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宗山
摘要:高考對于圓的考查,可謂是變化多端,巧具匠心,其實萬變不離其宗,無外乎考查了點與圓,直線與圓,圓與圓的基本位置關(guān)系.本文舉例剖析了圓的幾個常見題型:角的存在問題,點的存在問題,點的恒成立問題.
關(guān)鍵詞:相切;條件;位置關(guān)系;交點
題型一角的存在問題
解決策略:如果我們碰到的問題是在圓或直線上是否存在著點,使得與圓相關(guān)的一個角為多少度成立,那考慮方法與不等式的成立問題類似,即考慮這個角的最大值,而這個角的最大值往往就是直線與圓相切的時候.
例1設點M(x0,1),若在圓O∶x2+y2=1上存在點N,使得∠OMN=45°,求x0的取值范圍.
分析首先畫出圖像來,注意到角的兩條邊,一條是OM,一條是ON,如果把M看成定點,N看成動點,其實是否存在,只需要考慮∠OMN的最大值,即直線與圓相切的時候.
解設MP與圓O切于點P,連接OP.
因為在圓O∶x2+y2=1上存在點N,使得∠OMN=45°,所以∠OMP≥45°.
所以sin∠OMP≥sin45°=22.
即OPOM≥22,得OM≤2.
所以x2°+1≤2,解得-1≤x°≤1.
例2已知圓M:(x-1)2+(y-1)2=4,直線l∶x+y-6=0,A為直線l上一點,若圓M上存在兩點B,C,使得∠BAC=60°,求點A的橫坐標的取值范圍.
分析與例一不同之處在于圓上存在兩點,其實還是考慮∠BAC的最大值,即直線與圓相切的時候.
解過A做直線AP與圓M切于P,連接MA,MP.
因為圓M上存在兩點B,C,使得∠BAC=60°,
所以∠MAP≥30°.
所以sin∠MAP≥sin30°=12.
即MPMA≥12,得MA≤4.
設M(x,6-x),
所以 (x-1)2+(6-x-1)2≤16.
解得1≤x≤5.
練習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圓C的方程為x2+y2-4x=0,若直線y=k(x+1)上存在一點P,使過P所作的圓的兩條切線相互垂直,求實數(shù)k的取值范圍.
題型二點的存在問題
常見問題一:直線上存在著點,滿足什么條件,這個條件往往是一個圓,所以最后歸結(jié)到直線與圓的位置關(guān)系.
常見問題二:圓上存在著點,滿足什么條件,這個條件往往是一個圓,所以最后歸結(jié)到圓與圓的位置關(guān)系.
例3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點A(1,0),B(4,0),若直線x-y+m=0上存在點P使得PA=12PB,求實數(shù)m的取值范圍.
分析點P一方面在直線上,另一方面又滿足PA=12PB,滿足這個條件的點的軌跡又是什么呢?不難猜到,是一個圓.所以問題的本質(zhì)就是直線與圓有交點.
解設P(x,y),因為PA=12PB,
所以4(x-1)2+4y2=(x-4)2+y2.
化簡得x2+y2=4.
因為直線x-y+m=0上存在點P使得PA=12PB,所以直線x-y+m=0與圓x2+y2=4有交點.
所以m2≤2,得-22≤m≤22.
例4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點A(0,3),直線l∶y=2x-4.設圓的半徑為1,圓心在l上,若圓C上存在點M,使MA=2MO,求圓心C的橫坐標a的取值范圍.
分析此題許多同學失敗的地方在于解方程組,掉進了解方程組的漩渦.如果能把數(shù)和形結(jié)合起來,認識到問題的本質(zhì)是兩個圓的位置關(guān)系,那就不是問題.
解設C(a,2a-4),
則圓方程為(x-a)2+(y-2a+4)2=1.
設M(x0,y0),
由題意(x0-a)2+(y0-2a+4)2=1.
因為MA=2MO,
所以x20+(y0-3)2=4x20+4y20.
即x20+(y0+1)2=4.
因為若圓C上存在點M,使MA=2MO,
所以圓(x-a)2+(y-2a+4)2=1與圓x2+(y+1)2=4有交點.
即兩圓相交或相切.
所以(2-1)2≤d2≤(2+1)2,
即1≤(a-0)2+(2a-4-(-1))2≤9.
所以0≤a≤125.
題型三點的恒成立問題之一
問題常給一個圓,另外給出的條件一般比較開放,叫人摸不著頭腦,但經(jīng)過我們仔細分析后,最后往往歸結(jié)到圓與圓的位置關(guān)系.
例5已知線段AB的長為2,動點C滿足CA·CB=λ(λ為常數(shù)),且點C總不在以點B為圓心,12為半徑的圓內(nèi),求負數(shù)λ的最大值.
分析關(guān)鍵弄清楚滿足CA·CB=λ(λ為常數(shù))的動點C它的軌跡是什么?
解如圖1,以線段AB所在直線為x軸, B為原點建立坐標系.
設C(x,y),因為CA·CB=λ,又CA=(-2-x,-y),CB=(-x,-y).
所以x(x+2)+y2=λ.
即(x+1)2+y2=1+λ.
記為圓M,顯然1+λ>0.
因為點C總不在以點B為圓心,12為半徑的圓內(nèi),所以圓M:(x+1)2+y2=1+λ與圓B:(x+1)2+y2=1+λ無交點.
所以1≥12+1+λ.
解得λ≤-34,符合1+λ>0.
所以負數(shù)λ的最大值為-34.
題型四點的恒成立問題之二
問題一般比較隱蔽,容易與題型三相混,誤以為是圓與圓的位置關(guān)系,其實更隱蔽的是考慮和圓相關(guān)的最值問題,比如常見的最值問題:圓上一點和圓外一點的距離,圓上一點和圓外直線的距離等等.
例6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圓C的方程為(x-1)2+(y-1)2=9,直線l:y=kx+3與圓C相交于A,B兩點,M為弦AB上一動點,以M為圓心,2為半徑的圓與圓C總有公共點,求實數(shù)k的取值范圍.
分析動中有靜,在變化中善于抓住一點進行突破,不妨取k=1考慮, 不難發(fā)現(xiàn)弦AB上和圓距離最遠的點是弦AB的中點,中點離圓上的點的最小距離為 r-d,只要這個距離大于等于2,以M為圓心,2為半徑的圓與圓C總有公共點.
解圓心C到直線AB的距離 d=k+21+k2.
因為弦AB上和圓距離最遠的點是弦AB的中點,
又弦AB的中點離圓上的點的最小距離為 r-d,
所以 以M為圓心,2為半徑的圓與圓C總有公共點,只需要 r-d≥2.
即3- k+21+k2 ≥2,解得k≥-34.
以上給出了圓常見的四種題型,已及對應的模型解法,其實我們在圓的變化運動中,去感受問題的成立和不成立,感受動中有靜,感受極限思想的指引,感受復雜與簡單的交替,是我們最大的收獲.
參考文獻:
[1] 尹杰杰.圓的向量方程巧解平面向量模長最值問題[J].中學數(shù)學研究,2017(06):45-46.
[2] 宋文瑾; 顧旭東.“圓”來如此——記與拋物線有關(guān)的七個圓[J].福建中學數(shù)學,2016(05)61-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