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土艮
(浙江樹人大學,浙江 杭州 310015)
漢語的用詞造句具有自成系統(tǒng)的結(jié)構(gòu)規(guī)律。依據(jù)詞的語法功能、形態(tài)和意義劃分出的實詞與虛詞,其作用各有不同,實詞可以單獨充當句法成分,意義實在;虛詞只有語法意義,不能充當句法成分。因此,當詞一旦進入語法系統(tǒng),即由詞逐層組裝而成短語或句子,構(gòu)成詞類系列,成為句法結(jié)構(gòu)的組成成分,也就是句法成分,這時的實詞就獲得句法成分的名稱——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和中心語等。但是,在進行句法成分分析時習慣停留在詞類辨別的角度,最典型的表現(xiàn)是所謂的“的、地、得”用法口訣(以下簡稱“口訣”)。該口訣在網(wǎng)絡(luò)和自媒體上鋪天蓋地地傳播著,貽害不小,尤其造成中小學生的行文錯誤百出。本文擬通過對該口訣的分析,分辨其中弊端,以期更準確地區(qū)分和使用“的、地、得”。
口訣一
的地得,不一樣,用法分別記心上,
左邊白,右邊勺,名詞跟在后面跑。
美麗的花兒綻笑臉,青青的草兒彎下腰,
清清的河水向東流,藍藍的天上白云飄,
暖暖的風兒輕輕吹,綠綠的樹葉把頭搖,
小小的魚兒水中游,紅紅的太陽當空照。
左邊土,右邊也,地字站在動詞前,
認真地做操不馬虎,專心地上課不大意,
大聲地朗讀不害羞,從容地走路不著急,
痛快地玩耍來放松,用心地思考解難題,
勤奮地學習要積極,辛勤地勞動花力氣。
左邊兩人就使得,形容詞前要用得,
兔子兔子跑得快,烏龜烏龜爬得慢,
青青竹子長得快,參天大樹長得慢,
清晨鍛煉起得早,加班加點睡得晚,
歡樂時光過得快,考試題目出得難。
口訣二
名詞前面是“白勺”
動詞跟著“土也”跑
形動后補“雙人”到
以上幾種用法,可以寫成下面的公式:
1.修飾限制 +“的”+ 名詞
2.修飾限制 +“地”+ 動詞
3.動詞(形容詞)+“得”+ 補充說明
1.“的、地、得”作為不同句法成分的語法標志,是語法功能的體現(xiàn),不是一般詞語之間的任意組合?,F(xiàn)代漢語普通話里結(jié)構(gòu)助詞“的、地、得”都讀輕聲“de”。因為語法功能不同,口語里的“de”在現(xiàn)代漢語書面表達中分寫為“的、地、得”三個不同的漢字,以區(qū)別不同的句法成分,從而避免歧義。的——定語的標志,表示它前面的成分是定語,限制、描寫后面的名詞性中心語;地——狀語的標志,表示它前面的成分是狀語,限制、描寫后面的謂詞性中心語;得——補語的標志,表示它后面的成分是補語,補充、說明前面的謂詞性中心語(見圖1)。
圖1 “的、地、得”表達的不同句法成分
可見,作為語法標志的結(jié)構(gòu)助詞“的、地、得”是具有表達一定語法意義的語法形式,主要用于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語之間的不同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而不是像口訣所示的簡單的結(jié)構(gòu)助詞和詞的類別的任意組合。用“的、地、得”三種語法形式分別作為定語、狀語和補語的語法標志,符合語言表達精確化的要求,是漢語發(fā)展自然形成的規(guī)律。因此口訣一的“左邊白,右邊勺,名詞跟在后面跑”“左邊土,右邊也,地字站在動詞前”等僅僅根據(jù)結(jié)構(gòu)助詞和實詞的類別確定相互間的關(guān)系并使用何種語法標志,不僅不得要領(lǐng),并且會由此引發(fā)許多歧義。
