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
(吉林省龍井市東山實驗小學,吉林龍井 133400)
目前,大部分小學教師對于習作教學的理解都不盡相同,理解的出發(fā)點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結論也存在非常大的差異。有的教師認為習作教學應該以學生的思想為出發(fā)點,允許學生天馬行空、各抒胸臆。教師不要過多干預學生的想法,不要要求學生套用統(tǒng)一的習作模式,而是要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權。與之相反,有的教師認為習作教學應該堅持一定的思路和模式,要在一些條條框框的指導下進行。具體來說,就是認為小學習作教學應該在教學大綱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框架內(nèi)開展,應嚴格遵守教學大綱的規(guī)定,學生自由發(fā)揮的余地比較小。大部分教師片面地從自己的想法出發(fā),認為自己的教學方法適合每一位學生,沒有做到因材施教,教師盲目地教、學生盲目地學,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主體地位遭受忽視。由于學生主體地位的缺失,導致學生的習作方法較為單一,作品千篇一律,缺乏新意。在大力發(fā)展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這樣的習作教學模式顯然無法適應義務教育的發(fā)展要求,也無法培養(yǎng)出思路新、腦子活的學生。
小學生習作能力的養(yǎng)成既需要長期堅持不懈的訓練,也需要教師耐心細致的教導,還需要教師對此加以足夠的重視,習作教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熟練掌握文字的寫作技能,能夠用文字恰當、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這既需要學生持之以恒的努力,還需要學生擁有豐富的習作知識,使學生養(yǎng)成在生活中積累寫作技能的習慣。然而,在現(xiàn)實教學中,總是有部分教師抱著急躁的心理,要求學生在短期內(nèi)掌握盡可能多的習作技能。在思想上不夠重視習作教學,認為習作教學非常容易,只需要按照教學大綱的規(guī)定按部就班地教學就可以了,而沒有從長期性、宏觀性的角度看待習作教學,導致習作教學陷入教完即扔、教完即忘的境地。
小學習作教學中,命題作文居于絕大多數(shù),能夠允許學生自由發(fā)揮的自由命題作文相對比較少。命題作文居于主導地位,對于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自由性發(fā)揮十分不利。此外,命題作文也不利于學生關注社會發(fā)展現(xiàn)實,使學生的寫作活動處于閉門造車的境地,無法做到聯(lián)系生活、服務生活,無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命題作文的程式化,使學生的習作容易陷入寫大話、空話的境地,失去習作的真正意義。文章只有能夠切實表達自己的思想,能夠做到文以載道,才能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也才能獲得老師的好評。正因為如此,小學習作教學必須擺脫題材單一的弊病,盡量拓寬題材來源。
教師要對學生的習作給予客觀、公正、正確的評判,為學生設定努力的標準和學習的參考,拋棄落后的習作評判方法。傳統(tǒng)的習作評改中,教師多是給出一個具體的分數(shù),然后給不同的分數(shù)設定相應的等級,這種習作評改方法雖然比較簡單,但是弊端比較大。在這種評改模式下,學生的自信心容易受到打擊,分數(shù)低的學生極易產(chǎn)生自卑心理。同時,這種習作評改方法過于簡單粗暴,存在以偏概全的問題。由此可見,期望用一個數(shù)字來反映習作水平的高度顯然非常不科學,教師必然改變落后的、單一的習作評改方法,力求全面、客觀、細致地反映學生習作的質(zhì)量。
素質(zhì)教育理念下,小學生習作教學必須真正從學生的主體地位出發(f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制訂教學策略,根據(jù)學生的愛好選擇教學途徑,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具體到小學生習作教學來說,首先,全體教師要統(tǒng)一思想認識,最大限度擴大習作教學的自由度,盡量擺脫習作教學的條條框框,確保學生能夠自由發(fā)揮。其次,教師要掌握每位學生的性格特點,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為每位學生配備相應的教學策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再次,教師把握好自己在教學中的參與度,如果參與度過高或者過于頻繁,難免會侵占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感到無所適從,覺得學習是老師的事情,與自己無關,進而遠離課堂,漸漸喪失主動習作的興趣。
另外,教師還必須牢記,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不是意味著教師就處于從屬和可有可無的地位,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平等的,關鍵在于教師如何恰當?shù)乜刂茀⑴c度。教師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自己處于輔助的地位,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指點和幫助,為學生指點迷津,答疑解惑,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教師要提高對于習作教學的重視程度,盡可能創(chuàng)新習作教學的方式方法。首先,教師要重視對于學生習作技能的訓練和培養(yǎng),既向?qū)W生教授知識,也向?qū)W生教授技能,增強學生對于習作的興趣;其次,教師要創(chuàng)新習作教學的方式方法,結合現(xiàn)階段比較流行的教學方法,如多媒體、翻轉(zhuǎn)課堂、慕課、任務教學法等,將這些教學方法和習作教學密切結合在一起,最大限度豐富習作教學的策略。
小學習作教學題材要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便于學生創(chuàng)新。在教學過程中,小學習作教師要合理搭配好命題作文、自由命題作文的比例,以自由命題作文為主導,最大限度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在小學習作教學的題材上,要杜絕單一化、片面化的情況,必須盡量拓寬教學題材的來源渠道,從多方面搜集教學題材,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深化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最后,要遵循教學題材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原則,從自身的日常生活出發(fā),在自己的生活實踐中尋找教學素材,實現(xiàn)對生活的凝練和升華。
小學習作教師要不斷更新、優(yōu)化習作教學的評改方法,盡量使評判結果能夠最大限度地、真實地反映學生習作的水平,為教師教、學生學提供參考和指引。首先,要堅持過程性評價原則,將對學生習作學習的評改列入日常教學的全過程之中,改變單一化、簡單化的評改方式;其次,要堅持全面性的原則,將學生習作學習中的方方面面都作為評改對象,實現(xiàn)對學生的全方位考核;再次,要堅持實時性原則,盡量保證評改的時效性,實現(xiàn)對學生習作學習的實時性考核。
參考文獻
[1]翟宏麗.小學生習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法探微[J].小學教學研究,2007(3):8.
[2]許穎,張枝利.小學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4(4):17-18.
[3]魏東榮.小學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快樂閱讀,2016(24):43.
[4]潘洪權,張靜.小學習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J].考試周刊,2016(92):44.
[5]付春華.小學習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小學,2016(11):72.
[6]張安秀.小學習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思考與建議[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6(2):76-77.
[7]李閣平.小學習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5(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