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爾貢江·塞皮丁
摘要:語文寫作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每個人的能力因主體的差異化而不同。寫作能力的改善是可以通過后天學習訓練得以實現(xiàn)的,是個漸進的漫長的習得過程。對高中生語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能夠提升高中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yǎng),使其基本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提高,同時在智力的開發(fā)、個性的培養(yǎng)、思維的發(fā)展、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等方面有著積極地作用,并對學生主體的發(fā)展意義同樣重大。本文首先分析了造成高中生寫作水平難以提高的主要原因,繼而從兩個方面簡單介紹了提高中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高中生;寫作能力;提高
寫作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特殊的具有實踐性的精神文化活動,對于其過程而言,是人們運用語言文字符號,將對自我和世界的認識和思想情感,以書面的形式呈現(xiàn)給讀者的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一般由“采集—構思—表述”三個階段遞進式構成。語文學科中的寫作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根據相關寫作要求運用語言符號進行創(chuàng)作的學習活動,其目的是使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得以提升和發(fā)展。學生運用有序的語言、語法,將自己所觀察到的、所想到的、所感受的事情表達出來。所以說寫作不僅是學生認識水平的體現(xiàn),還是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本文基于筆者教學實踐,在借鑒有關學者的成功經驗和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探討提高高中生語文寫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徑,以期對提高高中生的寫作能力有所裨益。
一、高中生寫作水平難以提高的主要原因
1.教師教學理念落后,作文教學方式單一。
調查中發(fā)現(xiàn),有不少語文教師依然堅持著所謂的“文以載道”和“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這種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理念,這種傳統(tǒng)的理念深深地影響著我們中學的寫作教學。在教學中的表現(xiàn)是,營造良好的寫作氛圍,教授學生學習和掌握寫作模板和寫作技巧,進行優(yōu)秀范文仿寫等等,這些做法違背了寫作教學規(guī)律和宗旨。在學校教育中,寫作文的本質就是學生將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內容通過文字給予表達出來,所以指導和訓練學生寫作文,就是指導如何表達內心、表達生活,而不是一味機械地訓練學生摩習其他文章的能力,注重對學生寫作文章形式的訓練。教師不應靜止地提升學生的寫作分數,而忽視學生人文素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和其他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不能讓學生作簡單的流水線工作,所寫出的作文缺乏實質性的內容。這種教學理念很容易陷入寫作教學宗旨的誤區(qū),缺乏生活情感的形式訓練很容易讓學生把作文寫成“套文”。
2.學生學業(yè)沉重,課外寫作難以落實。
眾所周知,語文學科是最難以提高成效,也最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的學科,作文更是如此。然而高中生由于各科學業(yè)壓力過重,學生對學習語文的時間是有限的,與此相矛盾的是作文水平的提高又需要平時多觀察,多積累,多訓練。很多學生根本無暇顧及繁多的各科作業(yè),教師布置的課外隨筆訓練早就被學生拋諸腦后,成了擺設,更談不上認真去完成了。面對學生總體較差的寫作水平,僅靠有限的課內訓練是遠遠不夠的,而課外寫作訓練在沉重的學習任務之下又難以開展,語文教師實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3.學生主動性差,缺乏寫作興趣。
學生寫作學習主動性差,既是寫作教學低效的原因,又是寫作教學低效的真實反映,也是學生寫作能力難以提高的主要因素。調查顯示,有超過一半的學生對寫作文的興趣不高,還有少數同學根本不喜歡寫作文。在課余自主學習中,養(yǎng)成記日記和周記的習慣是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方式,但調查中發(fā)現(xiàn),只有不到一半的學生經常進行此類行為,剩余不少學生只是偶爾有寫日記或周記之類的行為。我國心理學家認為,高中生剛剛度過“心里斷乳期”,他們獨立、自主,有屬于自己的想法,往往喜歡通過寫作與讀者交流,與外界交流,但高中生由于高考的壓力,課業(yè)繁重,能夠自由創(chuàng)作的時間較少,教師如果不帶領學生主動與寫作進行近距離的接觸,學生就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
二、中學生語文寫作能力提高的有效策略
1.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動力。“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需要依賴于興趣”,而興趣又是人進行活動強有力的動力之一,能很好地調動進行活動的積極性,特別對于寫作學習,其過程是單調而枯燥的。為了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首先要激起寫作興趣,調動寫作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其動力作用,讓學生真正的愛上寫作,“我要寫”代替“要我寫”,讓學生真正地自主學習,學生樂于寫作,就不愁不會寫作了。首先,要消除寫作心理障礙。想要學生對寫作不再害怕,并產生興趣,必須要讓其克服畏懼寫作的心理,打消心中的顧慮。其次,要從生活中增強興趣。要讓學生在生活中汲取營養(yǎng)來加強寫作興趣,學生通過對自然和社會的接觸、融入, 將所見、所聞、所想、所感進行整合和構思,從而促進寫作思路的產生,只有如此, 學生才會對寫作逐步產生興趣。再次,營造良好的寫作氛圍。要創(chuàng)設一些真實的情景,引起學生的同感。營造民主、自由的寫作環(huán)境,堅持學生主體地位,寫作的內容和要求由師生共同討論,并且減少對作文的約束要求,學生在“自由狀態(tài)”下很容易的完成一篇作文,寫作質量也會有較大提高,有著“事半功倍”的作用。
2.打造基于真實表達的片段寫作式作文課堂,訓練學生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缎抡n標》中規(guī)定:“能從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進行縮寫;能根據文章的內在聯(lián)系和自己的合理想像,進行擴寫、續(xù)寫;能變換文章的文體或表達方式等,進行改寫”;“養(yǎng)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因此,在寫作教學中,可以打造基于真實表達的片段寫作式作文課堂。片段寫作是相對于完整作文而言的,和口頭作文一樣篇幅短小,只是從口頭表達轉化成書面表達,要求學生進行片段書面語訓練。完整的作文是由多個段落構成的,片段式作文的目的是通過段落、部分的表達,精益求精,從部分到整體,逐漸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由于篇幅短小,可以減輕學生對作文的畏難心理。在具體的片段作文教學中,可以收納語言文字運用包含的擴寫、縮寫、仿寫、續(xù)寫、修改和評論等題型的訓練,在訓練作文的同時,也能訓練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
總而言之,提高中學生的寫作能力是當今高中語文教學的當務之急。寫作能力提高的得以實現(xiàn)在于教師用最少的時間獲取最佳的教學效果,讓每個學生在本節(jié)課中有所學, 有所得。提高教學效率,既需要語文教師高超的授課能力,也需要其在寫作教學中發(fā)揮主導地位,將學生引領到正確的位置,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將寫作教學的高效發(fā)揮到極致,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當前社會學要的新生力量。
參考文獻:
[1]何正芳.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15(3).
[2]應雪盈.海南省農村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