2.口訣只涉及詞性辨別,但詞的性質(zhì)分析不能代替句法分析。句法分析是短語的結(jié)構(gòu)分析,是句子分析的基礎(chǔ),應采取層次分析法。它不同于以詞為研究對象的詞法分析。句法成分是句法結(jié)構(gòu)的組成成分,雖然句法結(jié)構(gòu)是由詞逐層組裝的短語里或句子里的詞類系列,但絕不等于單獨的詞的類別。不同的詞類一旦進入短語或句子里而構(gòu)成句法成分和句子成分,不同的結(jié)構(gòu)類型便形成不同的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而獲得不同的句法成分。因此口訣只停留在名詞、動詞等詞的性質(zhì)觀察并確定與結(jié)構(gòu)助詞之間的關(guān)系,是膚淺的和不當?shù)模_的做法應當是具體分析與它組合的中心語的組成性質(zhì)。此時進入句法的名詞、動詞和形容詞等實詞已經(jīng)換了句法身份的名稱,成為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和中心語等,并賦予了新的語法關(guān)系,如果仍然停留在詞的性質(zhì)分析層面,就像只指明男人和女人的性別,卻沒有區(qū)分他們是父子、母女、工人或農(nóng)民等社會屬性與關(guān)系,將句法分析異化和簡單化了。
結(jié)構(gòu)助詞“的、地、得”分別是定語、狀語和補語的標志,為了增強語言的準確性,避免歧義,需學會分辨其用法。在日常使用中,三者的區(qū)別經(jīng)常被混淆,例:
(1)這件事辦的不得法。
(2)大家就當前的形勢和治河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深入地討論。
(3)他高興得說:“好吧,我們一起去?!?/p>
(4)經(jīng)常的學習外語是必要的。
(5)大家打算仔細的欣賞。
例(1)的“不得法”是補語,應把“的”改成補語的標志“得”。例(2)的“進行”是準謂賓動詞,賓語不能是狀中短語,應當是定中短語,應把狀語的標志“地”改成定語的標志“的”。例(3)“高興”是狀語,應當把補語的標志“得”改成狀語的標志“地”。例(4)“經(jīng)?!毙揎梽淤e短語“學習外語”,因而是狀語,應當把“的”改為“地”。例(5)“打算”是真謂賓動詞,賓語不能是定中短語,應當是狀中短語,應把“的”改為“地”*黃伯榮、廖序東:《現(xiàn)代漢語(增訂四版 下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40頁。。
3.漢語句法分析不能籠統(tǒng)言之,需要分清主要與次要、一般與特殊的規(guī)律,而口訣只關(guān)注詞語一對一的對應關(guān)系,難免出錯。漢語中主要實詞的語法功能不是單一的,既缺乏普遍性又缺乏排他性,不能比附英語的句法成分和詞類之間一一對應的關(guān)系。尤其是名詞、動詞和形容詞三類詞的語法功能常常相互交叉,某類詞可能充當幾種句法成分,而每種成分既非為某類詞所能全部充當,又不為某類詞所專有,這里有主要與次要、一般與特殊甚至于個別現(xiàn)象的區(qū)別。
漢語里多數(shù)偏正短語與它的中心語性質(zhì)一致,即中心語是名詞的,整個短語是名詞性的,如“美麗的家鄉(xiāng)”“母親的往事”;中心語是謂詞(動詞、形容詞)性的,整個短語是謂詞性的,如“認真地做操”“非常地復雜”。一般來說,名詞的修飾語是定語,謂詞的修飾語是狀語。口訣只限定看名詞、動詞和形容詞的詞性確定與中心語的關(guān)系,一般情況可能是對的。例:
親切[地]慰問了死者(的)家屬
嚴肅[地]批判對方(的)錯誤
深入[地]調(diào)查了事件(的)真相
激動[地]講述母親(的)往事
但是,當謂賓動詞帶的是謂詞性賓語,此時定中短語充當賓語,動詞、形容詞在句中做了賓語中心語,若按口訣的方法推演,仍然只看名詞、動詞和形容詞的詞性,就犯了表象掩蓋主體、一般代替特殊的毛病,肯定要出錯。漢語里的特殊情況是定語也可以修飾謂詞性成分,整個偏正短語作賓語,這時只能用“的”而不用“地”。例:
