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徐水綜合高級中學 李 超
《鴻門宴》是必修一第二單元第三課,涉及文言文知識積累和人物形象分析,我設計了幾點:①走進司馬遷②閱讀《鴻門宴》把握故事情節(jié)、積累文言知識③分析雙方人物性格、賞對照烘托手法④話說項羽
高一學生具備基礎的文言知識,對人物分析能結合描寫文字簡要分析,但辯證思想還差一些,對材料的整合能力還需培養(yǎng),語言表達和寫作能力有一定基礎,還需鍛煉,所以選擇一課時強化指導。
1.深入分析項羽性格特征,能夠歷史地看待人物。
2.培養(yǎng)占有和研究資料,利用和分析信息的能力,鍛煉語言表達和寫作能力。
1.挖掘有意義的內容進行研討,通過辯論讓學生獲得親身參與、探索的體驗。
2.培養(yǎng)占有和研究資料,利用和分析信息的能力,鍛煉語言表達和寫作能力。
1.以宿舍為單位,學會合作和分享,培養(yǎng)團隊意識和責任感。
2.能夠辯證的看待歷史人物,正確評價歷史事件,增強批判、創(chuàng)新意識。
1.延伸閱讀《優(yōu)化設計》中的《巨鹿之戰(zhàn)》及印發(fā)的《項羽之死》,結合《鴻門宴》深入分析項羽性格特征,能夠歷史地看待人物。
2.課堂難點在于辯論,包含確定環(huán)節(jié)和自由環(huán)節(jié),辯手的準備和發(fā)揮很重要,占課堂20分鐘左右,充分發(fā)揮學生主動性。
課件使用powerpoint,操作簡單,以幻燈片展現(xiàn)。
他們說-——你們說——我 說——它們說
1.他們說
(1)導入并背誦
一場鴻門宴,雖不乏美酒佳肴,但卻暗藏殺機,有人說,項羽這一失足成千古恨。鴻門宴拉開了楚漢戰(zhàn)爭的序幕,也預示了結局。幾節(jié)課的學習讓我們窺一斑而見全豹。項羽,24歲起兵反秦,31歲身亡垓下,在風起云涌的歷史舞臺上只活躍了短短八年,卻給人們留下了經(jīng)久不衰的鮮明印象。
毛主席引用這段史實,號召共產黨人和全軍指戰(zhàn)員利用占領南京以后的解放戰(zhàn)爭節(jié)節(jié)勝利的有利形勢,將革命進行到底,告誡我們要抓住時機,趁熱打鐵,不可貪圖虛名。
(2)辯論
項羽的失敗足以警戒后人,讓我們引以為鑒。項羽的性格是矛盾的,所以才有了歷史上的評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今天讓我們通過辯論賽的形式說說項羽。
2.你們說
有人說在鴻門宴上項羽不殺劉邦,表現(xiàn)了他的“婦人之仁”;但也有人認為表現(xiàn)了他的“君子之度”,你堅持哪種觀點?
在冷靜沉穩(wěn)的獨立思考里,在閃耀激情的唇槍舌戰(zhàn)里,用才華橫溢的個人魅力,用成敗與共的團隊精神,把所有的話題偏向自己的天平,讓語言跳躍理性的光輝。今天,給你一個舞動青春的平臺,請各位辯手閃亮登場。
大家唇槍舌戰(zhàn),分外激烈,意猶未盡,那么想不想聽聽我的觀點——我想起了仁賢齊的《心太軟》,范增說“君王為人不忍”,其實就說他猶豫不決,有軟心腸。項羽在鴻門宴上表現(xiàn)出了自高自大、剛愎自用、優(yōu)柔寡斷,把所有問題都自己扛——范增數(shù)目,默然不應;樊噲闖帳,未有以應;使陳平召沛公,未有結果;接受玉璧,置之座上……不能君臣同心,凝聚力量,放虎歸山,留下禍患,所以它只能一個人流淚到天亮,兵敗垓下表現(xiàn)出英雄氣短兒女情長,他就是心太軟,該斷不斷,實為惋惜。但人有缺點更顯真實,魯迅評《三國》說劉備長厚而似偽,諸葛多智而近妖。項羽的性格決定了他的人生。
(幻燈片)
項羽既是勝利的勇士,又是失敗的英雄;他勝得漂亮,敗的悲壯;活得痛快舒展,死得慷慨豪爽。他既兇狠殘暴又善良不忍,即剛愎自用又輕信多義,既優(yōu)柔寡斷又坦蕩率真。
一個完美的藝術形象應是多種性格因素的統(tǒng)一,項羽無疑是文學史上不朽的豐碑,他將牢牢屹立于歷史長河中,雖經(jīng)千年的沖蝕、蕩滌,依然歷久不衰,魅力無窮。
(1)教師下水作文朗誦欣賞
勝者王侯敗者賊寇,歷史永遠是歷史,后世的人們卻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是誰書寫了這千年的遺憾?鴻門宴似乎給了我們答案,對于失敗的英雄,我也來說一說。
(2)拓展介紹
當經(jīng)典與流行相撞,當古樸與時尚相容,項羽更有經(jīng)久不息的生命力。
3.它們說
(幻燈片展示部分圖片)
(1)歌曲《霸王別姬》
(2)琵琶曲:《十面埋伏》
(3)象棋:楚河漢界
(4)電影:陳凱歌導演《霸王別姬》、張藝謀《十面埋伏》
(5)書籍:《王立群讀〈史記〉之項羽》《易中天品讀漢代風云人物》
(6)京?。骸栋酝鮿e姬》
(幻燈片)學生讀:周恩來一字評霸王
1960年,周恩來總理在總政排練場審查出國文藝演出節(jié)目,對京劇《霸王別姬》及項羽其人有過評語,有趣的是,每句評語都不過三四個字,而且皆以“一”字打頭。
當戲演到項羽不顧形勢,不聽勸阻,決意出戰(zhàn)時,周恩來評道:“一言堂”。
項羽回到后宮,虞姬繼續(xù)規(guī)勸:千萬不可發(fā)兵,以免中了劉邦的奸計。但項羽不容分說,回絕道:“孤意已決,明日發(fā)兵!“周恩來評道:“一家之長”。
演到項羽孤軍深入,落進了劉邦設好的埋伏圈時,周恩來評曰:“一意孤行”。
項羽終于被困垓下時,周恩來評曰:“一籌莫展”。
當虞姬備酒,項羽吟唱“力拔山兮”時,周恩來評曰:“一曲挽歌”。
當漢兵已至,四面楚歌,虞姬拔劍自刎之際,周恩來指出:“一敗涂地”。
周總理的評價真可謂“一針見血”。這些作品有機會要讀一讀、聽一聽、看一看、賞一賞。
(幻燈片)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阉升g
蒲松齡在壓紙用的銅尺上刻上了此聯(lián), 為了激勵自己不斷發(fā)憤讀書和創(chuàng)作。用的是項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兵的典故,說明做事要有拼搏到底、義無反顧的決心,他的一部《聊齋志異》為古典文學樹起了一座不朽豐碑。那么,你心中的項羽是什么樣呢,你肯定想寫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