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莎莎
【摘 要】美術這一學科在相對于其它科目相比之下,學生在學習時候會對其有興趣一些,作為一個短線學科,它的趣味性占了很大的優(yōu)勢。但是在教學中我卻發(fā)現很多學生雖然很喜歡美術課,但是上課的積極性卻不太高,很容易產生枯燥的情緒。我常常感到,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相當有必要的。而提高美術學習興趣是多方面的,也是一個持久的過程,需要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總結經驗,不斷創(chuàng)新,用更為新穎的課堂形式來打動孩子們。在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在實際工作中,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也做了一些嘗試,也有了一些體會,下面就談談在美術教學中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
【關鍵詞】學習興趣 和諧氣氛 內容新穎 多媒體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美術教育越來越備受教育界人士的關注,素質教育中的美術教育,以開發(fā)學生的美術素質,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美術能力,培養(yǎng)審美情操,激發(fā)學生學習活力的創(chuàng)新能力。不僅要教會孩子學習文化知識,還要教會孩子用正確的眼光去發(fā)現生活中的美。因此如何在美術課中讓孩子更好的參與進來,積極的配合老師,提高學習美術的興趣,就其意義、實施形式都是值得我們美術教師去探索和實踐的。
一、創(chuàng)設和諧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我是一名剛剛參加工作不到兩年的美術老師,擔任小學的美術教學工作。由于自己剛走上工作崗位,對于教師這個職業(yè)非常新奇,對于學生也是喜愛有加。在我的課堂中,我會經常和學生溝通交流,去了解發(fā)現他們的喜好,去體會他們的心理的各種想法,從而能夠更好的融入到學生中去。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自己的試驗,我發(fā)現在課堂上,有的學生表現的非常好,回答問題積極,繪畫作業(yè)也是極其認真。而有的學生不僅對上課沒有興趣,作業(yè)也是草草應付,更有甚者直接不做作業(yè),對于這樣的學生,我一時不知如何是好了。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我發(fā)現換一種形式的教學方法能夠激起這些孩子的興趣。于是我想起了心里學教師在班里進行心里授課時做的一個小游戲:老師說水果就拍一下手,說動物就拍兩下手,學生顯然很高興。可做的時候有好多孩子卻做錯了。最后老師說是想通過這種做法提高孩子們的注意力,既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使課堂立刻生動起來,教師可以更好的組織上課。這樣一來,孩子們表現的很積極,上課自然就集中多了;后來在教學中我還發(fā)現,學生非常喜歡做游戲,在常規(guī)的美術課堂中,通過游戲的方式進行授課可以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教學中我就很注意了這一點 ,把游戲和學習相結合,教學效果相當好 。
對于學生來說,繪畫活動就是一種很有趣的游戲,把學習內容設計到游戲中。美術的學習就是交給孩子最基本的審美認識。如今的很多教師的教學中也許都會將游戲或者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入課堂,但是真正堅持下來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的就不多了。作為教師我們應從內容上進行創(chuàng)新,不斷地變化,讓學生一直面對一個新穎的方式,和諧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在玩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二、教學內容新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除了通過游戲的途徑進行美術教育。我們還可以引入一些其他的形式。比如美術課中還可以利用動手繪畫、剪紙、折紙、撕紙、粘貼等等教學內容進行美術教學,在這些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進。在常規(guī)教學中一味的讓學生畫,時間久了學生也會覺得很單一,所以我在自己的教學中會融入一些新的方法。比如在《雙胞胎》一課中,需要學生運用拓印的方法制作,但是結合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很多材料是沒有辦法準備齊全的。在教學中沒有因此改變孩子們對拓印這種方法的學習,而是因地制宜。收集一些生活中很容易找到的材料,樹葉,廢紙,塑料瓶等進行創(chuàng)作,雖然這些都是生活中常見的不起眼的東西,但是運用了拓印的方法后卻變成了漂亮的藝術品。學生在學習制作時感覺很新奇,很有意思,孩子們的興趣也隨之調動起來了。接受和理解的特別快,既學到了知識又不感覺乏味、疲勞;既鍛煉了動手動腦能力、對物體的整體觀察能力、又加強了他們之間的合作精神和凝聚力,也提高了兒童與別人交往的能力。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知識更新越來越快,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已不能適應現代教學的需要,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已成為課堂教學的發(fā)展趨勢。在美術課中,計算機多媒體作為一種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工具,其形式新穎、清楚直觀、操作簡單、信息量大,能夠很好地吸引學生。這一優(yōu)點更充分體現在美術欣賞課課堂教學上。小學生的想象力需要借助具體形象來啟發(fā)、引導,而多媒體技術提供大量生動的感性材料成為學生進行想象的最佳誘因。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以升華,產生了想象力上的飛躍,促進了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快捷,直接加快了課堂節(jié)奏,加大了教學內容。 例如在《水墨畫—動物》一課中,教材介紹的是我國現代美術史中最負盛名的藝術大師齊白石的作品《群蝦》,除了圖片之外,課本上僅有一小段的文字對圖片作了簡單的介紹。根據這種情況,我又利用計算機制作了本課的教學課件。不僅把畫家的生平作了詳細的介紹,還把畫家所處的社會背景、所屬流派及作品風格都一一作了介紹,以加深他們對《群蝦》這一幅作品的理解。同時,我還從網上下載了大量畫家的其他作品圖片,給同學們觀看,講解,整個課件不僅有作品圖片,還有相關內容的文字說明。從中,學生們還欣賞其他藝術大師的作品。由于這些資料是通過計算機從網上獲取的,而且又了解到高年級大部分的學生都會上網,我便把本課中相關的網址提供給學生,讓他們在課余時間可以主動獲取他們感興趣的其他作品知識。這種教學形式延伸了學生的學習時間和空間,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學習主動性,進而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可持續(xù)發(fā)展。
總之,在科技飛速發(fā)展的今天,美術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僅靠原有的教學經驗和方法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觀念的更新、知識的豐富、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和科學性、師生關系的協(xié)調在美術教學中起到很關鍵的作用。教師如果想在課堂上提高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就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更新觀念、進行探索,不斷完善自己,讓自己真正成為發(fā)展素質人才的沃土以適應時代的需要。美術活動為孩子們打開了現實世界中美的境界,在美的陶冶下,形成高尚的品德情操,樹立起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信念。在美的活動中,孩子們的智力才能得到更加健全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