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瀟梟,方朝陽,羅玉峰
(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武漢 430072)
海南省處于我國最南端,屬熱帶季風性氣候,是發(fā)展熱帶特色高效農(nóng)業(yè)的黃金寶地[1]。海南省雖然降雨充沛,但降雨量在地域和時間上分布不均,且可直接用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降雨量較少,嚴重制約了海南省熱帶特色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1-3]。另一方面,海南是孤島,淡水資源只能由本省供給,加之全省地形中部高、四周低,淡水資源貯藏量小[2],因此,推廣農(nóng)業(yè)節(jié)水灌溉對海南省的農(nóng)業(yè)發(fā)展至關重要[1-4]。
參考作物需水量ET0是準確估算作物需水量的關鍵,對指導作物的適量灌溉具有重要意義[5,6]。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FAO)推薦使用Penman-Monteith公式作為標準計算方法[7],但Penman-Monteith公式需要較多氣象數(shù)據(jù),故在資料不足的地區(qū)難以推廣。國內外學者以Penman-Monteith法為基準,對多種ET0計算方法進行了大量研究[7-17],但不同計算方法的適用性仍存在地域差異。國內的研究區(qū)域多數(shù)為北方地區(qū)而南方較少[11],針對我國熱帶地區(qū)的研究則更少,并且不同地域適用的公式也不同。例如,謝平等[15]在湛江地區(qū)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Priestley-Taylor法和Irmak-Allen法在夏季相關性較好,從全年來看,Hargreaves公式在湛江地區(qū)適用性最好。鄭汐等[11]認為Irmak-Allen法可作為深圳地區(qū)缺少相關氣象資料條件下計算ET0較理想的替代方法。Gunston 與Batchelor[16]認為在濕潤的熱帶氣候下Priestley-Taylor法作為Penman-Monteith公式的替代方法效果較好。
本文以Penman-Montieth公式計算結果為標準,對海南省7個站點進行Priestley-Taylor法、Irmak-Allen法和Hargreaves-Samani法的適用性評價和對比分析。這有利于海南省實現(xiàn)農(nóng)業(yè)高效節(jié)水灌溉,有利于當?shù)責釒厣r(nóng)業(yè)的發(fā)展,也為ET0計算方法在我國熱帶地區(qū)的適用性研究提供更多理論依據(jù)。
從“中國氣象數(shù)據(jù)網(wǎng)”(http:∥data.cma.cn)收集了海南省7個站點2000-2014年的逐日氣象數(shù)據(jù),站點包括:儋州、??凇⒘晁?、瓊海、瓊中、三亞、東方。各站點的分布位置如圖1所示。收集的氣象數(shù)據(jù)包括:最高氣溫、最低氣溫、平均氣溫、平均風速、相對濕度和日照時數(shù)共6項數(shù)據(jù)。
圖1 研究站點分布
將FAO-56Penman-Monteith(PM)公式[5]的計算結果作為評價其他公式精度的標準值。PM公式如下:
(1)
式中:Tmean為日平均氣溫,℃;Rn為太陽凈輻射,MJ/(m2·d);G為土壤熱通量,MJ/(m2·d);γ為干濕計常數(shù),kPa/℃;U2為距離地面2 m處的日平均風速,m/s;es和ea分別為飽和水汽壓和實際水汽壓,kPa;Δ為飽和水汽壓與溫度曲線的斜率,kPa/℃。
選用的3種ET0計算方法分別為Priestley-Taylor(PT)法[18]、Irmak-Allen(IA)法[19]和Hargreaves-Samani(HS)法[20]。
Priestley-Taylor公式:
(2)
Irmak-Allen公式:
ET0.IA=0.489+0.289Rn+0.023Tmean
(3)
Hargreaves-Samani公式:
(4)
