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速 田 雪 姜維娜 馬 堯
1遼寧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沈陽 1100322遼寧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沈陽 110034
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脂血癥(HLP)在臨床中較為常見,T2DM與HLP互相影響,加速疾病進程,最終引發(fā)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而心腦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內皮功能障礙是HLP和T2DM的主要病理變化。胰島素抵抗、高血脂、高血糖會誘發(fā)內皮功能障礙,導致內皮細胞受損,加重機體氧化應激反應。T2DM合并HLP的治療應著重調整糖脂代謝紊亂,降低ET-1、MDA、hs-CRP含量,提高血清SOD活性、NO水平,從而改善血管內皮功能[2]。但臨床中降糖、降脂藥物的應用僅能控制血糖、血脂水平,不能延緩疾病發(fā)展,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率。中藥在調節(jié)血糖血脂、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方面效果顯著,與西藥聯(lián)合應用能夠起到協(xié)同增效的作用。鑒于此,本研究應用加味二陰煎聯(lián)合西藥治療氣陰兩虛兼痰濕內盛證T2DM合并HLP患者,取得不錯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遼寧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康復中心內分泌康復科收治的T2DM合并HLP患者128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68例,其中男35例,女33例;年齡(61.43±6.83)歲,年齡范圍為54~77歲;病程(3.83±2.09)年,病程范圍為1~6年。對照組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齡(58.93±5.37)歲,年齡范圍為53~75歲;病程(4.11±1.78)年,病程范圍為2~6年。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參照《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3]中相關的診斷標準,具有糖尿病典型三多一少癥狀,即多飲、多尿、多食、體重下降,加上靜脈血漿葡萄糖水平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即可做出診斷:①隨機血糖≥11.1 mmol/L;②禁食8 h以上,空腹血糖(FPG)≥7.0 mmol/L;③葡萄糖耐量試驗,葡萄糖負荷后2 h血糖(2 hPG)≥11.1 mmol/L。高脂血癥診斷標準:血清總膽固醇(TC)>6.2 mmol/L或血清三酰甘油(TG)>l.8 mmol/L。
中醫(yī)證候診斷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4]中消渴病氣陰兩虛證型相關的中醫(yī)證候診斷標準擬定消渴病氣陰兩虛兼痰濕內盛證型診斷標準,主癥為氣短、胸悶、胸痛、體型肥胖、腹部肥滿而松弛;次癥為五心煩熱、疲倦乏力、肢體困重、四肢浮腫、引飲口渴;舌脈為舌體胖大,苔滑膩,舌苔白膩或甜,舌邊常有齒印成排或舌質暗紅,無苔或少苔,脈細弱兼濡滑;符合1項主癥和2項次癥,或符合2項主癥和1項次癥,結合舌脈即可作出診斷。
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糖尿病、高脂血癥診斷標準;②符合消渴病氣陰兩虛兼痰濕內盛證候標準;③近期未進行大型手術且病情穩(wěn)定;④患者及家屬均同意參與本項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血壓控制不理想;②伴有肝、腎功能嚴重障礙或消化道大出血、惡性腫瘤、嚴重感染等其他系統(tǒng)嚴重疾病者;③病情不穩(wěn)定處于危重狀態(tài),無法對治療的安全及有效性作出判斷;④患有嚴重精神類相關疾病,神志不清;⑤過敏體質,對治療藥物過敏者;⑥哺乳或妊娠期女性;⑦依從性差,不能全程配合治療者。
2組患者均進行健康教育宣講,囑其合理運動、控制飲食、平穩(wěn)情緒。對照組患者予以鹽酸二甲雙胍片(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3370)隨餐口服,初始7 d劑量為0.25 g/次,7 d后劑量調整為0.5 g/次,均為3次/d;瑞舒伐他汀鈣片[阿斯利康藥業(yè)(中國)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60025]口服,5 mg/次,1次/d。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予以加味二陰煎治療,藥物組成為生地黃20 g,丹參15 g,玄參15 g,赤芍15 g,麥冬15 g,黃精15 g,茯苓15 g,黨參25 g;按照辯證論治結果,隨證進行藥物加減,腎陽虛證加肉桂10 g,補骨脂10 g,枸杞子10 g;腎陰虛證加黃精10 g,茜草10 g,石斛10 g。上述藥物水煎取汁,每日1劑,分早晚2次溫服。2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2個月。
比較2組患者治療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變化。比較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水平變化,試劑盒由廣東瑞舒生物科技公司提供,采用硝酸還原酶法檢測機體血清NO水平,采用黃嘌呤氧化酶法檢測SOD活性。比較2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變化,參照文獻[4]對2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體征進行評分,包括失眠、乏力、心煩口渴、心悸氣短、胸悶、舌絳少津共6個方面,根據(jù)無、輕、中、重度,分別計0、2、4、6分,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重。
比較2組患者治療后臨床治療總有效率。
參照文獻[4]制定臨床療效判定標準:顯效 血糖水平較治療前下降>30%,或FPG<7.1 mmol/L,2 hPG<8.2 mmol/L,TG較治療前下降>40%,TC較治療前下降>20%;有效 血糖水平較治療前下降>20%,或FPG<8.2 mmol/L,2 hPG<10.0 mmol/L,TG較治療前下降20%~40%,TC較治療前下降10%~20%;無效 TG、TC、2 hPG、FPG水平未能達到上述標準。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治療前,2組患者FPG、2 hPG、HbA1c、TC、TG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患者FPG、2 hPG、HbA1c、TC、TG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0.05),且觀察組改善程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治療前,2組患者血清NO、SOD活性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患者血清NO、SOD活性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升高(P<0.05),且觀察組改善程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FPG、2 hPG、HbA1c、TC、TG水平比較±s)
