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吉利
摘 要:本文簡要介紹了學校心理學的概念與作用,并對其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方式進行了介紹,旨在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同時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
關鍵詞:學校心理學;小學語文教學;運用
學校心理學是一門新興的應用心理學。作為一種以未成年學生為主要目標的心理學,其應用范圍十分地廣泛。將學校心理學應用于小學語文的教育過程當中,可以在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質量的同時保證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因此,如何將學校心理學與小學語文教學進行有機的結合,是當前需要討論的課題之一。
一、學校心理學簡介
學校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應用分支,是心理學在教育中的實踐而產生一種以5~18歲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學科。學校心理學,顧名思義,是一種以學校為基礎展開的心理學教育,是基于咨詢心理學、臨床心理學與教育心理學等成熟心理學分支上出現(xiàn)的,一種以學生為基礎的特殊心理學分支。其主要的研究對象是出現(xiàn)學習困難與身心缺陷的青少年與兒童,在研究的過程中,不僅為學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了心理學上的依據(jù),還保證了教學內容的順利展開,是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份力量。
二、學校心理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從學生的學習方面入手。在學生的學習時,引用學校心理學的措施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輔導,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學校心理學會就學生的個人情況對其學習方式進行適當?shù)匦拚⒗脤W習成績與各種測試的反饋,對學生進行學習策略與方法的調整,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學習,以提升其學習質量。
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各種語文教學重點,特別是語文理解方面的知識編入習題之中,主要了解學生的語文學習過程是否有誤區(qū)以及理解方式是否有偏頗,并幫助其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習慣。有些學生在進行古詩詞的翻譯與簡要介紹的過程當中出現(xiàn)了不了解古詩的意思、緊張、啃指甲等現(xiàn)象,這時教師就要根據(jù)其回答與表現(xiàn)來對其學習方式進行適當?shù)卣{整,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二)從德育工作方面入手。在進行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當中德育工作也是重要的一環(huán)。德育教育對于學生的學習過程而言十分地重要。在教學時可以將德育教育融入到小學的教學過程,提升學生的德育素質。小學語文中貫徹德育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利用各種趣味課文來提升學生的德育素質,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
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意地選擇比如《三字經》、《弟子規(guī)》等有教育意義的閱讀文章,在利用課文中簡單的漢字等進行識字教學的同時,還提升了學生對于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提升了學生的德育素質,也使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與語文知識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貫徹學校心理學的德育性質,對學生進行基礎的德育素質培養(yǎng),以保證學生在逆反心理發(fā)生前接收到足夠的德育教育,以學生自身的自制力來抑制學生出現(xiàn)的青春期逆反心理幫助其穩(wěn)定地渡過“心理斷乳期”,成為國家需要的優(yōu)秀人才。
(三)將心理咨詢引入語文學習中。學校心理學的一大特點就是運用各種個性化心理咨詢對學生進行輔導的過程。進行語文教學時,學生出現(xiàn)的學習問題——特別是在課堂上精神散漫,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大多是由于學生使用了不適合自身的學習方式才導致的學習障礙,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學生有可能是真正地出現(xiàn)了心理問題。因此應當用心理咨詢的方式來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才能確保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例: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發(fā)現(xiàn)有個學生經常望著黑板呆呆地一直到下課,有時候甚至5分鐘才緩緩地眨一下眼睛,而且在下課收拾東西的時候也是行動緩慢,就像個人偶一樣,于是教師就在教學過程中旁敲側擊地對學生進行詢問,并向學生家長了解了情況。在征求了家長的同意后,教師對學生進行了心理咨詢,果然發(fā)現(xiàn)了學生因為學習跟不上漸漸抑郁,導致了該生產生了嚴重的心理問題。因此,教師對其制定了合理地學習與引導計劃,在提升學生自信心的同時運用鞏固基礎的教育方式一點點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最終幫助其擺脫了心理問題。
(四)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行為矯正。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矯正,不僅要在日常的生活之中進行,還要在教學過程當中貫徹學校心理學。小學語文的教學進行時,根據(jù)學生的行為進行有目的性的人為矯正,也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有些學生極度害怕語文課程,在上課回答問題的過程當中,會緊張得渾身發(fā)抖甚至嘔吐,嚴重的還會產生焦慮行為。這時應當運用學校心理學中的行為矯正技術,幫助學生進行行為上的矯正。在教學過程當中首先要使學生樹立的自信心與抗挫折能力,對學生進行簡單問題的提問,激發(fā)其自信心,并逐步幫助有問題的學生樹立起對自身的認知,并利用條件反射系統(tǒng)脫敏法幫助學生重新找回自信。
(五)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的心理評測。在教學過程進行的同時,教師還要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與個人的心理狀況進行整理歸檔。學生作為學習的個體,每個學生都有其獨特的成長曲線。進行語文教學時,觀察學生的表現(xiàn),對其進行全面的評估,根據(jù)學生表現(xiàn)出的癥狀尋找原因,并對癥狀進行確認,以確保在學生的心理問題爆發(fā)之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及時地進行人為地心理干預和治療。
學校心理學與小學語文結合仍然是一個需要不斷完善的過程。因此,教師要明確學校心理學的重點,并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提升其心理素質,糾正其不良習慣,并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問題,對其展開疏導,以防止學生因為心理問題而留下學習與生活上的遺憾。
參考文獻:
[1]李如密.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的問題和解決方法——評介一項知識分類理論視角的研究[J].江蘇教育,2018(49):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