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媛
(崇仁縣寶水實驗學校,江西撫州 344200)
鄧小平說:“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本鸵笪覀冏鼋處煹?,在教學過程中,應用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而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特點就是形與像結合,圖與文并茂,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參與學習,施展其獨特的功能,讓課堂活躍起來。因此,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是推動教學改革,增強教學效益的有效途徑。作為小語教師,應該用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推進素質教育,那么,如何善于運用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與小語教學融合,引導學生積極學習,主動提出問題,自動解決問題,從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提升教學質量呢?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語教學中,運用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樂學、易學。
(1)識字教學,運用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傳統(tǒng)教法,檢查學生掌握識字情況時,教師用事先寫好的生字卡片,一張一張地舉起來,學生認讀,單調乏味,不能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影響學習效率。因此,教師教學生識字時,可以利用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制作一些小游戲,檢查學生掌握生字的熟練程度。喜歡玩游戲是每一個學生的天性,讓學生們在玩中學,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可以提高識字效率。例如:筆者檢查《元日》這課,學生掌握的生字熟練程度時,就運用動畫制作一個課件,創(chuàng)編了一個打爆仗的小游戲,哪一個讀對了爆仗上的生字,爆仗就會“噼里啪啦”地燃放起來;否則,讀得不正確,爆仗就不會發(fā)出聲音。當學生認識對了生字時,爆仗發(fā)出一聲聲巨響,火焰四射,學生一個個都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一次沒有成功,還能進行下一次點燃爆仗,因此學生個個都千方百計地強記這些生字,每人都希望能夠點燃爆仗。這節(jié)充滿樂趣課,學生通過小游戲成功地掌握了的生字,達到滿意的識字效果。
(2)情境再現(xiàn),運用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例如:筆者教人教版的小學五級上冊語文《圓明園的毀滅》時,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只有文字的記載,距離人們學生的生活實在太遠,學生根本無法領悟課文中的內容。學生無法在頭腦中浮現(xiàn)圓明園過去的景象,我們能夠巧妙運用,信息技術把學生導入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先采用圖畫與PPT把現(xiàn)在的圓明園,和過去的圓明園進行比對,讓學生從中領悟到圓明園的毀滅,是我們祖國和全世界文化史上,無法計算的損失,然后運用信息技術,向學生播放圓明園“眾星拱月”的影像,在學生完全掌握生字新詞后,再引導學生返回到課文中,領悟圓明園風格各異的景致。這時候,在學生在理解語言文字的基礎上,再播放這些風格各異的建筑圖像,加上教師富有感染力的文字解說,課文的內容更加具體化、更加生動化。讓學生自己體會到“皇帝家里的園林”過去的光輝燦爛的風景。這時候,學生完全陶醉在人間仙境之中。此時,引導學生最感興趣的景致,通過自己想象,詳細表述出來,這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而且訓練了學生語言表述的能力。
孔子說:“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币蓡柺撬季S的火花,有疑問才會思考。在小語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營造一定的問題情境,來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人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下冊《和田的維吾爾》時,因為課文思路清晰,內容通俗易懂。課文描寫了維吾爾人豪氣、樂觀、愛美愛花、熱愛土地等性格特點和能歌善舞的民風,學習本課筆者運用信息技術,讓學生們開闊了視野,了解更多知識。首先,我有意設置疑難,以請求學生們的幫忙為理由,鼓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別采用翻閱圖書,上網搜索等方法,尋找有關于新疆維吾爾族資料——樂器、圖片、照片、手工藝品、服飾、食品、文章等資料都可以。制作了有關新疆維吾爾族風情的課件,并把這活動的成果在全班交流。播放維吾爾族風俗的圖像,縮短了學生和文本的距離,而且通過相互交流自己搜集的資料,培養(yǎng)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學生思維的能力,引發(fā)了學生們對新疆維吾爾族特有風俗的喜愛的思想感情。
由此可見,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呈現(xiàn)手法形形色色、多姿多彩,不僅可以形象地展現(xiàn)各種事物、過程、情景、現(xiàn)象,還可以不受空間、時間的約束。它可以集聲、色、動、形于一體,讓學生的眼腦、耳、手、口等器官同時接受刺激,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意識,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了學生學習的效率。
運用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輕松活潑、色彩斑斕、聲像同步、圖文并茂的教學情境,能夠刺激學生的腦、眼、口、耳等多種感官,激活學生思維,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的提升,以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目的。
當前教育重視素質教育,即重視人的素質的全面提升。因而,教學既是傳授知識,又是培養(yǎng)能力的過程,是讓學生經過學習,而逐漸走向獨立,最后脫離對教師的依賴,成為在學習上獨立思考的人。小語教學的目標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一是學習語文知識,提高語文能力;二是提高道德水平,開闊知識視野,提高文學素養(yǎng),錘煉性格意志,培養(yǎng)審美能力等。運用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能達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1)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不僅可以提供學生大量的閱讀信息,還可以存儲大量的文字、符號、語言、聲像等信息。這些信息可以在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的屏幕上,清楚地顯現(xiàn),這既可以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又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能力。
(2)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可以通過智能游戲:配對游戲、填空游戲、尋找游戲、拼圖游戲等,來學習一些語文知識漢、語拼音。學生在思考和競爭中學習,對每一次游戲的結束,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都通過聲音和圖像給予強化和反饋,學生在玩中既掌握了知識,又培養(yǎng)了能力。
綜上所述,運用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好處頗多,在各科教學中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F(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與小語教學整合,是新的課程改革的需要。教師要合理地運用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結合小語教學的特點,正確處理好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和教師上課的關系,處理好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作用、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輔助作用,這三者的關系。巧妙地把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融入小語教學之中,優(yōu)化小語課堂教學,以實現(xiàn)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與小語教學整合的有效性。
參與文獻
[1]教育部師范教育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蔣瑩瑩.教學中感官運用的合理性[D].開封:河南大學,2009.
[3]李清爽.電教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