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在教學中恰到好處地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技術,可以使教學內容呈現(xiàn)形式多樣化,生動自然現(xiàn)象,有利于學生從已有的知識遷移到未知的世界。
關鍵詞:電子白板;物理建模;復習講解
從2017年高考物理卷可以看出試題強化高考的選拔功能,進一步深化考試內容改革,落實物理考試大綱修訂的考核要求,難度歷年都很穩(wěn)定,有很好的選拔功能。但成績卻逐年下降,難度值各省基本為0.4,分化很嚴重,這究其根本是學生在考題中沒辦法建立模型,找不出解題思路。在教學中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輔助學生物理建模自己的幾點收獲。
一、 電子白板對“教”的影響
1. 電子白板交換功能增加了師生的互動
首先,傳統(tǒng)的PPT更多的是演示功能,教學過程中學生沒有參與,學生就容易走神。而用白板技術為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互動和參與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比如在傳統(tǒng)教學中,板演是比較不容易的,但在白板上可以及時的在課堂上展示學生的典型錯誤,也可以請同學們來當“小老師”。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也得到了培養(yǎng),無形中就加強了建模能力。
其次,整個教學過程中,師生都可以充實原先的教學設計,不管是學生對模型的正確理解,還是錯誤的解答,只要在白板上使用,電腦會自動記錄下這些寶貴的資料,從而生成數字化的教學過程記錄,他將對每一個人的“教”“學”的反思提供素材。比如,“帶電粒子在交變電場中的運動”這個知識點運動,利用白板我們就可以在上面把各個方向的過程畫出來,同時也通過調板來及時進行監(jiān)測,學生參與度提升了,老師備課的難度也降低了。
2. 加強教學效率,提高學習成效
在物理教學中,很多模型背景通過教師的直接講解很難一次就解釋清楚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只能多次反復的啰嗦,一教師辛苦;二學生容易疲勞、厭學;三程度比較好的同學容易反感這樣的教學模式。電子白板技術通過圖像、動畫、視頻等方式,學生在這學習環(huán)境,更容易領會和掌握教學內容。例如在復習“分壓與限流”這個知識點時,學生對兩張圖的動態(tài)變化范圍和電路圖簡化,實物連接圖和電路圖互換等內容,在常規(guī)的教學,講了一遍又一遍,學生還是不理解,反而加深他們對電學實驗的恐懼感。只要在《模擬實驗室》中把所需器材拖到屏幕中適當的位置,可以多次板演進行連線,很好地實現(xiàn)理論到實踐的轉換,在白板直接進行模擬實驗,進行了器材的選擇,實物的連線,看自己的儀器選擇是否合理,設計實驗能否真的完成,提高了學生的實驗能力,也幫助他們建立了實驗模型。再如講解“游標卡尺和螺旋測微器”的讀數時,盡管他們手里有實物,但因為“兩尺”很小,學生很難弄明白如何讀數,經常找錯、估錯。我設計的手動課件,通過操作,學生自然掌握的就比較好。
3. 建立習題模型,分析解題過程
高三很多題目過程復雜,物理量多,學生分析很難到位。電腦可以將靜變動、抽象變?yōu)橹庇^、時間和空間的縮小變大,直接地展現(xiàn)抽象的物理過程。例如“帶電粒子在復合場中的運動”,黑板上只能畫出軌跡圖,學生對整體過程很難建立想象,模擬實驗室動畫的方式來顯示,不僅能看清運動軌跡的全局,還能任意地畫出某一個時刻的受力和速度的具體關系,從而使學生理解粒子在重力場、電磁場中的運動情況。講“電勢能”時候,學生經常不理解電勢能是什么,可以利用白板的旋轉功能,這樣把電勢能轉化為重力勢能,學生會發(fā)現(xiàn),電勢能不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物理量,而是與重力勢能有異曲同工之處。
4. 電子白板提供物理資源教學
系統(tǒng)準備了大量的物理素材,而且這些素材有現(xiàn)成的,也有可變,教師可以根據自己設想,將素材整合成自己的思想,白板使資源的個性化過程變得非常簡便。例如,講授《人造衛(wèi)星》時,利用資源庫里的素材在白板上進行演示,在講定軌道和變軌道的兩種區(qū)別,學生利用白板的拖放功能,將軌道上的交點的速度等物理量分清楚;學生練習動能定理時,可以實時將調板的過程保存,形成很好的教學資源。資源可以反復調取和儲存,資源的共享和交流,不同老師遇到的不同問題通過這種便捷的交流,尤其是資源的反復結合和重復使用,上一屆的思想對下一屆的教學提出幫助,促進了教師個人的長期發(fā)展和整個學校的總體提升。
二、 電子白板對“學”的促進
1. 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
電子白板可以從顏色、隱藏、動畫、聚焦等多種功能來引起學生的注意,幫助集中精神,理解力和解題思路自然源源不斷地冒出來。尤其高中很多題目,學困生一開始,完全讀不懂題目,沒辦法建立模型,關鍵是沒辦法想象,自然上課就走神,久而久之,物理就崩了。希沃交互式電子白板,就可以為學生提供了相應的背景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例如在講授《交變電流》時,學生可以充分利用白板來想象交流電的產生、傳輸、使用等。
2. 便于學生以“溫故”促“知新”
由于白板可以記錄授課中的“教”“學”全程,在復習后面的模塊,如果涉及之前的知識,可以直接調用之前的,同時在平時練習時,也可以常常出現(xiàn)之前的“問題”板演,有利于學生建立整個物理學的網絡框架,從而幫助學生建立各種各樣的物理模型,提高“教”“學”成效。上課輕松用更多的時間來分析題目的關鍵字,用更多的時間來幫助學生總結;學生聽得清楚,學得明白,學習成績明顯提高。
3. 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和參與性
傳統(tǒng)黑板經常出現(xiàn)反光,模糊,而白板大大降低了后面同學和兩側同學看板書看不清楚的問題,后排的學生說:“原來我看黑板看不太清楚,自從有了白板,我看得也很清楚,白板可以一直加頁。隨堂筆記來不及記的重點,還可以下課翻回來?!庇醒芯勘砻?,由于白板教學更強調互動,使原來教學中不良現(xiàn)象大大減少,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效。
電子白板應用到物理教學中極大地提高了復習效率和學習興趣,教學效果也有很大的提升。白板,既是“黑板”同時又是“計算機”,教師可以離開計算機站立在白板前。它融合了黑板與投影兩者的優(yōu)勢,較好地適應了課堂上教師“邊走、邊說、邊寫”的行為習慣。電子白板的使用是一種趨勢,我們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進一步發(fā)掘這個平臺的教學手段,使這一技術真正融入到日常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建立物理模型,不再物理“勿理”。
參考文獻:
[1]邵淑鸞,張秀紅.淺談交互電子白板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0(8):61.
[2]徐永芝,李傳迎.利用電子白板進行實驗探究[J].物理教學探討,2013,31(8).
作者簡介:
謝黎忠,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培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