩子面前出現(xiàn)不良的行為或者是暴力的言語,孩子也會受到這方面的不良影響。這也是導致兒童出現(xiàn)不良行為的一個比較直接的原因,所以這時候,家長要積極正面的表現(xiàn),來積極的引導,起到正面的示范力量。在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老師和家長要對孩子做出一些積極性的示范,比如,在做一件看似很難的事情的時候,家長和老師就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則,把這件事情做的盡可能的完美,讓孩子看到成功的喜悅,他們就會把老師和家長作為一種榜樣,而去潛移默化的模仿和學習,這樣就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對幼兒給予精準而正確的指導和引領(lǐng)
孩子總是難免犯錯誤,其行為舉止在大人看來是非常不得體的,但是,很多時候,孩子不知道自己錯了,他們認為自己做的事是千真萬確的,因為別人也在這樣做,或者即使知道自己錯了,但不知道自己錯在哪里,或者不知道怎樣改正,也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對的,他們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就會給其他人帶來帶來不良影響。但可能他們也只是在效仿別人,比如身邊的哥哥姐姐等等,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和老師給孩子一個比較精準正確的示范,給他提供正確的指導和提示,這樣才能夠避免他們出現(xiàn)錯誤的行為,甚至走上歧途。
結(jié)語
針對幼兒的不良行為和習慣,要充分認識到它產(chǎn)生的原因和根源,在糾正孩子不良行為的過程中,要注意方法上要適當合理,看是否涉及到道德品質(zhì)等原則性問題,培養(yǎng)其自律的精神。家長和教師要富有愛心和責任感,讓孩子樹立自信心,克服缺點和毛病,讓孩子實現(xiàn)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提高,保證孩子實現(xiàn)穩(wěn)健的長遠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吳宗英,幼兒教師對幼兒不良行為問題的應對策略分析[J]時代教育2012年。
[2]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J],201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