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愛成
甘肅省永昌縣人民醫(yī)院中西醫(yī)結合科,甘肅永昌 737200
心血管神經癥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1],其癥狀為心血管疾病的綜合性特征,屬于一種特殊的神經疾病,其臨床癥狀包括有心前區(qū)疼痛、呼吸困難、心悸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工作。該次對該院于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50例患者采用中醫(yī)辯證治療,現(xiàn)報道如下。
將該院收治的100例心血管神經癥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患者均符合心血管神經癥的診斷標準[2],對照組中男性有19例,女性31例,年齡21~62歲,平均年齡為(38.5±4.2)歲,病程為 2個月~6 年,平均病程為(3.1±0.5)年,觀察組中男性 17 例,女性 33 例,年齡22~63 歲,平均年齡(38.1±4.3)歲,病程 3 個月~7 年,平均病程(3.2±0.4)年,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可進行比較分析。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治療,口服鹽酸普萘洛爾5.0 mg/次,3次/d,地西泮 2.5 mg/次,3次/d;觀察組患者采用中醫(yī)辯證治療:①心脾兩虛型11例:處方為黨參、黃芪各 15 g,茯苓 12 g,陳皮、香附、白術各 10 g,1 劑/d,水煎煮分2次服用;②痰濁內阻型10例:處方為石菖蒲、薤白各15 g,茯苓、竹茹各12 g,陳皮、法半夏各10 g,膽南星5 g,1劑/d,水煎煮分2次服用;③氣郁化火型9例:處方為白術12 g,梔子、當歸、芍藥、柴胡、陳皮各10 g,龍膽草 6 g,黃連 5 g,1劑/d,水煎煮分兩次服用;④肝郁氣滯型13例:處方為香附12 g,枳殼、陳皮、丹參、芍藥、柴胡各10 g,甘草6 g,1劑/d,水煎煮分 2次服用;⑤陰虛火旺型7例:處方為山茱萸、杜仲、山藥、熟地各 15 g,茯苓、柴胡各 12 g,知母、黃柏各 10 g,澤瀉8 g,1劑/d,水煎煮分兩次服用。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1個月。
按照中醫(yī)療效評價標準,治愈為癥狀全部消失,心電圖、實驗室檢查正常;好轉為癥狀有所改善,心電圖、實驗室檢查有所改善;無效為沒有達到以上標準,總有效率為治愈率加上好轉率。記錄兩組患者的起效時間和治療時間。
該次記錄的全部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對比進行 χ2/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1個月后,觀察組患者治愈率為30.0%,總有效率為96.0%,對照組患者治愈率為20.0%,總有效率為80.0%,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觀察組患者的平均起效時間為(6.2±0.5)d,平均治療時間為(22.2±1.5)d,對照組患者的平均起效時間為(11.7±1.0)d,平均治療時間為(34.2±3.3)d,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心血管神經癥在臨床上較為常見,目前該病發(fā)病原因尚不明確,臨床認為其與患者的性格、神經類型以及生活工作環(huán)境等因素有關[3],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的影響。臨床上常采用西醫(yī)治療,但是效果不甚明顯,長期治療后患者容易出現(xiàn)不良反應。中醫(yī)學上認為心血管神經癥屬于 “胸痹”“郁證”“心悸”等范疇[4],認為與患者思慮過度、悲哀以及郁怒等有關,導致患者出現(xiàn)心神失常、肝失疏泄以及氣機不暢等癥狀[5]。中醫(yī)上按照辨證論治將心血管神經癥分為5類,心脾兩虛型的臨床癥狀為失眠健忘、頭暈目眩、面色無光等,治療以健脾養(yǎng)心、養(yǎng)血安神為主;氣郁化火型的臨床癥狀為急躁易怒、口舌干燥,治療以解郁安神、清肝瀉火為主;痰濁內阻型的臨床癥狀為心煩不寐、多夢易醒,治療以安神定志、豁痰通陽為主;陰虛火旺型的臨床癥狀為失眠盜汗、情緒不定,治療以安神補心、滋陰清熱為主;肝郁氣滯型的臨床癥狀為情志抑郁、胸肋脹痛,治療以理氣暢中、疏肝解郁為主[6]。針對以上癥狀類型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處方治療,各種中藥聯(lián)合使用有利于藥效的提高,同時湯劑有利于機體吸收,從根本上對患者的癥狀進行改善。該文中對該院100例心血管神經癥的患者進行研究,結果表示,治療1個月后,觀察組患者治愈率為30.0%,總有效率為96.0%,對照組患者治愈率為20.0%,總有效率為80.0%,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心血管神經癥患者采用中醫(yī)辯證治療可以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起效時間和治療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采用中醫(yī)辯證治療心血管神經癥患者可以明顯縮短起效時間和治療時間,有助于患者的身體恢復。
綜上所述,心血管神經癥患者采用中醫(yī)辯證治療的臨床療效較為顯著,可明顯改善患者的癥狀,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安全有效,建議在臨床上廣泛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