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晶晶
(浙江經貿職業(yè)技術學院,浙江杭州 310018)
圖書館的宗旨就是為讀者提供文獻、參考咨詢、查新等相關服務,但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這種服務的手段和方式已產生很大的變化,但是無論如何,最終的目的都是更好地滿足讀者的需求。為此,圖書館應該及時了解和掌握不同類型讀者的不同需求,并及時地提供有個性的服務。
“信息行為是在認知思維支配下對外部條件做出的反映,是建立在信息需求和思想動機基礎上,歷經信息查尋、選擇、搜集各過程,并為用戶吸收、納入用戶思想庫的連續(xù)、動態(tài)、逐步深入的過程,如明確信息需求實質、選擇適當信息系統(tǒng)、制定正確檢索策略等行為。”“信息行為六個方面的內涵:以滿足信息需求為目的、利用信息環(huán)境、遵循一定活動規(guī)則、帶有認知和學習色彩、信息行為可以改善教育、是一種理性行為?!?/p>
為了解讀者的信息行為變化需求,課題組進行了問卷調查。此次問卷的調查對象主要是浙江經貿職業(yè)技術學院的大一、大二、大三學生以及部分教師,共發(fā)放 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90份,占95%。
傳統(tǒng)的圖書借閱方式主要以紙本為主,但在新媒體的巨大沖擊下,這種借閱方式呈現(xiàn)出逐年下降的趨勢,這種變化也如實地體現(xiàn)在各大高校圖書館的讀者服務中。原本被各大出版方壟斷的信息資源,逐漸被中國知網(wǎng)(CNKI)、維普、萬方數(shù)據(jù)、龍源、超星、百度、騰訊等新型信息服務提供商取代,在一定程度上給讀者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這意味著圖書館傳統(tǒng)服務模式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必須調整或創(chuàng)新讀者的服務形式。
根據(jù)問卷顯示,教師中,經常到館(每周1~2次以上)的比例是39.8%,且主要是為了查找前言學科的資料;大一、大二學生經常到館(每周1~2次以上)的比例達到80.4%,且主要目的是借還書、上自習等;大三學生到館頻率相對較低,主要是由于大部分大三學生在校外頂崗實習,在校期間到圖書館也主要是為了寫畢業(yè)論文等。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fā)展,讀者的閱讀形式已悄然發(fā)生變化,選擇文字信息的閱讀占到49%,選擇圖片信息和視頻信息的閱讀方式占比為44%,其余7%為選擇音頻的閱讀形式,讀者已經不局限于傳統(tǒng)的紙本閱讀,手機APP、網(wǎng)絡在線、電子媒介的新型的閱讀方式,在形式、內容呈現(xiàn)上更加得豐富多彩,同時讀者可以在閱讀完之后,即是評論,有的甚至能夠做到互動,這樣的閱讀內容更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不同層級、不同的立場被各類讀者詮釋。
每位讀者閱讀均存在不同的需求,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61%的讀者閱讀的時候選擇的是能夠滿足自己專業(yè)需求的材料,有的是查閱考試升學、完成畢業(yè)論文等相關閱讀材料,這幾種是絕大多數(shù)讀者的閱讀需求,剩余讀者,有的是尋求課外相關知識材料等。
各圖書館之間的館藏量、收錄情況肯定會有很大的區(qū)別,當讀者在該圖書館沒有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相關文獻資料時,會采用什么樣的幫助方式呢?問卷調查顯示,在教師群體當中,9%的教師會選擇尋找館際互助,75%的教師選擇咨詢圖書管理員、網(wǎng)上咨詢,16%的教師選擇向圖書館薦購,剩余的采用不尋求幫助。在學生群體中,選擇尋找館際互助的比例明顯偏少,比例為5%,不尋求幫助的比例9.6%,其余與教師的比例相當。這說明,隨著學歷層次的提升,不尋求幫助的比例會下降。
在新媒體、大數(shù)據(jù)時代,傳統(tǒng)的紙質文獻已經無法滿足讀者的需求,圖書館首先應該根據(jù)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各專業(yè)分布情況,采購有足夠質量的專業(yè)知識、前沿內容等,要重點突出有專業(yè)、學科特色的館藏書籍建設,在此基礎上,再去采購更多的電子文獻讀者資料,這樣可以為讀者提供多形式、多途徑、多方位的閱讀方式。
傳統(tǒng)的圖書館信息傳遞方式,主要是通過布告板展示,讀者很難實時掌握各類圖書信息動態(tài),后來發(fā)展到通過圖書館主頁傳遞相關信息,但是各高校的圖書館主頁建設、信息更新程度不一。高校可以通過進一步打造圖書館主頁、建設圖書館微信公眾賬號、微博、QQ群等不同的新媒體形式,將整合好的新書推薦、宣傳服務等相關信息及時的推送到上述媒介平臺中,使讀者能夠隨時掌握館藏信息,同時可以做到讀者評論留言,這樣圖書館也能更好地掌握不同讀者的需求,進而更好地為讀者定制個性化的內容。
目前,這塊內容很多高校圖書館會相對忽視,服務商并不僅局限于紙稿文獻的書刊出版商,也包括知網(wǎng)、萬方等電子數(shù)據(jù)期刊的服務商,還有各類系統(tǒng)平臺的服務商。服務商在提供信息資源、技術資源、各類系統(tǒng)之前,應該充分的結合該校讀者的層次,讀者的需求,這樣才能提高產品質量或者服務水平,才能更好被讀者認可。
讀者的閱讀行為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fā)展也潛移默化地發(fā)生改變,新的閱讀需求、閱讀內容、閱讀對象、閱讀層次會接二連三的出現(xiàn),文章僅從優(yōu)化館藏結構、加強圖書館信息平臺建設、服務商參與創(chuàng)新服務等三方面體檢建議,其實還可以從開展特色讀者閱讀服務、提高圖書管理人員綜合素質等方面入手,這樣可以更好地提供圖書管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