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美佳,丁銳,張翔
(1.錦州醫(yī)科大學醫(yī)療學院,遼寧錦州121013;2.遼寧省鐵嶺縣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遼寧鐵嶺112000)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含有多種活性物質,如維生素C,黃酮,多酚,番茄紅素等[1-2],飲用番茄汁能夠清除人體內自由基[3],達到抗氧化[4-6],延緩細胞衰老的作用。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提高,單一提高飲料的口感已經(jīng)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人們更多關注了食品的保健功能。目前市面上的番茄汁產品僅僅追求番茄汁口感,汁液的穩(wěn)定狀態(tài),還沒有涉及加強番茄汁中抗氧化能力的研究。在加工番茄汁的過程中,由于空氣氧化和加熱等會造成番茄汁中營養(yǎng)物質損失較大[7-8],改進加工工藝可以有效提高番茄汁的抗氧化能力??寡趸芰梢缘钟毎^快衰老[9],延緩機體性能下降[10],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本試驗主要從番茄原汁的功能性切入,將番茄加工工藝與番茄抗氧化相結合,在原有研究的基礎上,從預熱溫度、加入護色劑、殺菌溫度三方面分別進行抗氧化性評定,根據(jù)抗氧化測定方法即DPPH法和鐵離子還原法對加工工藝進行改進,提高番茄汁抗氧化能力。
番茄品種:粉太郎(中國沈陽),2015年5月31日于沈陽市遼中縣番茄種植基地人工采摘番茄果實。番茄株距20 cm,大棚面積為2畝。選擇成熟期完好番茄快速送往遼寧大學生命科學院,用自封袋封裝放入4℃冰箱保存,放置最多不超過3 d。
預熱、護色、滅菌是實現(xiàn)番茄原汁加工的主要步驟。在前人研究加工工藝的基礎上本試驗就預熱、護色、滅菌3個主要步驟與抗氧化性相結合得出增強成品抗氧化性的工藝。
工藝流程:新鮮番茄→去蒂、清洗→切塊→預熱→打漿→離心→上清液→加抗氧化劑→殺菌→番茄原汁
在番茄汁的加工工藝中,破碎是很重要的一步,分為熱破碎和冷破碎。溫度達到80℃以上的破碎方式為熱破碎,能滅活果膠酶,同時果膠不被破壞。熱破碎的好處能夠使番茄汁有很高黏度。但是脂肪酶同時也失去活性,番茄汁的風味受到破壞,風味差。低于70℃的破碎方式叫冷破碎,能夠保留脂肪酶的活性,保留番茄汁的風味,但與此同時果膠酶分解果膠。果膠分解后番茄汁黏度變低[11-13]。
生產上采用的低溫破碎參數(shù)為68℃,10 min,所以我們根據(jù)前人的試驗結果,選取90℃作為高溫破碎溫度,35℃作為冷破碎溫度,68℃作為低溫破碎進一步研究抗氧化性。
將清洗并切塊的番茄果實進行預熱處理,選取的溫度分別為35、68、90℃,加熱時間均為10 min。按上面的步驟預熱后,進行打漿離心,取上清液進行 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鐵離子抗氧化能力(Ferricionreducingantioxidcont,F(xiàn)RAP) 值的測定,根據(jù)測定結果選擇最佳預熱溫度,將此預熱溫度下處理得到的樣品進行下一步試驗。不預熱的番茄作為空白對照。
0.6%的茶多酚能夠穩(wěn)定番茄色素[14],對番茄飲料有很好的護色作用[15]。茶多酚對番茄紅素有穩(wěn)定性作用[16],尤其以0.6%的效果最佳,茶多酚還具有增強抗氧化能力作用;抗壞血酸也是常用的護色劑,當濃度為0.08%時效果最好。將第一步試驗得到的最佳樣品分3部分,分別加入0.08%抗壞血酸、0.6%茶多酚、兩者1∶1(質量比)的混合物。室溫下放置一段時間后,分別對3個樣品進行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FRAP值測定,根據(jù)結果確定最佳護色劑。在此基礎上進行下一步試驗,以不加護色劑的番茄汁做為空白對照。
巴氏殺菌的目的是殺死引起人類疾病的所有致病微生物,同時殺滅能影響產品風味和保質期的絕大多數(shù)其他微生物以及酶類,以保證產品質量并提高產品的貯藏穩(wěn)定性[17]。一般巴氏殺菌溫度為75℃~95℃。
護色劑確定后,將在此條件下處理得到的樣品分成3組,為了殺菌徹底,我們選擇溫度較高的85、90、95℃進行殺菌,殺菌時間為10 min。殺菌結束后,冷卻至室溫,對3組樣品進行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FRAP值測定,從而確定最佳殺菌溫度。
1.2.5.1 鐵離子還原能力的測定[18-19]
在反應管中加入200 μL樣品溶液(必要時適當稀釋),分別用一定濃度的鹽酸、NaOH溶液調pH值至中性后測定。準確加入6 mL FRAP工作液(由0.3 mol/L醋酸鹽緩沖液,10 mmol/L TPTZ溶液,20 mmol/L FeCl3溶液以 10∶1∶1(體積比)的比例組成,現(xiàn)配現(xiàn)用),加入 600 μL 蒸餾水,混勻,37℃條件下反應10 min,于593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值,以1.0 mmol/L FeSO4為標準,求得所測定樣品的抗氧化能力用達相同吸光度所需FeSO4的毫摩爾數(shù)表示。每次試驗3次重復。
1.2.5.2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測定[20]
