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要提高小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其中語文寫作對小學生而言是一項重要且必備的技能,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難點。也正因如此,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仍存在很大問題的情況之下,作為教育工作者更需要正視問題、解決問題、尋找正確有效的教學方法。文章分為兩大部分來進行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提高;寫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10-08
作者簡介:陳智仁(1975—),男,江西鄱陽人,中小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語文教學的人文性思考。
一、語文寫作教學所存在的問題
1.教學指導的程式化、單一化
教師在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缺乏有效的教學指導,教學環(huán)節(jié)所呈現(xiàn)出的內容貧乏,雖然具備一定的系統(tǒng)性,但成效不大。學生在程式化、單一化的教學指導下,喪失語文寫作興趣,使語文寫作教學停滯不前。
2.教師、學生的自身問題
語文寫作教學本就需要教師與學生的協(xié)調配合才能取得成果,倘若教師以自我為講授中心,忽視與學生的對話交流,在互動性缺失的狀況下學生會產(chǎn)生學習惰性。語文寫作本來就得勤練才會取得效果,如果學生詞匯量貧乏,語文語言基礎薄弱而且教師的教學方法存在問題,在此情況下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也只是紙上談兵。
綜合來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停滯不前的原因包括內部與外部兩個方面,要從根本上解決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所存在的弊病,必須雙管齊下。所以筆者也根據(jù)自身經(jīng)驗并結合當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提出了幾點拙見。
二、幫助小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的策略
1.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寫作能力
“興趣是激發(fā)學習的動力”,只有產(chǎn)生了足夠的興趣,學生才會有自覺意識去進行寫作訓練。小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對教師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第一,小學生的年齡小,尚未形成自己獨立的寫作意識,需要教師的鼓勵與督促;第二,課外積累較少,寫作時無話可說的現(xiàn)象時常發(fā)生,學生很容易喪失寫作興趣。所以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是激發(fā)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之所在,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興趣培養(yǎng)方法,教師也要有換位思考的意識,從學生的視角去看問題,使自己的思想與學生的思想融合。這樣的話,教師能夠更加具體深入地進行寫作能力培養(yǎng)與訓練,為學生今后的寫作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2.拓寬寫作思路,激發(fā)寫作興趣
很多學生之所以寫不出高質量的作文,很大原因在于他們所積累的知識比較匱乏且想象力不夠,從而使自己的作文過于空泛和乏味。因此,教師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引導,鼓勵他們多利用課余休息時間去閱讀好書,來增加自己的詞匯量。而在語文課堂上,教師也可以通過講故事教學法、玩游戲教學法等來豐富學生的詞匯量,并讓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相應的提高。
3.融入生活元素,激發(fā)學生靈感
小學語文的教學課堂不能只局限于教室之內,教師應該把教學課堂延伸至教室之外,帶學生體驗課外的生活。小學校園其實就是一個“大課堂”,就比如走廊上的標語、告示牌上的文字等,都是校園內隨處可見的,再比如校內組織的活動,發(fā)生的一些趣事等是可以將其引入到學生的學習當中去的。所以教師應該把校園當成一個課堂,讓學生在這“大課堂”里相互交流,相互學習。
家庭也是一個教學“大課堂”。學生除了學校之外,就是在家待著,所以說家庭也是學生學習的第一場所,是除了學校之外的“第二大課堂”。因此,教師應該巧妙地結合學校與家庭之間的關系設計出具有特色的語文教學內容,從而達到課堂生活化教學的目的。最后,教師要帶領學生走進“社會課堂”。因為現(xiàn)在的社會無時無刻在向學生展示著語文內容,所以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積累社會中所出現(xiàn)的各類標語、廣告詞等。用樂觀、開放的心態(tài)引導學生正確上網(wǎng)看世界,開闊他們的視野并提供一定的幫助等,都是學生學習語文的良好方式。
在小學語文寫作中仍然存在很多弊病,構建高效的語文寫作課堂沒有捷徑可以走。教師要鍥而不舍地修正自己的教學方法,學生要腳踏實地地進行寫作練習。教師要在不斷探究新型寫作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始終堅持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自主創(chuàng)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呂 備.提升小學生寫作能力規(guī)律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12(1):85-86.
[2]常 肖.談如何加強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J].安徽文學月刊,2013(3):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