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永剛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教育部要求學生“德”“智”“體”全面發(fā)展,這就表示教師要注重學生的素質能力發(fā)展。結合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就高中地理學科的德育教學做初步的探索。
關鍵詞:高中地理;德育教學;教學模式
部分教師認為教育應該以發(fā)展中學生的文化內容為主,要加強他們在理論知識方面的學習。然而,筆者認為只注重學生的文化學習,不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就會讓他們?yōu)榱丝荚嚩荚?,從而制約其各方面素質能力的發(fā)展。針對中學生的品德教育,筆者認為可以從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實踐活動這三個方面著手研究。
一、改善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德育意識
筆者認為改善教師的教學模式要從兩點出發(fā):第一點,注重德育教學的目的性;第二點,注重德育教學的實用性。筆者結合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為大家進行具體講解。
第一,豐富教學內容。在高中地理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意識,就不能按照以往的教學方式,需要豐富教學內容,將德育內容潛移默化地穿插進課堂中。比如,筆者在講到城市環(huán)境問題時,就利用信息技術采用PPT的形式為學生展示了城市被污染的圖片,這些圖片觸目驚心地表現(xiàn)了城市被污染的嚴重后果,從而引起了學生內心強烈的情感,順勢便可以引導學生樹立環(huán)保意識。
第二,展開實踐活動。只有理論內容,沒有實踐活動,那么德育教學就會變成紙上談兵。在實踐過程中要注重與高中地理這門學科緊密結合。比如,筆者曾經(jīng)組織學生到當?shù)氐目萍疾┪镳^進行實踐活動,科技博物館既有關于自然環(huán)境的地理知識,讓學生可以深入地理解內容,又可以通過筆者的講解加強他們對減少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行為的自我約束。
二、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德育精神
如何通過豐富的教學內容來提高學生的德育精神呢?筆者認為要堅持以下兩個原則:首先,緊密結合高中地理學科的知識內容;其次,多采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案例。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以具體的實踐內容為例子進一步分析如何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
1.結合所學知識進行情境化教學
情境化教學是指教師設置具體的情境,使學生置身其中,從而引發(fā)他們的情感共鳴。比如,在學習“地球上的水”時,筆者在課堂為學生播放了非洲地區(qū)缺水的視頻。當學生看完后,筆者問他們的感受,有的學生說對非洲人民很同情,有的學生說應該節(jié)約用水,有的學生說水是人類最寶貴的資源。筆者進一步引導學生:既然水這么重要,那么我們今后應該怎么做?學生都積極地發(fā)言,表示不再浪費水資源。通過這樣的方式,筆者不僅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還加強了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進一步營造了良好的德育氛圍。
2.引進影視信息豐富教學案例
在學習“海洋地理”時,筆者想到了一個經(jīng)典的紀錄片《海洋》。于是,便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了這部紀錄片的部分片段?!逗Q蟆愤@部紀錄片不僅有優(yōu)美的畫面、動聽的配樂,還滲透了環(huán)保的主題。在觀看完之后,筆者便問學生影片中的海洋給你們什么印象?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海洋很富饒、寬闊,蘊藏著很多美麗的生物。接著筆者話鋒一轉:那你們怎樣看待人類濫殺海洋中那些美麗的生命?學生再次回答:這種行為不但可恥,而且深惡痛絕,應該制定相關法律保護海洋中的生物。與此同時,筆者順勢引出“環(huán)?!钡牡掠虒W內容。這樣不僅讓學生深入地理解了所學的知識內容,還加強了他們的環(huán)保意識,從而使得德育教學工作順利展開。
三、開展實踐活動,加強學生德育行為
加強對學生在紀律方面的管理、約束、監(jiān)督,使他們嚴格地要求自己,做一個知法守法、品行端正的學生,筆者認為可以兩個方面進行著手:第一,教師組織學生參加公益活動;第二,引導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開展德育活動。
1.教師組織學生參加公益活動
部分教師可能認為參加公益活動跟地理教師沒有任何關系,但其實這是片面的想法。比如,“環(huán)境保護”這一章節(jié)的知識內容就與公益活動有著密切的關系。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關于環(huán)保的公益活動,號召大家以志愿者的身份熱愛地球、保護環(huán)境。這樣不僅使得學生深入地學習知識,還真正將德育教學落實到他們的實際生活中。
2.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開展德育活動
教師可以讓學生以6~8人為一個小組的方式在課下開展德育活動。但是教師還要注意開展德育活動的目的性和針對性,不可偏離這兩個原則范圍之內。比如,在學習“大氣污染及其防治”時,筆者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對霧霾問題進行探究,并將探究的過程、解決霧霾問題的思路、方法、措施都記錄下來。這樣不僅讓學生可以對大氣污染有更深入的理解,還促使他們通過親身體驗加強了環(huán)保意識,從而更好地貫徹德育教學的理念,以便順利開展德育實踐活動。
以上就是筆者針對高中地理的德育教學總結出的方法。廣大教師不可直接照搬照抄,還需要不斷地摸索、前進,從而更好地展開對學生的德育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馬永錄.如何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中對學生進行德育[J].新課程,2017.
[2]劉珍.地理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新課程,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