……表示親切的慰問(動詞)
……進行嚴肅的批判(動詞)
……開展深入的調(diào)查(動詞)
……喜歡激動的講述(動詞)
……欣賞花兒的美(形容詞)
……理解內(nèi)心的痛苦(形容詞)
……表揚戰(zhàn)士的勇敢(形容詞)
……歌頌黨的偉大(形容詞)
謂詞性偏正短語同樣也可以充當主語,聯(lián)系定語與中心語的也只能是“的”而不是“地”。例:
人民的尊敬(動詞)鞭策……
深入的調(diào)查(動詞)使……
母親的偉大(形容詞)影響……
童年的幸福(形容詞)是……
4.名詞不等于名詞性中心語,謂詞也不等于謂詞性中心語,謂詞性中心語又不全是動詞,還有形容詞??谠E完全模糊了語法分析的兩個不同范疇,即以詞法范疇代替句法范疇。中心語是偏正(定中、狀中)短語和中補短語里的中心成分,有的中心語可以是短語?,F(xiàn)代漢語里根據(jù)中心語與它配對成分性質(zhì)的不同,有定語中心語、狀語中心語和補語中心語三類。名詞性中心語是語法中的句法范疇,不等于詞法中詞的類別名詞,它們是不能混淆的。而謂詞性中心語可能是動詞也可能是形容詞,大多數(shù)動詞是及物動詞,可以帶賓語,而形容詞不能帶賓語,因此既不能籠統(tǒng)而言,也不能忽視形容詞的存在。
5.口訣中只舉描寫性定語和狀語,沒有涉及限制性的定語和狀語,顧此失彼,丟了一大類。例:
父親(的)批評(動詞)……
中國(的)強大(形容詞)……
未來(的)希望(動詞)……
明天(的)成功(形容詞)……
再三[地]請求(動詞)……
漸漸[地]大方(形容詞)……
經(jīng)濟(的)振興(動詞)……
愛情(的)火熱(形容詞)……
黃河(的)咆哮(動詞)……
故鄉(xiāng)(的)美麗(形容詞)……
格外[地]勇敢(形容詞)……
更加[地]昏沉(形容詞)……
上面列舉的限制性定語或狀語先后分別用來表示人或事物的領(lǐng)屬、時間、范圍、處所和程度等。定語和狀語都是中心語前面的修飾語,定語、狀語修飾中心語的語義關(guān)系都可分為限制性和描寫性兩大類,即有限制或描寫的作用。因為統(tǒng)稱修飾語,在日常生活中定語的標志“的”與狀語的標志“地”的誤用率非常高。例:
(6)蘑菇兄弟晉級《妹妹你大膽的往前走》hold住全場。
(7)如果你得到她的擁抱,你就永遠不會老,為了這個神奇地傳說,我要努力去尋找。
(8)當我們漸漸的長大,門前的那些茉莉花,已經(jīng)慢慢的枯萎,不再萌芽。
(9)你是不是象(像)我在太陽下低頭,流著汗水默默辛苦的工作;你是不是象(像)我整天忙著追求,追求一種意想不到地溫柔。
例(6)“大膽地”是動詞性中心語“往前走”的描寫性狀語,不是定語,“走”是動詞性中心語的中心詞,“往前”是限制性狀語;例(7)“神奇的”是名詞性中心語“傳說”的描寫性定語,不是狀語;例(8)“漸漸地”和“慢慢地”分別是動詞中心語“長大”和形容詞中心語“枯萎”的描寫性狀語,不是定語;例(9)“辛苦地”是動詞中心語“工作”的描寫性狀語,不是定語;“意想不到”是形容詞中心語“溫柔”的描寫性定語,不是狀語。
6.口訣一所舉的狀語標志“地”可加可不加,需根據(jù)語境而定。除了需要強調(diào)的情況,凡是可用可不用的標志語應省略,這才符合言語表達簡明的原則。如口訣一所列的“認真地做操,專心地上課,大聲地朗讀,從容地走路,痛快地玩耍,用心地思考,勤奮地學習,辛勤地勞動”可以不使用語法標志:認真做操,專心上課,大聲朗讀,從容走路,痛快玩耍,用心思考,勤奮學習,辛勤勞動。