吸取不同濃度的待測樣0.5 mL,加入0.2 mmol/L,2.0 mL的 DPPH-乙醇(60%)溶液中,均勻混合后,靜置30 min,用分光光度計在波長為517 nm測定吸光度(A樣品)。用60%的乙醇與相同比例樣品混合溶液作對照(A對照)、用60%乙醇與DPPH-乙醇(60%)溶液作空白(A空白),清除率如下:
按照1.2.5.1方法,用FeSO4的標準溶液繪制標準曲線。濃度-吸光值曲線如圖1示所示。當FeSO4在所用體系中濃度為0~3.5 mmol/L時與其濃度呈線性關系,且在此范圍內的線性回歸方程為:y=0.277 6x+0.038 7,R2=0.989
圖1 FeSO4標準曲線Fig.1 FeSO4standard curve
圖2 不同預熱溫度下的抗氧化能力Fig.2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different preheat temperatures
溫度會影響番茄汁黏度、番茄紅素含量,本文就不同預熱溫度對番茄汁抗氧化能力的影響進行了比較,結果如圖2所示。
由圖2可知,68℃預熱處理后得到的番茄汁的FRAP值最大,且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也為最高。90℃處理的樣品與35℃處理的樣品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均偏低,F(xiàn)RAP值也較低。因此可以認為68℃為番茄汁加工的最佳預處理溫度。不進行預熱的番茄DPPH自由基清除率達到85.57%,F(xiàn)RAP值達到相當FeSO4的含量3.357 mmol/L,抗氧化能力均高于預熱處理的番茄,但番茄經(jīng)過預熱后風味有很大改善,所以預熱仍然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不同護色劑對番茄汁抗氧化能力的影響如圖3所示。
圖3 加入不同護色劑后的抗氧化能力Fig.3 Antioxidant capacity after adding different color fixative
由圖3可知,同時加入0.6%茶多酚和0.08%抗壞血酸的樣品其FRAP抗氧化能力與單獨加入0.6%茶多酚的樣品FRAP抗氧化能力相差不大。單獨加入0.08%抗壞血酸的樣品FRAP抗氧化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最弱,明顯低于另兩個條件下處理得到的樣品。單獨加入0.6%茶多酚的樣品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為81.228%,綜合考慮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FRAP值,我們選擇單獨使用茶多酚為最佳護色劑的選擇,而且從經(jīng)濟因素考慮單獨加入茶多酚會降低成本。不加入抗氧化劑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達到72.77%,F(xiàn)RAP值為相當FeSO4值0.96 mmol/L,可以看出單獨加入抗壞血酸,DPPH抗氧化能力略有上升,但FRAP能力明顯下降;單獨加入茶多酚能明顯提高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FRAP的值,明顯增強了番茄汁的抗氧化性。加入1∶1(質量比)混合護色劑能提高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FRAP值,增強抗氧化性。
在其他加工條件一致的情況下,比較不同殺菌溫度對番茄汁抗氧化性的影響,結果如圖4所示。
圖4 不同殺菌溫度下的抗氧化能力Fig.4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different sterilization temperatures
從圖4中可以看出,在85℃~95℃范圍內,隨著殺菌溫度的升高,樣品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FRAP值也是逐漸升高。95℃下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RAP抗氧化能力最高,90℃次之,85℃最低。隨著溫度的升高,番茄汁成品的口感,懸浮性變化不大,色澤略有加深。不進行殺菌的番茄汁DPPH自由基清除率為81.23%,F(xiàn)RAP值為相當FeSO4值15.1 mmol/L,雖然不經(jīng)過殺菌的加工工藝抗氧化能力強,但會造成產品的不合格。因此,將95℃定為最佳殺菌溫度。
68℃下對番茄汁進行預熱處理,對番茄汁的抗氧化性影響最小,得到的番茄汁抗氧化性較強,且其色澤和黏稠度適中。護色劑的使用不僅有效地控制了果汁褐變,而且改變了產品的色澤,使顏色更鮮亮。單獨加入抗壞血酸對于產品的抗氧化性提高效果不明顯,單獨使用茶多酚,與復合護色劑相比,F(xiàn)RAP抗氧化能力相差不大,但是DPPH自由基清除率明顯增高。因此,中和經(jīng)濟角度和抗氧化能力角度考慮,完全可以單獨選擇茶多酚作為護色劑使用。在85℃~95℃的殺菌范圍內,殺菌溫度越高,對番茄汁抗氧化能力影響越小,95℃下殺菌得到的番茄汁抗氧化能力最強,色澤較鮮艷。
本試驗預熱溫度選取68℃,在殺菌溫度的試驗中選取95℃,可以推斷一方面溫度對抗氧化能力的影響不僅僅是單純的溫度變化,更需要結合番茄細胞破碎與否,是否加入護色劑等條件綜合考慮對抗氧化能力的影響,番茄細胞破碎前酶滅活與番茄細胞破碎后滅菌是兩個不同的步驟,細胞破碎與否對抗氧化能力有影響;另一方面抗氧化能力的變化與溫度不成線性關系,可能有多個促進抗氧化能力升高的溫度趨勢,具體的影響機制還需要進一步討論。