式中:Ra為大氣輻射,MJ/(m2·d);λ為水汽化潛熱,MJ/kg;Tmax和Tmin分別為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C、E、T為Hargreaves公式的3個參數(shù),建議值分別為0.0023、0.5、17.8。
計算分析不同ET0計算方法的相關性和精度。本文以平均絕對誤差MAE( Mean Absolute Error, mm/d)、平均相對誤差MRE(Mean Relative Error, %)作為精度的衡量指標,其形式如下:
(6)
式中:xi為PM公式計算ET0值,mm/d;yi為其他方法計算ET0值,mm/d;n為樣本數(shù)。
MAE和MRE值越小,相應的計算結果的誤差和離散程度越小,精度越高。
圖2給出了不同計算方法在2000-2014年逐日ET0計算值的變化規(guī)律。從圖2可知,不同計算方法得到的逐日ET0在年內均呈現(xiàn)出先增后減的變化規(guī)律。12-1月份ET0最小,5-7月達到峰值后下降,出現(xiàn)峰值時ET0.PM的變幅較大,超過3 mm/d。在ET0達到峰值期間,PT公式計算結果與PM公式計算結果的吻合程度明顯優(yōu)于IA公式和HS公式。而HS公式在PM公式計算結果過大或過小時會出現(xiàn)較大偏差[17],原因可能是HS公式僅基于最高和最低氣溫進行計算,未考慮其他氣象要素對ET0值的影響,故導致誤差較大。當ET0值較大時,IA公式符合較好,但在冬季出現(xiàn)較大偏差,這可能由于IA公式是基于濕潤地區(qū)擬定[19],而海南地區(qū)干濕分明,雨季主要集中在6-10月[2]??傮w來看,PT公式計算結果與PM公式的計算結果一致性最好。
圖2 不同計算方法的逐日ET0變化規(guī)律
由表1可知,在海南大部分地區(qū)ET0計算方法的計算精度依次為PT公式>HS公式>IA公式。使用PT公式計算ET0的平均絕對誤差和平均相對誤差分別為0.760 mm/d和24.190%。PT公式在東方的平均相對誤差16.947%,為3種計算方法在7個站點得到的平均相對誤差的最小值,但平均絕對誤差的最小值為HS公式在陵水的誤差計算結果。HS公式在陵水的平均絕對誤差為0.621 mm/d,低于PT公式在東方得到的0.630 mm/d。而在三亞地區(qū),HS公式的平均絕對誤差和平均相對誤差分別為0.632 mm/d和21.743%,精度均高于PT公式和IA公式的誤差計算結果。這說明,HS公式是PM公式在陵水和三亞地區(qū)的最優(yōu)替代方法。相比PT和HS公式,IA公式的誤差最大,平均絕對誤差為0.695~0.929 mm/d,平均相對誤差為22.591%~37.578%。上述結果表明,總體上,PT公式的精度最高,其次是HS公式,IA公式精度最低。
表1 不同站點不同計算方法的誤差
如圖3所示為不同計算方法與PM公式的相關性分析。PT、IA、HS公式與PM公式都具有顯著的相關性,回歸方程斜率分別為1.203、0.883、0.725。不同ET0計算方法在海南省的相關性依次為PT公式>IA公式>HS公式。PT公式與IA公式的相關系數(shù)(R2)分別為0.949和0.946,且PT和IA公式的散點分布較HS公式更集中。這說明,PT公式和IA公式在海南地區(qū)具有較高的相關性。
圖3 不同計算方法與PM公式的相關性分析
(1)3種ET0計算方法在不同地區(qū)估算的ET0的年內變化與PM公式的計算值趨勢相同,均為先增加后減小,在12-1月ET0值最小,峰值出現(xiàn)在5-7月。從全年來看,PT公式與PM公式吻合得最好。
(2)ET0計算方法在海南省的相關性依次為PT公式>IA公式>HS公式,其中PT公式和IA公式的相關系數(shù)(R2)均大于0.9??傮w來看,PT公式為海南省精度最高的ET0計算方法,其平均絕對誤差和平均相對誤差分別為0.760 mm/d和24.190%。而HS公式是陵水和三亞地區(qū)最優(yōu)的計算方法,平均絕對誤差均低于0.64 mm/d,平均相對誤差均低于22%。IA公式相關性較好,但整體高估了ET0值,偏差最大。因此,在所選3種計算方法中,PT公式在海南省具有最好的適用性。
[1] 王 文, 林 茂. 海南省農(nóng)業(yè)節(jié)水灌溉的發(fā)展現(xiàn)狀研究[J]. 熱帶農(nóng)業(yè)工程, 2011,35(1):49-52.
