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沛英
(北海市群眾藝術館 廣西 北海 536000)
文化志愿者是指那些不以物質報酬為目的,利用自己的時間、文藝技能等自愿為社會和他人提供公益性文化藝術服務和幫助的人,是志愿者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1]。與普通志愿者不同之處在于,文化志愿者的專業(yè)性更強,強調公益文化藝術服務。近年來,北海市群眾藝術館堅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fā)點、以群藝館免費開放為契機,切實提高北海市文化志愿者服務能力和水平,發(fā)揮文化志愿者示范帶動、服務群眾的作用。
2015年,北海市群眾藝術館制定了《北海市群眾藝術館免費開放實施方案》,于5月21日啟動群藝館免費開放工作,同時,“走進群藝館”——公益性文藝培訓班也順利開課。免費開放的范圍包括公共空間設施場地和基本文化服務項目,公共空間設施場地包括:演藝廳、展覽廳、宣傳欄、培訓教室、排練室、學習室、娛樂活動室等?;疚幕枕椖堪ǎ浩占靶缘奈幕囆g輔導培訓、時政法制科普教育、公益性群眾文化活動、公益性展覽展示、培訓文化館(站)專干和業(yè)余文藝骨干、指導群眾文藝作品創(chuàng)作等7個項目。
為了讓更多的人走進群藝館享受免費開放的文化服務,北海市群眾藝術館把每周的星期六定為“免費培訓日”,并把“走進群藝館”——公益性文藝培訓作為免費開放的品牌活動。同年,文化志愿者在北海市群眾藝術館舉辦音樂、舞蹈、美術、書法、作文等公益性(免費)文藝培訓班18個班,共36期,培訓學員600多人次。北海市群眾藝術館文化志愿者長期免費輔導館辦業(yè)余藝術團——北海市少兒合唱團、海之聲合唱團、青年舞蹈團、小海鷗少兒舞蹈團、紫羅蓮曲藝團,成為了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中堅力量。
館內陣地文化活動形式多樣。同年,北海市群眾藝術館文化志愿者共參與、協(xié)助舉辦各類藝術展覽10次,展出作品1232件,藝術講座3次、研討會1次;舉辦各類藝術培訓提高班239期,培訓學員3110人次;出版《群文視窗》3期、《群文信息》8期、《群眾藝術櫥窗》13期。
廣場文化活動是北海群眾喜愛的文化活動,也是北海群眾文化活動的龍頭。北海市群眾藝術館文化志愿者以輔導廣場文化活動為切入點,開展公益性文化服務。2011年,在北部灣廣場舉辦了北海市“千團萬場”文化惠民活動暨“文化名城·魅力北?!辟R新春文藝演出周、“文化名城·魅力北?!薄獞c“五·一”廣場文化活動、“多彩校園生活”——兒童繪畫作品展、“黨旗高高飄揚”廣場歌舞晚會等大型廣場文藝活動。全年組織開展文化進社區(qū)、廣場演出45場,指導業(yè)余曲藝團在海門廣場演出200多場,觀眾16萬多人次。
專題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北海市群眾藝術館文化志愿者先后參與、協(xié)助舉辦了多項大型群眾文化活動。例如:“中國當代著名畫家·北海兒女——張紹城畫展”“相約北部灣·北海首屆商會文化藝術周”——北??图衣撜x會專場文藝晚會、首屆“珠城群星獎”評獎活動、“孩子們眼里的北?!敝黝}美育活動、慶祝建黨90周年廣場文藝晚會、“北部灣畫風——北海水彩畫”赴馬來西亞交流展覽等。
北海市群眾藝術館文藝輔導堅持貫徹走出去、請進來的辦館方針,將陣地培訓和基層輔導相結合,長期深入基層,服務群眾,開展文化惠民活動。2011年,館文化志愿者深入機關、學校、社區(qū)、軍營輔導文藝骨干和業(yè)余愛好者1165多人次;舉辦業(yè)余文藝團(隊)管理培訓班1期,培訓學員30人;舉辦銀海區(qū)農村文藝骨干培訓班1期3個班,培訓學員68人。
為繁榮群眾文藝創(chuàng)作,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北海市群眾藝術館積極申請設立北海市社會文化最高獎——“珠城群星獎”。在北海市文化局的領導下,2011年舉辦首屆“珠城群星獎”評獎活動,評獎范圍包括音樂、舞蹈、戲劇、曲藝、美術、書法、攝影七個藝術門類,分成人、少兒和老年3個組別評獎,設126項,其中金獎21個、銀獎42個、銅獎63個。北海市文化志愿者積極參與,從開始動員部署評獎工作,經過半年多時間的籌備,一縣三區(qū)和市直單位文化志愿者參與推薦參評作品共431件,其中音樂類作品34件、舞蹈類作品21件、戲劇類作品6件、曲藝類作品8件、美術類作品86件、書法類作品70件、攝影類作品206件。經聘請自治區(qū)專家組成評委會評審,評出獲獎作品172件,其中金獎18個、銀獎33個、銅獎48個、優(yōu)秀獎73個、優(yōu)秀演員獎9個、優(yōu)秀編導獎6個、優(yōu)秀創(chuàng)作獎8個、優(yōu)秀組織獎12個。12月30日晚,在市人民劇場隆重舉行了北海市首屆“珠城群星獎”頒獎晚會,北海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協(xié)共同出席了頒獎晚會并為獲獎單位和個人頒獎?!爸槌侨盒仟劇痹u獎活動的開展,有力地促進了北海市群眾文藝創(chuàng)作,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為北海市文化發(fā)展的繁榮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2014年,國家文化部開展全國第四屆文化館評估定級工作。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文化廳的工作部署,北海市群眾藝術館文化志愿者以第四屆文化館評估定級工作為契機,把提升群藝館服務水平貫穿到整個迎檢工作中,完成了自評自查,成功通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文化廳評估工作組的評估驗收。評估組對北海市群眾藝術館的自評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在創(chuàng)新公共文化服務方式和手段方面有特色,群眾文化品牌知名度高、影響力大、服務項目豐富,各藝術門類活動發(fā)展平衡,群眾文藝創(chuàng)作獲獎成績突出[2]。通過第四次文化館評估定級工作,北海市群眾藝術館的管理服務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北海市群眾藝術館再次被評為國家“一級群藝館”。
首先,文化志愿服務經費不足,每年只能從經費中抽出很少一部分資金開展文化志愿服務,如支付邊遠鄉(xiāng)鎮(zhèn)惠民活動文化志愿者交通費用、教材等費用。由于經費少,服務范圍窄,導致很多偏遠鄉(xiāng)鎮(zhèn)難以參與其中。
其次,本館業(yè)務人員結構不完善,人員配備不足,導致服務項目過于集中在舞蹈、美術、聲樂等門類。
最后,沒有建立文化志愿服務獎勵機制,也沒有相應的獎勵機制,不能提高文化志愿者的服務積極性,影響了文化志愿者服務的質量。
一是建議政府及相關管理部門每年設立文化志愿者服務專項資金,專款專用。二是群藝館、文化館引進和配備各類專業(yè)人才,招聘和吸收社會各界、外來文藝人才到文化志愿者隊伍中,壯大文化志愿服務隊伍和服務范圍。三是建立文化志愿者服務獎勵機制,對一些服務質量高、深受群眾好評的文化志愿者實行獎勵。四是加強協(xié)調各管理部門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文化志愿者管理制度。五是建議地方各級政府、企事業(yè)單位、社會各界大力支持文化志愿服務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