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茂玲,張春山,李淑鵬,禹化強
(蒙陰縣果樹科學研究所,山東蒙陰 276200)
中蟠桃11號是由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培育的蟠桃新品種,又名黃金蜜[1]。2014年3月通過河南省品種審定。2009年時,在蒙陰街道八達峪村進行區(qū)域栽培試驗,共1333.4m2(2畝)70株。2015年平均株產(chǎn)87kg,收購價每千克20元,折合每666.7m2純收益5萬元以上,效益顯著。2015年7月,選出的樣品參加“寧波杯”全國賽桃會,獲得金獎。
園地位于蒙陰街道八達峪村,嶺地,向陽,棕壤土,pH6.3,有機質(zhì)含量16.89g/kg,土層厚度1m以上,水澆條件好,交通便利。年平均溫度12.8℃,日照2483小時,降水量600~1000mm,無霜期210天左右。2009年8月下旬,從鄭州果樹研究所引進中蟠桃11號接穗,嫁接于2年生毛桃實生苗上,2010年春季移栽建園,株行距4m×5m。種植前園地深翻,施足農(nóng)家肥,澆水沉實。
中蟠桃11號桃扁平形,兩半部對稱,果頂稍凹陷,梗洼淺,縫合線明顯、淺。平均單果重180g,最大300g。果皮有茸毛,底色黃,果面60%以上著鮮紅色,果皮不易剝離。果肉橙黃色,硬溶質(zhì),汁液中等,纖維中等,濃甜有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左右,粘核,不裂果,耐運輸(圖1)。
圖1 中蟠桃11號果實
樹勢健壯,樹體半開張。花鈴形,深粉紅色,萼筒內(nèi)壁橙黃色,花粉多,花藥橙紅色。成花容易,復花芽居多,自花結實,坐果率高,長、中、短果枝均能結果。
6年生樹平均株產(chǎn)87kg(圖2)。
圖2 中蟠桃11號結果狀
2013~2016年,經(jīng)連續(xù)4年觀察,3月中旬葉芽萌動,在蒙陰地區(qū)中蟠桃11號3月底開花,4月4日前后盛花期,花期10~12天,7月21日果實成熟,果實生育期120天左右,11月中旬落葉終止期。
在山東省蒙陰縣,中蟠桃11號桃表現(xiàn)適應性強,耐低溫、抗細菌性穿孔病,生長良好。
采用開心形樹形。于苗木60cm左右處定干,選留3~4個主枝,水平方向均勻分布,保持基角80°,梢角小于40°。主枝不留側枝,直接培養(yǎng)結果枝組。
苗木栽植第1年夏季修剪,疏除背上直立生長的新梢,留主枝兩側或背下的新梢,長30cm時摘心,促發(fā)二次枝,二次枝長20cm時再次摘心,以促進花芽分化和培養(yǎng)結果枝組。冬季采用長枝修剪法[2],以疏枝為主,不短截或輕短截,主枝單軸延伸。因各類果枝均能結果,而以長果枝所結果實最大。所以冬剪多留健壯的長果枝,疏除細弱的短、小果枝。
結合當?shù)亻L毛兔養(yǎng)殖業(yè),開展循環(huán)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大量施農(nóng)家肥,少施化肥。秋季施足基肥,每株樹施入20kg經(jīng)充分腐熟的兔糞,放射溝施入;翌年春夏追肥,每株樹1~2kg復合肥,另外及時補充鋅、硼等中微量元素,進行葉面噴施硼制劑、磷酸二氫鉀、硫酸鉀等,以提高坐果率和果實品質(zhì)。施肥后及時灌水,春夏季一般灌水2~3次,雨季排水防澇,冬季灌封凍水。
進行全園生草,草高30~40cm進行刈割,及時清理高棵雜草,刈割的草屑和清理出來的雜草覆蓋于樹盤腐爛后增加土壤有機質(zhì)。
嚴格疏花疏果,保證果實質(zhì)量。疏花時,疏除枝條上部和下部的花蕾留兩側的花蕾;疏果時,先疏過密果、小果,留長果枝中上部果,疏下部果,長果枝留3個果,中果枝留1~2個果,空間距離15cm左右留1個果,均勻分布。套袋選用雙層優(yōu)質(zhì)果袋,內(nèi)層黑色蠟質(zhì),不透光,結出的果實金黃明亮,顏色均勻。
主要病蟲害有桃瘡痂病、細菌性穿孔病,桃蚜、紅蜘蛛、桃蛀螟、梨小食心蟲等。防治病害選用戊唑醇、春雷霉素、安泰生等;防治害蟲選用吡蟲啉、滅幼脲、甲維鹽、高效氯氰菊酯等。春季開花之前打1遍石硫合劑,謝花后1周至套袋時用藥2~3次,套袋前1~2天全園噴1遍殺菌劑和殺蟲劑,能有效地減少和控制果實病蟲害。以后根據(jù)病蟲害發(fā)生情況施藥防治,結合使用昆蟲性誘劑、迷向素及太陽能殺蟲燈等進行生態(tài)綜合防控。
7月下旬果實成熟后采摘,套袋果不摘袋直接采摘,采后除袋,果實金黃色,散發(fā)香氣,品質(zhì)極佳,經(jīng)分級包裝后銷往江浙、廣東等地的高端果品市場。收購價每千克20元左右,2015年最高達到30元,經(jīng)濟效益可觀。
[1] 王力榮.蟠桃新品種-中蟠桃11號[J].農(nóng)家顧問,2016(01):37-37.
[2] 劉成連,原永兵,李紹華.桃樹的長枝修剪技術[J].煙臺果樹,2007(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