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海銀 黃金梅 桂夢絲
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干預和口服降糖藥物治療失敗以后,需較長時間甚至終身注射外源性胰島素或胰島素促泌劑以控制血糖[1]。而患者在應用胰島素治療中易出現(xiàn)皮下硬結,導致局部的疼痛,是注射胰島素所致的一種常見皮膚不良反應[2],在發(fā)生皮下硬結的部位再注射胰島素,會導致胰島素吸收減慢而造成血糖控制不良[3],嚴重時還可能引起酮癥酸中毒昏迷等并發(fā)癥,另外患者大多會認為是胰島素劑量少影響了降糖效果,當患者盲目增加藥物劑量時又會出現(xiàn)低血糖的風險,這樣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我科使用本院自制的四黃膏外敷治療皮下注射胰島素出現(xiàn)的皮下硬結,取得較好的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住院,并接受皮下注射胰島素治療,且已產(chǎn)生皮下硬結的糖尿病患者60例,納入標準:年齡30~76歲,病程1~50年,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診斷標準:①有糖尿病癥狀加上隨機血糖檢測≥11.1 mmol/L;②空腹血漿葡萄糖(FPG)≥7.0 mmol/L;③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試驗中,2 h檢測水平≥11.1 mmol/L;④使用皮下注射胰島素治療3個月以上。排除標準:近3個月曾患有除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以外的急性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衰、急性腦卒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創(chuàng)傷等;惡性腫瘤患者;急慢性皮膚病患者,如斑丘疹、皰疹、銀屑病等患者。將入選的60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治療組:年齡32~76歲;病程4~18年;注射胰島素時間1~9年。對照組:年齡31~75歲;病程5~16年;注射胰島素時間11個月~8年。2組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使用50%硫酸鎂濕敷,即將敷料浸于50%硫酸鎂溶液中,敷料擰至不滴水為宜,敷于皮下硬結,敷前患者取合適體位,暴露濕敷部位,及時更換敷料,以保持敷料的濕度,持續(xù)20~30 min,濕敷過程中要觀察患者皮膚反應情況,詢問患者有無不適感,操作完畢,協(xié)助患者取舒適體位,每天濕敷3次,治療7 d后觀察治療效果。
使用我院自制的四黃膏(主要成分黃芩、黃柏、黃連、大黃)外敷,根據(jù)局部皮下硬結面積大小,選取合適的無紡布紙,將四黃膏涂于無紡布紙上,藥膏厚度約2 mm,邊緣距離無紡布紙1.5 cm,藥膏周邊用棉花圍好,防溢出,最后敷到局部硬結上,并用無紡膠布固定。敷藥過程中隨時詢問患者有無不適,大約敷8 h后拆除藥膏,擦凈患處,操作完畢,協(xié)助患者取舒適體位,1次/d,治療7 d后觀察治療效果。
護理注意要點:①治療期間觀察患處的藥膏、敷料是否松脫,局部皮下硬結的大小,疼痛緩解情況,如有皮下硬結消失,無疼痛時,提前終止療程;②如出現(xiàn)局部皮膚過敏,立即停止使用藥物,癥狀輕者觀察,癥狀重者應用抗過敏的藥物緩解癥狀,并囑患者勿搔抓皮膚,以免皮膚破潰;③治療過程中避免患者受涼,隨時詢問患者皮膚的感覺并觀察局部皮膚情況。
治療7 d后觀察治療效果。治愈:皮下硬結消失,局部壓之不痛。顯效:皮下硬結明顯縮小,范圍縮小80%以上,局部重壓略痛。有效:皮下硬結范圍縮小50%~80%,質軟,疼痛明顯減輕。無效:皮下硬結范圍縮小50%以下或無變化,硬度及疼痛程度減輕不明顯[4]。
所得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7 d后,治療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2組治療效果比較 [例(%)]
糖尿病患者皮下注射胰島素容易出現(xiàn)皮下硬結,其主要原因如下:一是患者頻繁注射導致無輪換部位注射,反復在一處注射,使肌纖維受損、變性、萎縮,出現(xiàn)硬結,二是患者重復使用針頭,不可避免會出現(xiàn)針頭變鈍變彎曲,可使注射部位的皮膚組織損傷,出現(xiàn)腫脹、硬結、甚至誘發(fā)感染,導致局部反復的慢性損傷可加速皮下硬結的形成[5],三是胰島素屬于生長因子,有促合成作用,反復在同一部位注射會導致該部位皮下脂肪增生,產(chǎn)生硬結[6]?;颊叱霈F(xiàn)皮下硬結,會引起局部的疼痛,延緩胰島素的吸收,導致患者血糖波動,嚴重時還可能引起酮癥酸中毒昏迷等并發(fā)癥,從而威脅到患者的生命。
中醫(yī)認為胰島素注射所致的皮下硬結屬局部脈絡損傷,為血氣瘀滯,蘊而化熱,瘀熱內結之范疇,治療當以活血化瘀、散結止痛為法,本院研制的四黃膏具有清熱解毒、活血通絡、化瘀散結,消腫止痛的作用,四黃膏的主要成份有黃芩、黃柏、黃連、大黃[7]。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黃柏的清濕熱消瘡瘍性能峻猛,見效快;黃連有較強的活血化瘀作用;大黃具有較好的清濕熱、解毒、攻積滯、活血逐瘀抗感染之功效[8]。
本研究結果顯示,使用四黃膏外敷治療皮下注射胰島素所致皮下硬結的臨床療效優(yōu)于50%硫酸鎂濕敷,50%硫酸鎂局部濕熱敷可引起神經(jīng)肌肉傳導阻滯,使周圍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擴張,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解除局部炎癥,對皮膚組織輕度的紅腫、疼痛、輕度硬結有效,但對中度硬結作用效果緩慢,對深部硬結作用效果微小。而使用四黃膏外敷治療皮下注射胰島素所致皮下硬結,可使皮下硬結明顯縮小,局部壓痛明顯減輕,效果佳,操作方便,患者治療依從性高,費用低,經(jīng)濟適用,同時又能發(fā)揮中醫(yī)特色治療,為臨床治療皮下硬結提供更好的治療方法,讓更多患者受益。
[1]趙明.糖尿病治療的新認識[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12,25(12):1233-1237.
[2]何文靜,王愛民,李婷婷.胰島素注射致皮下硬結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29):38-39.
[3]孫子林,鞠昌萍,葉秀利.2011中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使用教育管理規(guī)范解讀[J].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2,4(3):54-57.
[4]裘益玲,吳筱蓮,林麗芳.中藥散瘀膏聯(lián)合艾鹽包熱敷治療SV注射所致皮下硬結的護理[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6,18(4):788-789.
[5]錢慧,何文霞.規(guī)范胰島素注射技術對減少皮膚并發(fā)癥的作用[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3,17(22):76-78.
[6]王裕麗.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注射部位的管理[J].中國臨床護理,2013,5(3):207-208.
[7]張濤,曾聰彥,梅全喜,等.正交試驗優(yōu)選四黃膏提取工藝[J].中國藥房,2008,19(12):908-909.
[8]王珺,何慧,桂程麗.牛黃解毒片外敷治療肌肉注射所致硬結23例[J].中醫(yī)藥導報,2012,18(1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