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化
摘要:在生活中有效地運用物理知識對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物理老師在對初中生進行物理課程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的實實踐動手能力,而我國當下一些初中學校卻無法在物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有效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運用物理知識?;谝陨详P于在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模式的相關背景,本文先分析了初中物理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在生活中的應用現狀,又從如何有效地在生活中提升學生的物理實踐能力方面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初中生;物理教學;實踐能力;生活化模式
一、引言
將知識合理有效地在生活中進行運用,這對學生來說是受益終身的,尤其是對初中生來說,在將來步入高中和大學之后,生活實踐能力就更加重要。自從我國進行新課改以來,初中物理教學模式如何向“理論化+生活化”模式的轉變就顯得十分重要,因此國內越來越多的初中學校就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另一方面,老師在物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多是對物理知識進行理論性地講解和證明,并無法幫助學生在生活實踐中進行合理運用,這就導致許多初中生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只懂得理論學習而不會在生活中進行實踐的情況。
二、我國當下的初中物理教學現狀及所存在的問題
筆者認為,在強調生活實踐大于理論知識的背景下,初中物理老師在對初中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除了需要對物理課程理論方面進行教學之外,還應該引導初中生在生活實踐中體會到物理知識的有用性,逐漸提升生活實踐能力?;诖?,本章節(jié)對我國當下的初中物理教學現狀進行了闡述。
1.學生只注重物理理論知識層面的理解,而忽略了在生活實踐的運用。
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對一些綜合性較強的物理課程理論知識較為重視,忽略了在生活實踐中的具體運用,并且無法在生活中對物理知識進行科學化地實踐。例如,學生在學習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定律)、滑動摩擦和滾動摩擦、動滑輪與定滑輪等物理課程的過程中,認為這些物理知識只需要注重理論層面的理解就可以在物理考試中取得較高分數,而不用在生活實踐中進行主動地運用。
2.學生由于學習任務較重,多數學生不愿意花費更多時間將物理知識在生活中進行證明和實踐運用。
初中生由于日常學習時間較少,需要學習的科目較多,學習任務較為繁重,又要面對中考升學的壓力,學生也就不愿意抽出更多的課余時間來在生活中對物理課程中的相關原理進行證明和實踐運用。
針對以上兩個問題的出現,筆者認為這不僅僅是因為初中物理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問題,還因為學生在培養(yǎng)自己的生活實踐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另一方面,初中生的升學壓力日漸增大也是阻礙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一大原因,這也是目前國內多數初中學校在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生活實踐能力過程中所存在的共有問題。
三、能夠有效提升初中物理教學在生活中實踐運用的相關建議
1.初中物理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在生活中進行“理論聯(lián)系實踐”,“實踐檢驗理論”。
初中物理老師在對初中生進行物理教學的過程中,除了需要完成相關的物理教學目標之外,還應該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課堂所學到的一些物理知識進行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更加真切地體會到物理知識的真實性和有趣性,并且引導初中生在實踐過程中對物理理論知識進行強化記憶,通過“理論+實踐”的反復訓練,來提升學生們對物理課程中的知識點的掌握效果。另一方面,物理老師在培養(yǎng)學生生活實踐能力的過程中,應該對學生進行“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方法的教學引導,并且應該對每一個初中生在物理實踐過程中做到積極指導和耐心教學,這樣做不但可以幫助初中生加強對物理課程中一些知識點的強化記憶,還可以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認識到物理與生活的內在關系,并且提升學生在生活中的實踐動手能力。
在筆者看來,通過這種“理論聯(lián)系實踐”、“實踐檢驗理論”的科學教學方法,能夠讓初中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實踐習慣和動手能力,讓他們明白物理課程在生活中的幫助作用。
2.初中物理老師應該地讓學生對一些物理原理在生活實踐中進行證明。
初中物理老師在對初中生留下物理作業(yè)時,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應該盡可能讓學生對課本中的一些物理原理在生活中進行證明。例如關于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定律)的證明。老師可以讓學生自由地組成三到五人的小組,讓學生在生活中設計小而簡單的實驗,完成對阿基米德原理的證明。如此一來,這將會大大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還可以提升學生對物理課程的學習熱情。
四、結束語
我國當下一些初中物理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不能很好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進行實踐。基于此實際背景,筆者認為初中物理老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強調“理論聯(lián)系實踐”和“實踐檢驗理論”的重要性,并且應該盡可能地提升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這也是本文的主要內容,希望對初中的物理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起到幫助作用。
參考文獻:
[1]蘭天萍. 聯(lián)系生活,升華初中生物理學習素養(yǎng)[A]. 《教育科學》編委會.2017年11月全國教育科學學術科研成果匯編[C].《教育科學》編委會:,2017:1.
[2]劉建良. 初中物理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策略[A]. 《現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2014年7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現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2014:1.
[3]李文田,李家清.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初中物理教科書課程難度變化的定量分析——以“宇宙中的地球”為例[J].課程·教材·教法,2011,31(05):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