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NO、SOD活性水平比較±s)
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治療前,2組患者失眠、乏力、心煩口渴、心悸氣短、胸悶、舌絳少津等各項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患者各項中醫(yī)證候積分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0.05),且觀察組改善程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3。
治療后,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86.76%,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8.33%(P<0.05)。見表4。
糖尿病是胰島素分泌不足和(或)功能受損引起的糖類、蛋白質和脂類代謝紊亂的慢性內分泌代謝性疾病。中老年患者糖尿病發(fā)病率較高,其中以T2DM最為常見,T2DM臨床多表現(xiàn)為機體對胰島素不夠敏感,即胰島素抵抗,是指體內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外周組織如肌肉、脂肪對胰島素促進葡萄糖吸收、轉化和利用的作用發(fā)生了抵抗。糖尿病的血管并發(fā)癥較多,大血管并發(fā)癥,如冠心病、腦血管病、周圍血管病變等;微血管并發(fā)癥,如糖尿病腎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視網(wǎng)膜病變等,明顯降低患者生活質量。研究[5-7]發(fā)現(xiàn),T2DM患者常并發(fā)HLP,明顯提高病死率,提示血脂代謝紊亂與體內血糖代謝異常關系密切,因此治療上應兼顧調節(jié)血糖與血脂水平。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體內清除氧自由基的主要酶系之一,可將超氧陰離子迅速氧化為O2和H2O2,有效清除體內氧自由基,減輕組織損傷。當處于高血糖狀態(tài)時,SOD可發(fā)生糖基化反應,降低SOD活性,使清除氧自由基的功能降低[8]。研究證實[9-10],T2DM發(fā)生血管并發(fā)癥的主要機制為血管內皮出現(xiàn)損傷,胰島素抵抗、高血脂、高血糖會加劇氧化應激反應,提高氧自由基含量,致內皮細胞出現(xiàn)損傷。所以對于T2DM合并HLP患者的治療應注重保護血管內皮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調節(jié)SOD活性、NO水平,改善胰島素抵抗,調節(jié)糖脂代謝。NO可以很好地反映血管內皮功能,同時也是對心血管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細胞間信息傳遞進行調節(jié)的重要因子;NO能舒張內皮血管,對血小板活性起到抑制作用,還可抑制白細胞穿透血管壁。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內皮血管舒張功能受損與NO生物活性下降密不可分。因此提高NO水平可延緩動脈粥樣硬化進程。當出現(xiàn)炎性細胞因子分泌上調、胰島素抵抗、糖脂代謝異常時,均會導致NO合酶的活性降低,下調NO水平,加速心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糖尿病可歸屬于中醫(yī)“消渴”范疇,中醫(yī)藥在治療糖尿病方面具有獨特優(yōu)勢,一是通過綜合調節(jié)作用,標本同治,使體內的陰陽失調、氣血紊亂、臟腑功能虛弱恢復正常;二是中藥確有一定的降糖作用,目前已被證實有降糖作用的中藥達70余種,復方30余首。二陰煎最早見于《景岳全書》,加味二陰煎是在原方基礎上重用活血化瘀、養(yǎng)陰益氣藥物。方中黨參、黃精養(yǎng)陰益氣,丹參、赤芍活血化瘀,生地黃、玄參、麥冬生津養(yǎng)陰、清熱養(yǎng)血,茯苓健脾滲濕。諸藥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益氣養(yǎng)陰、健脾滲濕祛痰之功。
本項研究應用加味二陰煎聯(lián)合鹽酸二甲雙胍片、瑞舒伐他汀鈣片治療T2DM合并HLP患者,結果顯示,治療后,2組患者FPG、2 hPG、HbA1c、TC、TG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且觀察組改善程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可有效降糖、降脂,改善胰島素抵抗;2組患者血清NO、SOD活性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升高,且觀察組改善程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可明顯提高SOD活性、NO水平,增強機體抗氧化能力,減少NO進一步被破壞,提高NO的生物活性,從而對血管內皮的舒張功能起到保護作用,延緩病程進展;2組患者各項中醫(yī)證候積分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且觀察組改善程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可明顯緩解臨床癥狀;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86.76%,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8.33%,提示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可顯著提高臨床療效,其作用機制可能與清除體內氧自由基、降低血糖血脂水平有關。
表3 2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分,±s)
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表4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與對照組比較△P<0.05
綜上所述,應用加味二陰煎聯(lián)合鹽酸二甲雙胍片、瑞舒伐他汀鈣片治療T2DM合并HLP患者,臨床療效顯著,可明顯降低患者血糖、血脂水平,促進糖脂代謝,改善胰島素抵抗,同時通過調節(jié)血清SOD活性及NO水平達到抗氧化目的,減輕血管內皮損傷,從而延緩動脈粥樣硬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