7.關(guān)于補語,口訣一所說的“左邊兩人就使得”,口訣二所說的“形動后補‘雙人’到”,更不知所云。把“得”說成“左邊兩人”和“雙人”算是一種發(fā)明,是典型的格式害意的表現(xiàn)。漢語里補語一般由謂詞性詞語充當,用來說明動作和行為的結(jié)果、狀態(tài)、趨向和可能,或者說明性狀的程度等??梢?,形容詞作補語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補語前面的謂語中心語也不限動詞(如跑、爬、長、起、睡、過、出),還有大量的形容詞(如好得很、苦得要命、優(yōu)秀得不得了、高興得眼淚都流出來了等)??谠E以點概面,所舉的例句中心語全是動詞,而補語全是形容詞;口訣二公式中居然還將上位的修飾關(guān)系與下位的限制關(guān)系并立,描寫性成分不復存在,上下錯位,丟三落四,前后矛盾,不一而足。
總而言之,定語、狀語與補語的形態(tài)、功能區(qū)別相對明顯,定語(標志“的”)、狀語(標志“地”)均處于中心語之前,修飾(描寫或限制)中心語,而補語(標志“得”)則總是處在中心語之后,補充說明中心語,因此兩者一般較少混淆。但由于助詞“的”附著在詞或短語后可以構(gòu)成其作用相當于名詞的“的”字短語,具有較大的概括性,在句中可作主語、賓語(如:跌倒的是一個女人;他是賣木梳的),不了解者往往會引發(fā)錯誤。例:
(10)前幾天看到一則新聞,講得是一個中國80多歲的老人賣掉房,供孫女出國讀書,卻被“白眼狼”孫女丟棄在美國亞特蘭大機場的故事。
(11)古人所說的“至要莫若教子”,至關(guān)重要的事情講得就是教育好兒女。
這兩例中的“講得”都應改為“講的”,“講的”是“的”字結(jié)構(gòu)短語,后面的成分對它加以陳述,而不是補充說明成分。
“的”“地”使用的高差錯率早已引起專家的重視,早在1981年7月在哈爾濱召開的全國語法和語法教學討論會期間,就制定了《〈暫擬漢語教學語法系統(tǒng)〉修訂說明和修訂要點》,后經(jīng)人民教育出版社六次修改,于1984年1月正式發(fā)表《中學教學語法系統(tǒng)提要(試用)》。該《提要》主張“的”“地”合而為一,都寫作“的”。但在《提要》注解中又說:這里不區(qū)分“的”“地”,都用“的”。過去曾經(jīng)不分,并未引起混亂,而通行的分寫辦法在教學上不無困難,事實上也確有疑難情況,所以根據(jù)許多教師的建議,提倡不分。但是目前報刊文章和許多著作中大都是分寫的(雖然分得不妥當?shù)膶乙姴货r),因此不作硬性規(guī)定,愿意分寫的盡管分寫,只要分得對就行(定語用“的”,狀語用“地”)*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室:《中學教學語法系統(tǒng)提要(試用)》,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頁。。《提要》所謂不作硬性規(guī)定的“的”“地”合一主張,雖是為學習者避免分寫錯誤而提出,但筆者以為,這是對既定語法成分定語、狀語分設(shè)的倒退,不免有因噎廢食之嫌。
定語標志“的”與狀語標志“地”分寫,是古代漢語向現(xiàn)代漢語發(fā)展過程中言語表達精確化的必然結(jié)果,應該繼續(xù)堅持,保留語法成分定語和狀語的存在與分工,這有利于語言表達的準確。如“特別的乖”與“特別地乖”,口語里是分不清的,在書面語中好像都可以,但細細分析,其言語結(jié)構(gòu)、語用意義與詞類歸屬都是不同的:“特別的乖”是名詞性短語,這里的“特別”表示與眾不同,是形容詞;而“特別地乖”是謂詞性短語,這里的“特別”類似非常、很,是程度副詞。這樣分寫,在具體語境中加以辨別,既能夠分得清楚又表達得非常準確。
注:本文系遞交2016年10月“浙黔語言論壇暨浙江省語言學會第18屆年會”之論文,曾在大組會上宣讀,聽取意見后作部分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