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嘉懿
摘 要:進入“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人工智能、分享、個性等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在和未來教學的關(guān)鍵詞和熱詞,平板課也逐步走入教學日常,也成為教學熱點和難點。平板課的課堂,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和決策者,他們應能運用平板進行深度學習。面對新的教學形態(tài),在進行寫作教學時,教師應當學會授之以漁,指導學生個性學習、分享學習和終身學習。
關(guān)鍵詞:寫作教學;平板課;小學英語;信息技術(shù)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shù)據(jù),網(wǎng)絡3.0時代的到來,平板課已經(jīng)逐漸成為廣大教師的教學熱點和難點之一。在實際教學中,如何更好地利用平板實現(xiàn)高效寫作教學,本文以筆者參賽課例譯林新版英語四下 Unit 5 Seasons Fun Time一課為例展示平板課進行寫作教學的優(yōu)勢。
一、增加寫作內(nèi)容的深度和廣度
傳統(tǒng)課堂中,學生的寫作內(nèi)容囿于課本,有經(jīng)驗的教師會在課堂上加入一些教學拓展資源,但多是基于教師個人教學經(jīng)驗的判斷而悖離學生的學習興趣點。隨著平板進入課堂,學生可以利用網(wǎng)絡引擎進行資料搜索,利用電子詞典進行實時查詢。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充當引導者,幫助學生正確使用軟件,辨明資源的正誤,規(guī)范語言。
例:T:What can you see in spring?What can you do in spring? What can you eat in spring?Please show the pictures you prepared before class. And find how to say it with the apps in pad. For example, Youdao, Baidu and so on.
(學生利用平板的學習平臺傳圖到公屏,并在百度和有道詞典里搜尋英文表達方法并學習。)
T:B04, what can you see in spring?
B04:I can see peach flower.
T:How many flowers can you see?
B04:A lot of flowers.
T:So you can say I can see peach flowers.
T:OK. Lets read these new words.
(學生齊讀新單詞)
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能在軟件里搜索到新知識的英文表達,但是因為語法知識的欠缺,學生可能會在如何正確使用詞匯上出現(xiàn)問題,教師可以及時糾正。當學生自學新知之后,還要在班級里進行學習分享,并通過對春天的具體描述掌握新知。通過游戲環(huán)節(jié),“誰能說得最多”來鼓勵學生勇敢嘗試運用新知表達。
學習的深度和廣度通過學生的自主意愿和自主生成得以拓展和延伸,將學習的視野轉(zhuǎn)向了兒童視野,將學習的觸角伸到了學生的生活中,學生非常欣喜于能夠運用英語表達自己的生活感受。
二、明晰寫作過程的元認知策略
我們一直強調(diào)終身學習、泛在學習等概念,提倡學生在脫離學校教學體系之后仍然能擁有學習能力,那么在終身學習、泛在學習的概念范疇中,究竟哪種能力是學生必不可少卻又被傳統(tǒng)教學忽視的呢?那就是元認知學習策略。
從學習的角度來看,學生應掌握的元認知策略具體為:對學習的計劃策略、對資料的搜集使用策略、對學習過程和結(jié)果的評價和調(diào)整策略等。
傳統(tǒng)教學中,課堂為老師引領(lǐng),有明確的教學步驟,而在信息技術(shù)支持下的平板課寫作課堂,教的步驟化為一整塊的學習任務,學生的學習步驟則由學生自主選擇、自主調(diào)控,最后殊途同歸。
例:在學習完如何表達春天之后,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季節(jié)重組寫作學習小組,并在小組里進行個人學習和分享學習,最后向全班匯報學習成果。教師引導學生搭建寫作的思維導圖,也就是寫作文章的框架結(jié)構(gòu),而學生則進行資料搜索和個性表達,填充思維導圖的內(nèi)容。學生在這一學習過程中,要對自己的學習有一個預期計劃。思維導圖就是學生的學習路徑圖,學生通過自學、小組分享學習、大組集體展示逐步鞏固所學知識,使個性化學習走向集體學習。學生還需要能對自己和他人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分析學習的正確性。學生自己掌握整個學習步驟,充分運用元認知策略進行學習。
三、提升讀寫技能的深度整合
隨著大數(shù)據(jù)、AI智能的深度應用,越來越多的軟件更加人性化。學生的語音表達可以由軟件實時記錄為文字,這為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條件。
在本次課例中,學生學習利用簡拼APP制作電子卡片,進行寫作練習時,學生使用的是訊飛語記,能將學生的語音實時顯示為書面文字。在進行寫作時,學生首先要能將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用準確的語音朗讀出來,其次要學會完整地說一整句話,最后要學會修正訊飛語記自動識別中的錯誤。
例: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在使用訊飛語記軟件時,主要的問題是朗讀時語音不準確導致軟件識別出來的不是學生要表達的內(nèi)容,還有學生在說整句話時有停頓導致標點符號的錯誤,還有學生不能修改出一些語法錯誤。因此,如何更準確地說,更完整地說,將成為信息技術(shù)時代的學習重點。換言之,思維的準確性、邏輯的嚴密性是更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
參考文獻:
[1]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田雪.平板電腦在小學英語教學課堂中的設計與應用[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4(1).
[3]段金菊,余勝泉.學習科學視域下的e-learning深度學習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3(4).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