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花 張 弦 鄭紅花
(1.廈門大學醫(yī)學院,福建 廈門 361005;2.廈門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福建 廈門 361005)
慕課即大規(guī)模開放式在線課程,作為信息時代的新型教學模式,在全球迅速興起[1]。在這種趨勢下,我校積極探索基于慕課的教學改革。如何在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中吸收和借鑒慕課的優(yōu)點,使實驗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值得我們認真探索和思考。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醫(yī)學生物化學實驗教學存在諸多阻礙學科發(fā)展、不利于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的問題。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忽略學生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和認知主體作用,缺乏對學生判斷能力、思維能力、操作能力和應變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逐漸養(yǎng)成不愛提問、不想思考的習慣,容易盲目崇拜書本和教師[2-3]。此外,傳統(tǒng)教學模式還存在以下問題。
我校生物化學實驗課程一直依據2013年的教學大綱開設,課程內容陳舊,實驗技術滯后;實驗教學缺乏醫(yī)學特色,多為生命基礎類實驗項目,與醫(yī)學專業(yè)聯系不緊密;某些實驗項目重復或陳舊。
現有的實驗項目多為驗證性實驗,學生按照既定方法進行實驗操作,得出數據,進行計算和分析。這種驗證式教學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因而學生積極性與主動性不夠,且團隊合作精神欠缺,不利于創(chuàng)新意識與科研能力的提高,不利于綜合科研素質培養(yǎng)。
以往的生物化學實驗課程考核評價基本上是教師根據學生實驗報告確定的。一般沒有詳細的評分標準,只要學生實驗報告寫得好,不管具體實驗過程如何,就可以獲得較高的成績,導致評價存在片面性和不合理性。
一是促進教育公平。當前不同學校的課程及教學質量存在很大差異,資源薄弱的學校學生無法獲得優(yōu)質的教育。慕課教育資源完全開放,即使學習者在地域、經濟和文化等方面存在差異,每個人的學習愿望都有機會得到滿足,有利于實現教育公平。二是以學生為中心。慕課打破傳統(tǒng)教學方式,將課內外教學進行重新安排,課外學生學習新的內容,課堂上師生互動討論,使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同時,慕課使師生、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更方便、快捷,有利于教師提高教學能力。三是信息技術的應用。慕課本身就是基于互聯網發(fā)展起來的開放式教育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一是名師授課。授課者不僅有扎實深厚的基礎知識,還熟悉所在領域最新、最前沿的知識。二是講解生動。慕課不是對傳統(tǒng)授課過程的簡單錄制,而是將課程知識分為若干個單元,錄制成8~12分鐘的視頻進行生動講解。三是精心制作。通過多媒體素材和現代化技術對每個知識單元進行形象生動的解讀,視頻制作精美,課程內容精品化。
一是最佳授課時間。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高效專注時間約為15~20分鐘,慕課通常按照這個時間要求精心制作,不僅符合學習者心理認知規(guī)律,也方便其利用零碎時間學習,提高學習效率。二是合理編排順序。授課教師在制作慕課時,根據學生認知規(guī)律及教學方式對知識點進行邏輯重組,清晰地構建完整的知識框架。三是優(yōu)化教學過程。慕課設計了教學互動環(huán)節(jié),插入隨堂測試,就像游戲一樣,學生答對后才能繼續(xù)學習下一個知識點,有利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四是簡化學習條件。慕課既可以在線學習,也可以下載到電腦、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學習,突破時空限制。
傳統(tǒng)教學由任課教師進行考核評價。慕課教學模式下,學生評價主要有兩種方法,即隨堂測試和同行評審。教師在上傳課件時將隨堂測試題及答案一同上傳,考核可以通過電腦完成。同行評審即學生之間相互評估,目的是讓學生評價其他人的工作,以自己學到的知識為他人提供建設性的意見。慕課的統(tǒng)計分析系統(tǒng)可以記錄每名學生學習以及參與互動情況,所以學生想要獲得較高的成績,就不僅要認真聽課并完成作業(yè),還要參與到討論和同行評審中。
認真研究并找出當前醫(yī)學生物化學實驗教學的問題所在,積極采取科學的教學改革措施,制訂有針對性的基礎醫(yī)學生物化學實驗教學內容。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慕課教學是建立在學生自身動力基礎上的一種高效教學形式,學習是學生的主動選擇而不是被動安排。學生學習的內動力,是任何教學模式取得成功的關鍵。教師應秉承“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理念,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主動學習和協(xié)作學習的環(huán)境。在生物化學創(chuàng)新性實驗教學改革中,學生自主尋找感興趣的實驗課題,自行設計,然后與指導教師討論實驗方案,進行可行性分析。此過程大大提高了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
整合、優(yōu)化教學內容,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設計經典類實驗項目、綜合類實驗項目、設計類實驗項目和案例分析類實驗項目。將慕課視頻與實驗教學有機融合,相輔相成,緊扣學科前沿,聯系實際應用,培養(yǎng)學生務實和創(chuàng)新理念。
突出醫(yī)學生物化學課程的特點,特別是以臨床案例為基礎的實驗課程體系。本課程介于基礎課與臨床課之間,授課對象為二年級學生,對臨床應用有濃厚的興趣。因此,可以密切結合臨床案例,使學生真正領悟到醫(yī)學生物化學知識對臨床工作的重要性,并學會分析和解釋疾病發(fā)生過程中的生化機理,以便為疾病預防、診斷和治療提供指導。如學生自行設計睡眠時間對血糖水平的影響實驗,以分析不同生活習慣的人群體內糖代謝情況。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钡谝惶谜n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起到重要作用,要重視第一堂課的授課,請資深教授講課。以核心知識為主線進行課程設計,利用信息化教學的優(yōu)勢,將傳統(tǒng)啟發(fā)式、誘導式教學方法和開放式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實現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與創(chuàng)新。我們通過錄制實驗操作視頻,利用信息化技術,對規(guī)范化的實驗操作流程進行示教,以減少實際實驗操作中的錯誤,同時讓學生更加生動直觀地理解實驗操作過程。
與傳統(tǒng)考核形式相比,慕課更重視對學習過程、實驗操作技能的考核以及課程結束時的總體考核??己朔绞匠R?guī)閉卷考試外,還可適當采用視頻嵌入式測試、階段式測試、實驗設計、實驗方法及專題小論文等形式。此外,我們還讓學生參與到視頻錄制過程中,根據其參與情況及完成質量進行評估,作為考核的依據。
慕課的出現標志著一種新的教學理念的誕生,毋庸置疑慕課有著傳統(tǒng)教學不能替代的優(yōu)勢。利用慕課將信息技術與實驗教學相融合,將微課、翻轉教學和網絡教學理念運用到傳統(tǒng)實驗教學中,探索具有特色的教學模式,提高實驗教學質量,滿足信息時代人才培養(yǎng)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