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1世紀,經(jīng)濟全球化日益發(fā)展,各國文化交流日趨頻繁,中國與世界各國在文化領(lǐng)域的諸多方面交流頗有進展,諸多優(yōu)秀的英文歌曲傳入我國,并通過翻譯被我國大眾所理解和欣賞。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會使人們在欣賞英文歌曲時造成理解上的偏差,所以,從文化的角度來看,對這些譯作加強研究,通過翻譯來傳達出英文歌曲的情感,對強化中西方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文章圍繞諸多熱門英文歌曲的翻譯,舉例介紹了英文歌曲的翻譯技巧, 探討了英文歌曲的翻譯藝術(shù),旨在為廣大英文歌曲愛好者,提供欣賞英文歌曲的方法。
關(guān)鍵詞:英文歌曲;音樂;翻譯藝術(shù)
當今社會,音樂作為一種世界語言,廣泛地存在于國與國、家與家之間,成為了主要的娛樂活動之一。例如,圣誕節(jié)時大街小巷都播放的歌曲《鈴兒響叮當》,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的獲獎影片《泰坦尼克號》的主題曲《我心永恒》,還有很多著名外國英文電影的主題曲,都被我國社會大眾廣為傳唱。我認為,傳唱英文原版歌曲能使聽眾感受到歌曲的原汁原味,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會使人們在欣賞英文歌曲時造成理解上的偏差,雖然音樂沒有國界之分,但是如何通過翻譯來傳達出英文歌曲的情感,并且能被社會大眾普遍接受,這成為了英文歌曲翻譯乃至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問題。國內(nèi)最大的音樂網(wǎng)站“音悅臺”發(fā)布的英文歌曲,在歌詞譯文方面凸顯了濃厚的藝術(shù)特點。
在英文歌曲的翻譯中,筆者認為,主要應(yīng)注意四個“理解”。第一,理解從句,英文歌詞使用頻率最多的是名詞性從句(包括主語從句、賓語從句、表語從句、同位語從句)、定語從句和狀語從句。第二,理解語態(tài),英語中的被動語態(tài)和虛擬語氣也是理解中的一個難點問題。第三,理解詞組,詞組又稱短句或短語,在文法概念中,是指完整句語中的片段;在日常語言中,詞組指的是單詞的任意聚合;在語言學(xué)中,一個詞組是單詞的一個群組;英文中有很多動詞詞組、介詞詞組、固定搭配等,而漢語不局限于動詞和介詞的固定搭配,漢語更加博大精深,所以在翻譯的時候要注意翻譯方法的運用。第四,理解時態(tài),時態(tài)是一種動詞形式,不同的時態(tài)用以表示不同的時間與方式,它是表示行為、動作、狀態(tài)在各種時間條件下的動詞形式,英語中有16種時態(tài),而漢語的時態(tài)則是十分靈活的,通常是通過時間狀語和一些“時態(tài)詞”來表示動作的時態(tài),在翻譯時要注意英漢詞法和句法的轉(zhuǎn)換。
從美學(xué)角度看,歌曲名稱的翻譯是譯者從自身的審美方式出發(fā),將源語歌曲名稱轉(zhuǎn)化為目的語名稱的一種審美活動。在翻譯英文歌曲名時,要充分考慮歌曲名稱的美學(xué)特征,實現(xiàn)歌曲名稱翻譯的新奇美、簡約美、通俗美、音韻美、形式美和意境美。筆者于不久前觀看了一部由美國迪士尼電影工作室和皮克斯動畫聯(lián)合出品的電影,名叫《尋夢環(huán)游記》,英文版與國語版同時在國內(nèi)上映。該片講述了熱愛音樂的小男孩米格和落魄歌手??送性谖宀拾邤痰纳衩厥澜玳_啟了一段奇妙冒險旅程的故事,這是一部既暖心又令人感動的電影,以家庭、音樂、夢想、冒險四條故事線,表現(xiàn)鬼魂世界用回憶過去為展現(xiàn)形式,挖掘了死亡與回憶的真正價值是親情,電影的主題令人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懷。當然,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該部電影的主題曲了,動人的旋律有些催淚,柔和的曲調(diào)縈繞耳邊久久不能忘懷。該部電影的主題曲名字叫作《Remember Me》,它的中文版本被翻譯為《請記住我》,此譯實現(xiàn)了翻譯的通俗美。
歌曲之間的相互翻譯不管是中譯英還是英譯中,都要達到歸化和異化。英文的歌曲翻譯成中文,不僅要讓聽者看懂,還要有中文的韻律美,比如字與字之間的押韻。另外還要有中文的傳統(tǒng)美,要符合中國人的審美標準。比如流行英文歌曲圣女天團的《stop stop stop》,說這首歌的英文名字可能沒有幾個聽者知道,但是說到它的中文名字相信大家都會恍然大悟,就是蔡依林的《love love love》。這首歌的原唱是俄羅斯人,再由圣女天團翻譯成英文版,最后蔡依林以中文版?zhèn)鞒?。這首歌以曲調(diào)輕快有節(jié)奏感而出名,中文版更是讓90后的少男少女口口傳唱,現(xiàn)在就以下幾句進行簡單分析。
例:Given up my heart in the name of the memory
譯文: 借助美好的回憶放棄我的原則
分析:直譯是“放棄我的心在回憶中”,但是為了講究中文的傳統(tǒng)美,我們用增譯的方法采用助動詞“借助”表達整句話,“回憶”前加了“美好”,“我的心”改成“我的原則”,這樣使這句歌詞更加具有美感。
例:Dreams for once so colorful become black and white
譯文:曾經(jīng)美麗的夢現(xiàn)在都已逝去
