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進(南京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23)
比賽教學法的運用對高?;@球教學工作的開展具有較大幫助,一方面其可以使學生的大腦處于良好的狀態(tài)中,保持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另一方面能夠使學生對教師講授的籃球技戰(zhàn)術知識、規(guī)則等進行更好的鞏固和消化吸收,激發(fā)學生參與籃球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及興趣,對學生的競爭意識、體育運動能力、實戰(zhàn)能力等進行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大局意識及團隊協(xié)作意識,最終促進高?;@球教學工作實效性的提升。
為了避免傳統(tǒng)機械灌輸式教學方法或教師演示示范、學生模仿學習的模式使學生產生更多抵觸和反感情緒,高校體育教師對比賽教學法進行了運用,但是在運用比賽教學法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對其優(yōu)勢作用的發(fā)揮產生一定影響,如籃球課堂教學時間較為有限、比賽次數較少,比賽方式過于單一,比賽耗時和教學效果方面不成正比等,如何對比賽教學法進行合理運用,并且采取適當的策略進行優(yōu)化提升等成為人們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下面結合高校籃球規(guī)則、技戰(zhàn)術等方面的教學對比賽教學法的運用進行具體分析,對比賽教學法運用的提高策略及建議進行具體說明。
首先,對比賽教學法在籃球規(guī)則教學中的運用進行分析。為了使高校學生對籃球規(guī)則進行更好的掌握,避免在場上出現被紅牌罰下的情況或是在場外光看熱鬧的情況,能夠真正懂得籃球運動,并且對規(guī)則進行更好的利用,進而獲取更好的成績,高校體育教師可以對比賽教學法進行合理運用。傳統(tǒng)機械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可能使籃球規(guī)則的講解過于枯燥乏味,不能對學生的興趣進行充分調動,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可以在比賽過程中進行現場的講解,使學生對比賽規(guī)則進行更好的掌握,同時在學生出現錯誤動作及行為時立即進行指正,確保學生能夠掌握籃球比賽規(guī)則。對比賽教學法進行運用時,高校體育教師可以對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進行激發(fā),使學生了解到自己的犯規(guī)行為對團隊整體、比賽整體局勢等產生的負面影響,進而能夠保持一定的謹慎,在避免犯規(guī)的同時對籃球規(guī)則進行更好的掌握和靈活運用。
其次,籃球技術教學中比賽教學法的運用。高校體育教師對籃球跨步移動、爭奪籃球、控制支配籃球等攻防技術動作進行教學時,可以對比賽教學法進行適當的運用,下面以運球比賽為例進行具體分析:其一,對直線運球比賽的方式進行運用。體育教師將學生等分為2組,按照一定的順序對2組學生進行排列;之后,教師讓2組中的1號隊員站在起始點,聽到信號之后將籃球運到對面,腳觸線之后迅速折返,將球交于本隊下一順位學生,以此類推,最終以整隊用時情況判斷勝負。其二,對環(huán)形運球比賽進行運用。該方法和直線運球比賽具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只是將行進路線轉換為了圓環(huán)形。其三,對混合型運球比賽進行運用。對該種比賽教學法進行運用時,教師可以使學生對胯下運球、反手運球、背后運球等多種技巧進行使用和鍛煉,使籃球技術的教學工作更加有趣靈活。此外,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有趣的傳接球比賽內容或原地投籃比賽、行進間投籃比賽,使學生在競爭與合作的過程中對運球、接傳球以及投籃技術等進行更好的掌握,同時能夠更好的應對各種比賽情況,促進其籃球技術水平的提升。
最后,籃球戰(zhàn)術教學中比賽教學法的運用?;@球運動中,戰(zhàn)術的運用同樣是取勝的關鍵,戰(zhàn)術較量更是對比賽結果具有重要影響,教師對比賽教學法進行運用時,需要加強對學生的觀察和了解,對學生優(yōu)勢特長、性格以及技術水平等進行掌握;之后教師可以將學生隨機分成2組進行對抗比賽,休息一段時間后,教師根據觀察和了解情況進行戰(zhàn)術設計和分組,讓學生再次進行比賽,之后讓學生談一談2次比賽中的不同感受。比賽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進行賽間的適時指導,對稍弱一方的戰(zhàn)術進行指點,一方面增加了比賽的精彩性和激烈程度,另一方面使學生對戰(zhàn)術的重要性、作用等進行更好的掌握,能夠在今后的比賽中對其進行合理應用;比賽結束后,教師帶領學生一起進行復盤,對學生在比賽過程中戰(zhàn)術使用情況的優(yōu)缺點進行總結評價,進而使學生加深對籃球戰(zhàn)術的理解,能夠將其更好的應用至籃球比賽中,為籃球戰(zhàn)術方面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多支持。
