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會峰
(運城市第一醫(yī)院,山西 運城 044000)
本文選擇了104例糖尿病患者,對利拉魯肽注射劑在其治療過程中的臨床療效進行研究,具體報告如下文所示。
將本院在2016年7月~2018年10月之間收治的104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使用隨機分組方式將其分為兩組,每組患者52例。常規(guī)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6例;年齡26~78歲,平均年齡(56.1±10.4)歲;病程0.6~17年,平均病程(8.9±3.4)年。研究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8例;年齡27~79歲,平均年齡(56.9±9.6)歲;病程0.7~16年,平均病程(9.2±3.1)年。
常規(guī)組患者予以一般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調(diào)脂、降壓治療以及飲食控制,研究組患者在常規(guī)組患者治療方法基礎(chǔ)上采用利拉魯肽注射劑進行治療,在每天早餐前進行0.6 mg利拉魯肽皮下注射。兩組患者均治療24周。
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和血糖水平。其中血糖水平主要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指標。治療效果分為三個等級,如果治療之后上述血糖指標水平均恢復正常視為顯效;如果治療之后上述血糖指標水平有所改善視為有效;如果治療之后上述血糖指標水平無變化或病情加重視為無效。
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均使用SPSS 23.0加以分析和處理,統(tǒng)計學對比之后如果P<0.05則表示數(shù)據(jù)差異顯著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治療之前,兩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指標水平差異均不明顯,P>0.05;治療之后兩組患者的上述血糖指標水平均有所改善,并且研究組患者血糖指標水平改善情況均顯著優(yōu)于常規(guī)組患者,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指標水平對比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指標水平對比
組別 時期 常規(guī)組 研究組 t P n 52 52治療前 8.64±0.68 8.62±0.67 0.1510 0.8802空腹血糖(mmol/L)治療后 7.57±0.51 5.92±0.79 12.6534 0.0000治療前 11.99±1.09 12.20±1.11 0.9734 0.3327餐后2小時血糖(mmol/L)治療后 9.22±1.07 7.73±0.75 8.2228 0.0000治療前 9.31±0.47 9.42±0.50 1.1559 0.2504糖化血紅蛋白(%)治療后 8.41±0.49 6.03±0.85 17.4926 0.0000
由表2數(shù)據(jù)可知,治療之后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患者,P<0.05。
糖尿病會造成患者多個器官和系統(tǒng)的損傷,嚴重者甚至出現(xiàn)死亡現(xiàn)象,所以如何對病情進行控制是臨床中需要重點進行考慮的問題[1]。利拉魯肽是治療糖尿病的新型藥物之一,可以調(diào)節(jié)機體的血糖穩(wěn)態(tài),可以與人體的GLP-L進行結(jié)合,并激活GLP-L受體,以此來促進胰腺β細胞葡萄糖濃度以依賴的模式對胰島素進行刺激和分泌[2]。當血糖升高時,胰島素分泌受到刺激,抑制胰高糖素的分泌;反之利拉魯肽將會減少胰島素的分泌,對胰高糖素的分泌也沒有影響[3]。在本次研究中,與一般治療方的法常規(guī)組患者相比,予以利拉魯肽注射劑治療的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和血糖指標水平的改善情況均顯著優(yōu)于常規(guī)組患者,說明利拉魯肽可以有效的治療糖尿病。
表2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n(%)]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在常規(guī)治療方法基礎(chǔ)上采用利拉魯肽注射劑進行治療,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有助于患者的病情恢復,值得在臨床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