[1]Prieto M A,J A Vázquez J A.In vitro determination of the lipophilic and hydrophilic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unroasted coffee bean extracts and their synergistic and antagonistic effects[J].Food Res Int,2014,62:1183-1196
[2]Suk H C,Dong S K,Nobuyuki K,et al.Protein,free amino acid,phenolic,β-carotene,and lycopene content,and antioxidative and cancer cell inhibitory effects of 12 greenhouse-grown commercial cherry tomato varieties[J].Food Compos.Anal,2014,34:115-127
[3]金麗芬,張曉燕,夏文明.番茄紅素的研究進展[J].海軍醫(yī)學雜志,2010(1):91-92
[4]Teresa D,Maria R,Bronze P J.The flavonoid-rich fraction of Coreopsis tinctoria promotes glucose tolerance regain through pancreatic function recovery in streptozotocin-induced glucose-intolerant rats[J].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10(2):128-193
[5]Allen Y,Chen Y,Charlie C.A review of the dietary flavonoid,kaempferol on human health and cancer chemoprevention[J].Food Chemistry,2013(4):655-661
[6]Iwasea Y,Takemuraa Y.Influence of drinking green tea on breast cancer malignacny[J].Cancer Letters,2001,173(16):105-109
[7]郭玲玲,侯瑞麗.番茄飲料加工工藝研究[J].農業(yè)科技與裝備,2013(9):59-61
[8]吳英春,陳杰,王艷華.番茄原汁飲料加工工藝的研究[J].山東農業(yè)科學,2013,45(2):106-109
[9]陳丹,劉文英,包國榮.中藥清除自由基的ESR分析研究概況[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07,25(4):675-679
[10]許申鴻,杭瑚.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分光測定法及其應用的初步研究[J].植物生理學通訊,1999,35(6):474-477
[11]Godron E.Anthon,Diane M.Barrett.Themral inactivation of lipoxygenase and hydroperoxyt Rienoic acid lyase in tomatoes[J].Food Chemistry,2003,80:l-5
[12]羅昌榮,麻建國,許時嬰.破碎溫度對番茄漿質量的影響[J].食品與機械,2000,79(5):16-18
[13]司瑞敬.關鍵工藝步驟對番茄汁品質的影響[D].北京: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
[14]冀智勇,吳榮書,劉智梅.番茄汁飲料加工技術研究[J].現(xiàn)代食品科技,2005(22):51-54
[15]戚向陽,彭光華,陳維軍.渾濁型番茄飲料穩(wěn)定性的研究[J].食品工業(yè)科技,2002(8):47-48
[16]潘江球,郭賽厚,石旭東.渾濁型番茄飲料穩(wěn)定性研究[J].食品科學,2007,28(7):138-143
[17]謝愛英,黨亞麗,李芳芳,等.不同巴氏殺菌條件對酸奶品質的影響[J].食品科學,2011,32(9):14-17
[18]Benzie I,Strain J J.The ferric reducing ability of plasma(FRAP)as ameasure of“antioxidant power”:The FRAP assay[J].Analytical Biochemistry,1996,239:70-76
[19]Xu J,Zhang M,Zhang R,et al.Correlation between antioxidation and the contentof to-tal phenolics and anthocyanin in black soybean acces-sions[J].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07,6(2):150-158
[20]Li X,Zhou A,Han Y.Anti-oxidation and anti-microorganism activities of purification polysaccharide from Lygodium japonicum in vitro.[J].Carbohydr.Poly,2006,66: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