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鈴麗
語文課程改革提出高中語文課堂應該更加關注學生自主性的發(fā)揮,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構筑真學式的語文課堂。在真學式的高中語文課堂中,教師要更好地引導學生閱讀和思考,讓學生成為閱讀活動的主體,讓語文課堂變得更加高效。
一、指導朗讀,揣摩體悟
不少高中學生都對誦讀課文較為忽視,認為高中階段不需要誦讀,只需要默讀便能體會文章的內容。然而《語文課程標準》卻提出,朗讀自始至終都是語文教學的基礎,能讓學生積累語感,因此,在高中語文課程中教師不能忽略指導學生如何朗讀課文。教師可以讓學生一邊朗讀一邊思考,在誦讀中體悟,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致橡樹》是舒婷創(chuàng)作的一首愛情詩,也是朦朧詩中的代表之作,教師在教授這個文本時要注意所選擇的教學方法應具有詩歌教學的適切性。教師可以讓學生誦讀詩歌,并感受詩歌中的意象,進而促使學生理解詩歌的內容,感受詩歌的情感,把握詩歌的主題??梢宰寣W生在誦讀時關注作者如何表現(xiàn)木棉樹對橡樹的深情告白,思考在展現(xiàn)那些錯誤的愛情觀時,要用怎樣的語氣誦讀才能讀出情感,要如何用語氣表達出作者所贊同的那種男女平等、同舟共濟、相互獨立的愛情觀。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在這首詩歌中作者運用了哪些意象,分別用這些意象表現(xiàn)了怎樣的愛情觀,作者對其是否贊同,不贊同的理由又是什么。一邊誦讀一邊思考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首詩歌。如有學生在誦讀中提出:“當讀到‘不,這些都還不夠……時,應該在誦讀中增加力量感,要給人鏗鏘有力的感覺。因為這下面表達了木棉要打破傳統(tǒng)愛情的看法,認為不應該成為對方的附屬品,而應該是平等的地位。因此在誦讀時也要體現(xiàn)出這種力量感。”
高中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思維能力,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學生能將文本中的內容體悟徹底。若能結合多元誦讀幫助學生感受文本情感,則能讓學生更好地接近文本,進而令學生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也得到進一步提升。
二、對比切入,深度理解
在語文教學中,對比閱讀法一直都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能讓學生的理解更加深入。在真學式課堂中,教師也可以運用這種方法,讓學生自主閱讀,進行多元比較,這樣能有助于學生更快地把握文本的主題思想。
如在學習《勸學》《師說》等文本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將這兩篇文章進行比較閱讀,思考其有何異同。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這兩篇文章都講述了在學習中要有怎樣的思想和態(tài)度,大家可以嘗試深入對比一下,看看兩者在表達方式、展現(xiàn)主題、中心思想方面有什么不同之處?!睂W生在多元對比后,很快便發(fā)現(xiàn)了兩篇文章雖然在主題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也有鮮明的差異。如表現(xiàn)手法便有所不同,《勸學》為了說明在學習時要有持之以恒的決心,用了大量比喻的手法,用冰比水更寒冷等例子來加以論證,這種喻證法讓閱讀者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題?!稁熣f》較少使用比喻的方式,但是也用了一些例證的方法,如將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拿來和所謂的君子做比較,讓閱讀者能更好地了解文本的主題,理解作者提出的謙虛學習態(tài)度的重要性。在多元比較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對兩篇文章的表達方式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也對這兩篇文章的主題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可以對比的方法有很多種,如可以從文本
的表達方式、主題思想等方面入手,這樣都能讓學生更好地投入真學課堂中,完成學習。
三、咀嚼詞句,探究主題
學者徐茂柱在研究如何構筑真學課堂時提出,在真學課堂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意識,令學生更好地感受文本情感,這時可以讓學生抓住文本的關鍵詞語進行咀嚼,進而探究文本的主題,這樣的效果會更好一些。學生在感受文本主題的過程中也能更好地理解文章中蘊含的情感。
《荷塘月色》是散文名家朱自清先生創(chuàng)作的作品,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情感,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咀嚼文本中的詞句,進而促使其嘗試探究其主題特點。如可以讓學生咀嚼文章中對荷塘和月色的描寫段落。學生發(fā)現(xiàn)作者筆下的荷塘充滿了美。如“亭亭”“舞女的裙”等恰到好處地展現(xiàn)了荷葉迎風飄動的形態(tài),讓人覺得似乎看到了荷花含羞待放的形態(tài)。還有“縷縷清香”,若要讓人真切地感受到是有一定困難的,但是作者卻將聽覺和嗅覺用比喻的手法結合起來,這種移感的運用讓讀者能更好地感受到其韻味。也正是因為筆下的荷塘足夠美,所以才能暫時解決作者內心煩悶的問題,但是學生也想到,當作者離開荷塘,回到現(xiàn)實生活中后,現(xiàn)實的苦悶必然會更加厲害。由此學生能更好地感受到作者內心的苦悶之情。聯(lián)系到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學生能想到作者作為正直知識分子對祖國命運和前途的擔憂。
教師要注意讓學生結合文本的語境來咀嚼詞句,只有結合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深入理解文本的意義,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令學生不斷提高語言能力。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自主性,避免使用一些華而不實的教學方式,而應該采用一些返璞歸真、洗盡鉛華的簡樸而有效的教學方法。這樣能更好地構筑真學的語文課堂,讓學生在真閱讀和真思考中獲得知識,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