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航 錢金英
摘 要:本文通過對良渚文化中特色紋樣的神人獸面紋進行簡要分析和整理,結合現代圖形標志的設計案例和新穎的文創(chuàng)產品案例,來探討分析推廣良渚文化的思路和方法。傳播良渚文化對今天中國社會五千年文化歷史認同感的有著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
關鍵詞:良渚文化 神人獸面紋 文化推廣
中圖分類號:K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12(a)-0-02
良渚文化是位于古中國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時代古文明,形成發(fā)展于距今5000年左右的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良渚鎮(zhèn)一帶地區(qū)。但隨著越來越多的考古的發(fā)現——尤其是良渚古城城墻的發(fā)現,則直接地表明了良渚文化不是一支小小的部落文明而是一支具有較強的國家力量和國家意志的良渚王國文明。2012年良渚遺址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8年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工作也將繼續(xù)推進,良渚文化將成為中國向世界展示的一個新的歷史文化標簽。
1 良渚文化紋樣——神人獸面紋的寓意
良渚遺址的發(fā)掘中最令世界矚目的就是出土了大量的精美玉器,包括了玉琮、玉鉞、玉璧、玉璜等,這些玉器造型復雜紋飾詭譎,其中最為著名的紋飾是一種被稱作“神人獸面紋”(見圖1)的紋飾,關于它的含義,也一直是民間和學術界猜想的熱點:有龍的傳人之說,解釋為此獸面紋是由龍首紋演繹而成的,良諸神人是駕龍的;有太陽神之說,解釋為良渚先人崇尚鳥圖騰,是神人馭大鵬而翔,向往太陽神之舉;還有虎豹野獸之說,解釋為良渚先人在大 自然與虎豹豺狼搏斗,是人定勝獸的英雄崇拜;更有人從良諸人居的生活環(huán)境多為水澤之鄉(xiāng)聯想到兇殘的鱷魚不斷傷人的情景從而得出“神徽”的神人獸面紋是良諸神人最終戰(zhàn)勝了鱷魚的“凱旋”之圖[1]。其實,在筆者看來,這神人獸面紋不論是代表了神巫宗教的權利亦或是王權貴族的象征,它都是良渚文明中一種具有重要地位的圖騰,這些個猜想都無傷大雅,自古以來不論何種文明皆有將樹花鳥蟲魚獸作為一個種族部落圖騰的特色,良渚時期的人們處在農耕文明時期,對于天地對于自然萬物都有一定的敬畏之心。那么神人獸面紋中神性、尊貴、備受推崇、不可褻瀆的寓意便了然于目,當然更加深入清楚了解對于我們在基于良渚文化中紋樣的運用和創(chuàng)作,也具有相對的明確意義。
2 神人獸面紋的運用空間
正如筆者之前所言,神人獸面紋中蘊含著神性、尊貴、備受推崇、不可褻瀆的寓意,就這本身而言,要通過現代化的手法所進行的紋樣處理,在視覺的上的創(chuàng)新,一定的程度上又要要去符合紋樣本身的含義和寓意,的確是具有一定的難度的,但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不乏這樣一些物件或產品中會出現類似于神人獸面紋出現的問題,我們可以從中借鑒分析。例如龍鳳紋,龍鳳紋在中國傳統(tǒng)紋樣中是最具有影響力和和生命力的形象,在悠久歷史長河的發(fā)展中傳承下來[2],尤其到了封建社會中,龍鳳便是帝王家的象征,是王權貴胄才能夠使用的紋樣圖案,民間不得僭越,其中的尊貴不言而喻,然而龍鳳的形象也受到了老百姓的深深喜愛,成語中便有龍鳳呈祥、龍飛鳳舞、鯉躍龍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一類的,于是龍鳳也有了夫妻鶼鰈、祥瑞吉利、出人頭地的寓意。所以到了現在,龍鳳紋的圖樣一般會出現在婚慶的服飾、伴手禮文創(chuàng)產品、包裝,和一些復古化的標志設計當中,除了能夠表達出吉祥如意夫妻伉儷,也有象征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寓意。從神人獸面紋本身的寓意維度來說,這確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從傳播良渚文化的角度上來看,筆者認為在正確認識神人獸面紋的寓意基礎上,可以對其進行一定的豐富和夸張的手法,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而不僅僅是照搬照抄,能夠使其更加鮮活、生動。
