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海強
近日,本人跟隨區(qū)教育局小學校長代表團赴杭州賣魚橋小學進行觀摩學習。通過聽課,參觀校園文化建設,觀摩辦學資料等,聽取學校校長課程建設經驗匯報、骨干教師專業(yè)成長經歷介紹,充分領略了杭州賣魚橋小學鮮明的辦學特色、先進的教學理念,深感不虛此行。
一、以“兒童視角”為目標的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建設是一所學校教育理念與教育模式的外在體現(xiàn)。作為一種環(huán)境教育力量,先進的校園文化對促進學生良好品質的養(yǎng)成,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賣魚橋小學非常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精心設計的學校環(huán)境,奠定了校園文化的基礎;獨到辦學理念的確立,構筑起校園文化的支柱;良好校風的樹立,營造出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多彩活動的開展,為校園文化建設注入了活力。走進校園,綠樹、鮮花、雕塑、假山相互映襯,花香鳥語共和諧。各具特色的走廊文化、墻壁文化、辦公室文化、教室文化、功能室文化,每一處墻壁會說話,營造出了一個健康文明、高雅和諧、奮發(fā)向上的育人環(huán)境。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知法學苑”。知法學苑巧妙地將校園環(huán)境建設與學生法治教育緊密結合,通過富有童趣的知法明禮地雕、法律“天平”、普法三字經銅雕以及“法”字廣場宣傳櫥窗等,營造濃厚的兒童法治教育環(huán)境。學校依托知法學苑,在潛移默化中播種“法治”理念。
二、以“光譜教育”為特色的課程體系架構
賣魚橋小學是一所有著82年歷史的優(yōu)質學校。上世紀80年代中期,作為杭州市拱墅區(qū)的實驗學校,賣魚橋小學開始了一系列教學改革和嘗試,經過一代代的傳承,學校對教育的執(zhí)著追求和飽滿激情一直延續(xù)至今。近20年來,賣魚橋小學著力打造“光譜教育”,因此“光譜教育”也成為學校的品牌特色。
據(jù)王怡芳校長介紹,構建光譜教育課程體系是打造光譜教育的重要載體。王校長帶領我們領略了光譜課程中非常有特色的“魚韻”課程。這一周中,語數(shù)英科體美音品等原先課程表上的課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奇妙的種子”“河畔·橋之韻”“奇妙的樹”等主題實踐活動,根據(jù)項目主題重新安排一周的課程。孩子們通過實踐完成一個個學習目標,一邊實踐一邊玩,課程中學、暢玩中學。如三年級學生正在實施的《河畔·橋之韻》課程。老師帶領學生從學校出發(fā),沿著運河徒步行走。走過拱宸橋時,語文老師與孩子們分享這座古老石橋的歷史;在橋下,學生用自制容器采集水樣,用pH試紙檢測水的酸堿度。不少同學拿出相機,沿途拍風景。美術老師事先教構圖,回去后展覽學生自己拍的照片。數(shù)學老師組織開展“量一量橋”“拼一拼橋”活動,學生拿著卷尺比劃,甚至用自己的腳步測量、用卷尺測量、肩并肩測量。語文老師引導學生將出去量橋的經歷創(chuàng)作成童謠,學生表現(xiàn)出了前所未有的激情,短短幾分鐘,一首首原創(chuàng)童謠就產生了;孩子們在課堂上通過看一看橋,畫一畫橋,觀察、分析橋的圖片,自主探究橋的用途和結構。
三、以“發(fā)展個性”為導向的評價體系建設
賣魚橋小學的課程實際上是在用多元代替特色,這對于孩子的個性成長是非常有益的。對孩子的引導自然離不開評價,在評價體系建設方面,學校也有著許多創(chuàng)新之處。王怡芳校長介紹,學生評價方面,他們發(fā)展了一套評價體系,稱為“七彩光譜星評價”,就是把智能評價和學業(yè)興趣評價結合起來。所謂的“七彩光譜星評價”,就是根據(jù)學生發(fā)展的七種關鍵智能和每種智能相對應的學科來分級,將評價分配到七種智能當中去,每種智能用一種色彩來代替。比如紅色代表語言智能,與語言智能相關的學科主要有語文、英語等,評價的時候,每一學科的老師對學生都有一個主評智力和次評智力。他們對孩子的評價不是診斷式的,而是過程式的,在發(fā)展智能的過程中,用不同顏色的星星作為給孩子的獎勵,每種顏色代表某一種具體的智能。
到目前為止,賣魚橋小學的“七彩光譜星評價”已經實施一年半時間,取得不錯的效果。校長舉了第一學期一個學生的案例:一個學生本來覺得自己很平常,有一次英語老師發(fā)了一顆紅星給他,他的學習勁頭一下子就足了,后來每天都在校車上讀英語。有了這樣的效果之后,第二個學期,這個評價方式在全校推開了,老師們都支持這個評價制度。
四、反思與啟示
此次考察學習,深感受益匪淺,學到了許多教育教學的管理經驗,開闊了視野,拓寬了思路。作為校長,必須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回來之后怎么做?是照搬照抄,復制拷貝嗎?顯然不是,因為每所學校都有各自的辦學傳統(tǒng),各校的辦學特色都是“天時地利與人和”之作,即使學習了也往往無法復制。并且,由于學校所在區(qū)域、師資力量和生源差別等各種客觀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即使復制了也可能是南橘北枳,成了東施效顰。
我覺得考察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可以讓校長保持創(chuàng)業(yè)激情。在考察學習中,能夠開闊校長視野,敦促校長與時俱進,跟上教育發(fā)展步伐;在甄別比較中,讓校長重新審視學校發(fā)展現(xiàn)狀,正視自己學校與名校之間存在的差距,從而激發(fā)校長的創(chuàng)業(yè)熱情。名??疾斓囊饬x在于可以打開校長的思維,激發(fā)校長的靈感。雖然無法洞悉名校管理內核,拷貝名校管理特色,但學習無處不在,名校的辦學經驗,名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乃至名校師生的一言一行,都是名校之所以成名的因子,這些都有可能給校長一些啟示,甚至激發(fā)校長在辦學實踐上的一些靈感,讓校長帶回學校并付諸實踐。
我想,校長要改變學校現(xiàn)狀,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關鍵在于校長個人要主動地學習。只有校長成了學習的主人,才能切實提升個人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水平,才能跟上教育發(fā)展的步伐,也才能讓學校發(fā)展成為現(xiàn)實。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