分析:原意是“僅有一次的夢是那么的絢麗多彩但卻變得黑與白”,但是黑與白代表什么?在中國人的眼中黑與白代表死去的人或者事物,所以這里表示的是作者的愛情已經(jīng)逝去不再復(fù)返,“絢麗多彩的夢”我們可以直接用“美麗的夢”去掉繁瑣。
這是英文歌翻譯成中文歌,可以看到我們要面對的不僅是歌詞與曲調(diào)之間的一致性,還要注重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從而達到文化之間的交流與磨合,不僅可以使外國文化弘揚,也會讓我們本國文化地位更加穩(wěn)固。
再如中文歌譯成英文歌的有哪些呢?有我國的歌神張學(xué)友著名的《吻別》,《吻別》這首歌本身的著名程度已經(jīng)夠高了,然而它的英文《take me to your heart》更加讓人津津樂道。再比如英文歌曲《Cindearalla》就是臺灣天團 S.H.E的《半糖主義》改編的,但是本人還是覺得中文的《半糖主義》更加好聽。下面舉一個《take me you your heart 》的例子分析一下。
例:looking at a crowded street
譯文:看著熙熙攘攘的街道
分析:原句的意思是“我正在看著擁擠的街道”。但是中文的表達習慣就是沒有主語,所以“我”字就省略掉,中文也擅長用成語去表達當時的境況,這樣可以更加生動具體,所以“擁擠的”在中文的含義就是“熙熙攘攘的”,這樣歌詞就更加具有美感。
那么我們?nèi)绾翁岣哂⑽母枨姆g水平呢?
第一點可以以文化差異為依據(jù)對語言進行轉(zhuǎn)換。
中英文歌曲的翻譯首要的就是注意文化之間的差異,有些外國文化不適用于我們國家,但是我們國家的一些傳統(tǒng)文化又不適用于外國,但是總的來說,不管是中譯英還是英譯中都要注意文化之間的差異,只有注重文化之間的差異,我們才可以很好地進行語言之間的轉(zhuǎn)換。
第二點以文化背景為依據(jù)體現(xiàn)歌曲文化與風格。
第三點凸顯成語、諺語和俗語所具有的地域文化色彩。
文章圍繞諸多熱門英文歌曲的翻譯,舉例介紹了英文歌曲的翻譯技巧, 探討了英文歌曲的翻譯藝術(shù)。英文歌曲是英語國家文化和地域特色的體現(xiàn),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人們了解西方文化的途徑之一,所以,更好地理解、欣賞英文歌曲,才能準確了解西方文化。世界各國人民有著喜怒哀樂等相似的情感,能夠?qū)κ澜缥幕囆g(shù)取長補短,吸收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目前,我國對音樂翻譯理論的研究還不夠深入,致使社會大眾對英文歌曲中反映的文化因素關(guān)注度較低,只是了解歌詞大意以及鑒賞歌曲曲調(diào)。因此,翻譯界和音樂界應(yīng)認識到音樂翻譯在我國跨文化交流和音樂事業(yè)中的重大作用,即通過對英文歌曲的跨文化翻譯,可以提高人們跨文化交流意識,使我國社會大眾對英文歌曲的文化內(nèi)涵做出更準確的理解,并且認識到在歌曲譯文的背后還有著更深層次的文化內(nèi)涵??傊?,世界各國人民有著喜怒哀樂等相似的情感,能夠?qū)κ澜缥幕囆g(shù)取長補短,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隨著各國文化的深入交流,跨文化交際也日益頻繁,音樂作為藝術(shù)文化交流中重要的形式之一,使得英文歌曲翻譯成為了音樂文化交流中的重點。目前,社會大眾對歌曲中所反映的文化因素關(guān)注較少,只是了解歌詞大意以及對英文歌曲曲調(diào)進行鑒賞,缺乏跨文化交流的意識。筆者認為,我們?nèi)绻粩嗟剡M行英文歌曲的翻譯,或者中文歌曲的翻譯,可以提高人們跨文化交流意識,使我國社會大眾對英文歌曲的文化內(nèi)涵做出更準確的理解,認識到在歌曲譯文的背后還有著更深層次的文化內(nèi)涵。
參考文獻:
[1]薛范.歌曲翻譯探索與實踐[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張志強.英文歌詞的翻譯[J].河南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1997.
[3]劉影.英文歌曲與文化研究[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xué)出版社,2008.
[4]Dann,Graham.The Language of Tourism.A Sociolinguistic Perspective.Wallingford:CAB International,1996.
[5]Jeremy Munda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Beijing: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7.
[6]Nida ,Eugene 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7]劉軍平.西方翻譯理論[M].武漢:武漢大學(xué)出版社,2009.
[8]連淑能.英漢對比研究[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9]孫致禮.翻譯理論與實踐探討[M].南京:南京譯林出版社,1999.
[10]楊士焯.英漢翻譯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
呂晨,牡丹江師范學(xué)院應(yīng)用英語學(xué)院英語筆譯2017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