3 文化識別與文化推廣
在這個互聯網高速發(fā)展的信息時代下,文化的推廣方式和傳播的途徑以及媒介都變得豐富多彩,只要你沒有脫離人類社會的群體,各式各樣的信息就一定會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不論是何種推廣的方式、何種傳播的途徑媒介,一個文化的推廣首先就一定要樹立起屬于自己的文化識別度,就像你看到月餅會想到中秋節(jié),提到中秋節(jié)會想到月餅一樣,神人獸面紋之于良渚文明,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所以筆者亦把神人獸面紋看作是良渚文化推廣中文化識別度的重要標志,人們可以看見神人獸面紋而想到良渚文化,提到良渚文化便想到神人獸面紋。
3.1 標志設計
傳統(tǒng)紋樣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結晶,同樣現代標志設計也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結晶。傳統(tǒng)紋樣與現代設計意識相融合,可以使現代標志設計具有更加豐富的文化底蘊[3]。傳統(tǒng)圖形主要注重裝飾性與完整性 在組構時多采用對稱、均衡的形式關注形與形之間的呼應和穿插關系[4],所以我們在考慮運用神人獸面和良渚文化相關的東西進行再次創(chuàng)新設計的時候,也不能忽視。例如中國銀行的標志(見圖2),中國銀行的標志總體上看是一個古錢銅幣的造型,中間方孔,上下加垂直線,成“中”字形狀,簡潔、穩(wěn)重、易識別,以象征著財富的古代銅幣形象結合代表了中國的“中”字形狀,既凸顯了“中國銀行”的形象,更彰顯了天圓地方面向世界包含容納的寓意。
3.2 文創(chuàng)產品
近些年,相當多的博物館為了宣傳推廣一些文化主題,也紛紛推出代表著自己文化的伴手禮文創(chuàng)產品,例如,故宮博物院在2017年推出了帶有故宮藏品紋樣的和紙膠帶,尤其是在與一些國外化妝品的結合下,竟然出現了不可思議的化學反應,使得原本那些在故宮中冷冰冰的珍品藏畫,以另一種形式美感豐富了我們的生活(見圖3),又讓我們進一步了解了傳統(tǒng)文化歷久彌新的魅力。我們在進行良渚文化文創(chuàng)產品設計過程中需要多了一些靈感,為推廣的形式在不影響本身的同時增添詼諧幽默的特色。
4 良渚文化的推廣意義
任何一種現代社會的文化都不可能脫離過去傳統(tǒng)的文化自成一體,傳統(tǒng)的文化觀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浸透在整個民族的認同感與歸屬感中。良渚文明的歷史意義在于,它成為了證明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的重要考古史實依據。將神人獸面紋運用到文創(chuàng)產品而宣傳推廣良渚文化,不僅僅是讓人們去了解人類歷史的發(fā)展文明或是為了弘揚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更是要增加中華民族炎黃子孫對自己歷史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國的歷史文化發(fā)展并傳承著從未間斷過,它一直依著包容之心接待所有的文化萬象。而中國當下要建立的是文化強國,筆者認為中國建立文化強國的基石一定是我們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文化。緊緊扎根于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文化,必能開出絢麗的花朵、結出豐碩的果實。
參考文獻
[1] 孫迎春.探索良渚文化玉器神人獸面紋「上」[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2(10):99-103.
[2] 李瑩.龍鳳紋在現代生活中的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4(18):100-101.
[3] 王丹丹.傳統(tǒng)紋樣在現代標志設計中的應用[J].巢湖學院學報,2009,11(5):77-79.
[4] 李晶晶.商周時期青銅器饕餮紋樣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學,2014(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