首先,高校體育教師可鼓勵課余比賽,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高?;@球課堂教學時間較為有限,雖然組織開展課堂比賽能夠對學生的籃球運動水平和競技水平進行提升,但是也存在一些限制,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在無法繼續(xù)增加課堂比賽次數的情況下,可對課余比賽進行充分利用,使籃球比賽成為豐富高校學生課余生活的一種方式,在此同時對學生的籃球技戰(zhàn)術水平、競技能力等進行提升。此外,通過上述方法還能夠實現對學生自主意識及自主探索、自主思考、自主學習等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減少學生對教師和外物的依賴性,因此教師可酌情對其進行使用。
其次,將多媒體技術和比賽教學法進行融合,提高籃球教學效果。在高?;@球教學過程中對比賽教學法進行運用時,教師也需要進行適時的理論指導,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對多媒體技術進行適當的應用,在比賽過程中及間歇時間為學生播放一些籃球比賽的經典視頻,一方面在對某些籃球規(guī)則、技戰(zhàn)術知識進行講解時,通過比賽教學法、多媒體技術的兩種手段的輔助能夠使學生對教師講授籃球規(guī)則、籃球技術、戰(zhàn)術等進行直觀理解和更好的接受,并且及時進行鞏固或模仿練習,另一方面以這種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籃球運動競技性的特點產生更多理解,能夠在比賽過程中進行更多的思考,產生更多的理性,提高其自我約束能力等。
再次,對多元化的比賽方法進行應用,適當增加比賽頻率。高校體育教師在籃球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可以結合教材中的內容劃分好重點,將理論教學、示范教學和比賽教學等進行更好的融合,具體來講可以在教學活動中穿插一些耗時較少的小型比賽。例如,高校體育教師對投籃方面的技術進行講解時,對多元化的比賽方法進行使用:教師將本班學生分成2組,要求2組交替完成定點投籃,并且使2組學生進行較量,5min內投籃成功數量總數最多的一組獲勝;在應用比賽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站位方面的情況進行觀察和記錄,為投籃有效性的判斷提供更多科學的參考依據,同時傳統(tǒng)冗長的對抗比賽也可以將更加靈活的競技賽方向進行轉變,為籃球課堂時間的節(jié)約提供更多支持,學生能夠更好的集中注意力和繃緊神經。再例如,教師在籃球教學過程中組織開展傳球比賽活動:教師選出幾位學生后讓學生隨機選位,之后組織開展傳球比賽活動,期間教師對學生傳球動作方面提出了一定要求,如傳球動作干凈利落、穩(wěn)、準等;一輪比賽之后,教師根據觀察情況讓已經掌握的學生下場休息,讓場下其他學生進行替換比賽。這種靈活的形式使所有學生均能夠參與到比賽活動中,并且比賽節(jié)奏較為緊張,能夠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同時比賽的競技性有所減弱,在應用得當的情況下可以避免對學生自信心、興趣等造成打擊,使比賽教學法更好的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和效果,讓籃球教學工作更加循序漸進。
最后,強化改革和比賽學習。比賽教學法的運用是服務于高?;@球教學工作的,比賽本身并非目的而是一種方法,因此教師需要對比賽進行適當的調整和改革,例如,體育教師需要對傳統(tǒng)比賽中場休息進行重新界定,組織參與比賽和對抗的雙方進行交流及合作學習,一方提出一些關于比賽的疑問,另一方或本方其他隊員予以解答……通過上述方式能夠使比賽教學法教學方面的作用得以突顯,在適宜的時機為學生提供更多科學的指導,同時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避免學生之間產生過多敵對意識和僵硬的關系,避免誤解的出現,防止因學生好勝心較強、競爭意識過強等因素導致沖突和矛盾出現,使籃球教學活動和比賽活動更加和諧,促進良性競爭目標的實現??傊?,學生可以在籃球比賽中產生更多的感悟和體驗,同時在交流和探討的過程中互相學習,使學生能夠對他人身上的長處進行更多的汲取,使籃球比賽和競爭達到其應有的作用,促進高?;@球教學實效性的提升。
總結全文,高?;@球教學工作需要遵循該項運動拼搏性及實踐性的原則,為了促進籃球教學工作質量及效率的提升,高校體育教師可以對比賽教學法進行合理運用,為學生自主性的激發(fā)、興趣的調動等提供更多支持,使學生更好的熟悉比賽規(guī)則,對籃球技戰(zhàn)術進行更多的實踐應用,實現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的目的等。本文已經對比賽教學法運用方面的工作進行具體分析,希望高校體育教師能夠結合本?;@球教學工作實際對比賽教學法進行設計和運用,為比賽教學法優(yōu)勢的發(fā)揮提供更多支持。
參考文獻:
[1]孫羽楓.高校籃球教學中競賽教學法的運用[J].武漢船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7,(4).
[2]熊輝.比賽教學法在高?;@球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2016,(1X).
[3]肖雷.比賽式教學法在高校籃球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6(30).
[4]劉浩波.”比賽教學法“在普通高?;@球選項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高教學刊,2016,(4).
[5]華儉.比賽教學法在高校籃球選項課教學中的實踐效果研究[J].知識窗,2016,(4).
[6]張水順.比賽式教學法在高?;@球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