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汾陽市栗家莊鄉(xiāng)栗家莊中心小學 陳曉娟
口語交際是人們運用口頭語言進行交流、溝通的一種言語交際活動,源于生活并運用于生活。在如今這個信息時代,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日益加快,社交活動也日趨頻繁,使得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加密切,將口語交際能力也推向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所以,從小學低年級開始,就要重視并進行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
《新課程標準》提出了低年級的口語交際目標:
1.學說普通話,逐步養(yǎng)成說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nèi)容
3.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復述大意和自己感興趣的情節(jié)
4.能比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
5.與別人交談,態(tài)度自然大方,有禮貌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在我們農(nóng)村小學,目前口語交際教學還沒有得到一定的重視,首先是教師方面,由于語文老師兼課多,平時要完成大量的讀寫教學任務,往往忽略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與提高。即便上口語交際課,也只是簡單地說說,練練,有時還拘泥于“做題”形式,為了“應試”,能寫到紙上即可,而不能以靈動的口頭語言表達出來。其次是學生本身,大多學生能說普通話,但是也有一部分還是受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在學校上語文課說普通話,其他課堂上或回到家里又會講“地方話”,普通話說不標準,口語交際時羞澀、膽小,能力相對薄弱。時間長了便不愿說,害怕說,只會回答簡單的問題。
那么如何構筑平臺,提高我們農(nóng)村低年級孩子的口語交際能力呢?
部編本語文教材編排的時候獨立安排了口語交際內(nèi)容,如《我說你做》《我們做朋友》《用多大的聲音》《小兔運南瓜》《聽故事講故事》《請你幫個忙》《打電話》《一起做游戲》《要用商量的語氣》《長大以后做什么》等,形式多樣,內(nèi)容充實。這些內(nèi)容基本上涵蓋了學生個人生活的諸方面,有利于學生積累多方面的交往經(jīng)驗。這些內(nèi)容也是進行口語交際的憑借,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專題,讓學生人人動腦,人人動口,互相交流,互相討論、辯論,全面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材中,每課都配有圖畫,我們可以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畫,通過圖畫,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促進表達能力,幫助他們了解圖畫中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關系,提高學生的想象力提高,豐富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低年級的課文語言規(guī)范,優(yōu)美,多為朗朗上口的兒童詩歌,及其適合口語訓練。課文《坐井觀天》,這篇課文既是一則充滿童趣的寓言故事,又是一篇進行口語交際的好教材。結合青蛙和小鳥的對話,可以進行角色對話訓練,還可根據(jù)課文最后的問題再次進行說話練習:小鳥也笑了,說:“朋友,你是弄錯了。不信,你跳出井口來看看吧。”這段話留給了學生一個極大的想象空間。老師可以根據(jù)這段話設計相關訓練,讓學生順著課文的情節(jié),展開豐富的想象,將課文內(nèi)容作適當延伸。比如,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小鳥飛走以后,青蛙有沒有跳出來呢?如果跳出來的話,它會看到些什么呢?又會說些什么呢?在教師的點撥、引導下,學生暢所欲言,描繪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畫面,一個又一個富有創(chuàng)意的構思從孩子心底流露,真令人欣喜。低年級學生以想象見長,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的表達環(huán)境,讓他們不拘形式、自由表達,是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一個好辦法。
除了課堂上的“交際”,還應該讓學生把“交際”帶回家里,帶到生活中,讓他們學以致用。如:讓學生在家里和爸爸媽媽用商量的語氣去解決遇到的事情;在上《長大后做什么》口語交際課前,有禮貌地向家長、親人了解各種職業(yè)的特點等等。
口語交際在發(fā)展規(guī)范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還應讓學生體驗如何認真傾聽別人講話,學會應對和交流,使學生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
首先,學會傾聽,教學生要善做“傾聽者”,只有聽清楚、聽明白,才能提高“說”的質量。在教學中,除了要向學生交代必要的“聽什么”“為什么聽”,更要把教會學生“怎樣聽”作為教學的主攻方向。因此,我在上課的時候就會經(jīng)常提醒學生要傾聽別人朗讀課文、回答問題,并會在傾聽后請學生說說聽到了什么,落實學生傾聽的效果。
其次,進行典型示范,讓學生模仿練說。模仿是初學者一種非常重要的內(nèi)在動機,所以,做出樣子給學生看,讓他們學,常常是最為有效的指導。在上介紹《我的小制作》這節(jié)口語交際課的時候,我先示范介紹我自己做的小制作,請我的學生注意傾聽我從哪幾方面介紹,學生交流討論知道從名稱、制作材料、制作過程等方面介紹后,我又開始當介紹員進行現(xiàn)場介紹,學生也會跟著模仿介紹自己的小制作,習得方法自然會說,加上鼓勵贊揚便會爭著搶著躍躍欲試。
第三,教學生學會評議、補充。 不僅在口語交際課,在其他不同內(nèi)容的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對別人的讀書、答問進行評議、補充,這是口語交際訓練最常見的形式和良好的機會,①評語言,即語言是否準確、規(guī)范,用語是否恰當;②評思路,即說話的內(nèi)容是否清楚,是否富有邏輯性與條理性;③評儀態(tài),評他的聲音是否響亮,儀表是否端莊,表情是否自然。評價的過程對自己的口語交際水平有一個真實的認識,并能對自身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調整。
課堂中,教師評價的語言要中肯,多鼓勵,少批評,特別要鼓勵那些不敢說話的學生參與,讓學生養(yǎng)成交際的意識和行為,要不斷地以積極、寬容的態(tài)度肯定學生取得的成績,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推動他們的積極性,使大家在課中都充分得到訓練,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總的來說,農(nóng)村小學低段學生口語交際教學,教師要重視起來并能在教學中正確引導,學生便會由敢說到樂說再到善說,其口語交際能力方能得到訓練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