[2] 陳政梅. 海南靠海更要節(jié)水[J]. 農(nóng)機科技推廣, 2005,(8):30.
[3] 羅文杰. 海南水資源的農(nóng)業(yè)利用及節(jié)水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對策[J]. 海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19(3):256-259.
[4] 韓 奇, 趙從舉, 黃秋如. 1971-2011年海南氣候變化特點及其對農(nóng)業(yè)的影響——以海南省儋州市為例[J]. 天津農(nóng)業(yè)科學, 2013,19(2):45-49.
[5] 王乙江, 彭世彰, 徐俊增,等. 神經(jīng)網(wǎng)絡方法計算參考作物騰發(fā)量精度分析[J]. 節(jié)水灌溉, 2012,(9):37-40.
[6] Droogers P, Allen R G. Estimating 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 under inaccurate data conditions[J].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Systems, 2002,16(1):33-45.
[7] Allen RG, Periera LS, Raes D, et al.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guideline for computing crop water requirement[Z]. FAO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Paper 56, 1998.
[8] 高曉麗, 彭世彰, 徐俊增,等. 貴州省ET0計算方法的全局性評價及其率定[J]. 節(jié)水灌溉, 2014,(10):69-73.
[9] 劉戰(zhàn)東, 劉祖貴, 秦安振,等. 黃淮海地區(qū)基于溫度的ET0計算方法比較及修正[J]. 節(jié)水灌溉, 2014,(4):1-6.
[10] 王曉晨, 朱忠禮, 季 辰,等. 幾種蒸散計算方法在懷來地區(qū)的適用性研究[J]. 氣象, 2016,42(11):1 395-1 401.
[11] 鄭 汐, 王 齊, 孫吉雄. 深圳地區(qū)參考作物蒸散量計算方法適用性分析[J]. 亞熱帶植物科學, 2010,39(4):28-32.
[12] Yang J, Liu C, Gao W. Comparison of the Hargreaves-Samani equation and the Priestley-Taylor equation for estimating 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M]. Proceedings of SPIE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2014.
[13] 薛 璐, 牛文全, 張子卓,等. 簡化參考作物蒸發(fā)蒸騰量公式在陜西關中地區(qū)的適用性研究[J]. 灌溉排水學報, 2015,34(6):62-67.
[14] 秦孟晟, 郝 璐, 施婷婷,等. 秦淮河流域五種參考作物蒸散量估算方法的比較及改進[J]. 中國農(nóng)業(yè)氣象, 2016,37(4):390-399.
[15] 謝 平, 陳曉宏, 劉丙軍.湛江地區(qū)適宜參考作物蒸發(fā)蒸騰量計算模型分析[J]. 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 2008,24(5):6-9.
[16] Gunston H, Batchelor C H. A comparison of the Priestley-Taylor and Penman methods for estimating 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in tropical countries [J].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1983,6(1):65-77.
[17] 羅玉峰, 李 思, 彭世彰,等. 基于氣溫預報和HS公式的參考作物騰發(fā)量預報[J]. 排灌機械工程學報, 2013,31(11):33-36.
[18] Priestley C H B, Taylor R J. On the assessment of surface heat flux and evaporation using large-scale parameters [J]. Monthly Weather Review, 1972,100:81-92.
[19] Irmak S, Irmak A, Allen R G, et al. Solar and net radiation-based equations to estimate 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 in humid climates [J]. Journal of Irrigation & Drainage Engineering, 2003,129(5):336-347.
[20] Hargreaves GH, Allen RG. History and evaluation of Hargreaves evapotranspiration equation[J]. Journal of Irrigation & Drainage Engineering, 2003,129(1):5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