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區(qū)楊村一中 師易靜
高中,可以說是人一生中的轉折點,高中學習對于一個人一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有人認為高中階段學習壓力大很痛苦,也有的人認為高中生活充實美好。作為一位現(xiàn)高三的學生, 繁忙學習之余,從經(jīng)濟學角度分析高中學習的意義及提高成績的方法。 用經(jīng)濟學中沉沒成本、機會成本原理闡釋高中學習的意義,并用木捅原理等經(jīng)濟學的理論和思維對提高高中學習成績提出自己的建議
首先, 高中學習是一筆高收益投資。從網(wǎng)上看到一篇報道:2011 屆大學生畢業(yè)三年后平均月收人為5484 元(本科為6155元, 高職高專為4812 元)。2011 屆畢業(yè)生半年后的月平均收人為276 元(本科為3051 元, 高職高專為2482 元),三年來月收人增長2718 元, 漲幅比例為98 % 。其中, 本科增長3104 元, 漲幅比例為102% ;高職高專增長2330 元, 漲幅比例為94 % 。雖然大學畢業(yè)生畢業(yè)半年后薪資漲幅低于城市居民收人同期漲幅, 但是, 大學畢業(yè)生工作后的三年薪資與畢業(yè)半年后薪資相比上漲98 %, 超過城市居民同期平均薪資漲幅(174 %)。由此可知, 本科院校不論是在平均就業(yè)率還是在就業(yè)后的平均月收人及就業(yè)幾年后的增長率上均高于高職高專院校。學習的長期回報是明顯的, 受教育越高等、時間越長的人在此后的長期提升中更有優(yōu)勢。高中的學習只需要付出應有的努力和少量的花銷就可以在今后獲得高回報。所以,高中學習是一項高收益的投資。
其次, 高中學習有沉沒成本。沉沒成本是指由于過去的決策已經(jīng)發(fā)生了的, 而不能由現(xiàn)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改變的成本。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 不僅是看這件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 而且也看過去是不是已經(jīng)在這件事情上有過投入。我們把這些看作已經(jīng)發(fā)生不可收回的支出。按照法律規(guī)定, 每個人都要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完成義務教育后, 每個學生都已經(jīng)付出了很大的時間、金錢和精力。如果在高中的時候因為怕吃苦而懈怠,相當于湮滅了前九年的付出。最后, 高中學習有機會成本。機會成本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 也可以理解為在面臨多方案決策時, 被舍棄的選項中的最高價值者。大多數(shù)學生初中畢業(yè)后的年齡為16 歲, 法律規(guī)定, 已滿16 不滿18 歲的可以參加工作。同時, 也可以選技校護校等可以在短期內(nèi)獲得專業(yè)技能并獲得收益的學校。如果選擇了上高中, 那么就意味著我們在16 歲以后還要進行通識性教育,
三年后才能進行至少再有三年專業(yè)性教育。如果這六年我們用來打工或者上三年中專再出來工作三年, 在短期內(nèi)收益勢必會比選擇高中高。所以如果選擇了高中卻不努力學習, 不僅浪費前面的努力,更浪費了選擇其他機會的成本。
首先要建立目標。這可以用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來解釋。窮人很少想到如何去賺錢和如何才能賺到錢, 認為自己一輩子就該這樣, 不相信會有太多改變。富人骨子里就深信自己生下來不是要做窮人, 而是要做富人, 他有強烈的賺錢意識, 這已是他血液里的東西, 他會想盡一切辦法使自己致富。高中學習也是一樣。高中的學習有很多困難,按照窮人思維, 一個人如果在學習中遇到挫折, 他就會想我在學習上沒有天賦,怎么也學不好,從而放棄。但是如果這個人有富人思維, 他就會相信自己可以學好。確定一個努力方向, 擁有強大的驅動力, 然后充分調動同學、朋友、老師、家長及各種資源使自己的成績有所提高。
其次, 要提高效率。在高中特別是高三階段, 學習的強度和壓力很大, 如果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做基礎, 容易生病, 很難去拼盡全力,反而不利于學習。因此每天必須要擠出一定的時間鍛煉身體。所以不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做其他事情時都要提高效率, 這樣才可以做到德智體全面均衡發(fā)展。
最后, 要提高成績, 就要彌補自己的短板。根據(jù)木桶原理, 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 并不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學習也是這樣。每一個學生都會有自己相對強勢和薄弱的科目, 這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往往有一兩個薄弱科目就會影響總分。所以, 要是想在總分上取得突破, 就要優(yōu)先從薄弱的科目,或者薄弱的環(huán)節(jié)上開始。從另一方面來講, 如果有的科目分數(shù)總是不理想,也會直接影響我們的情緒, 讓我們有強烈的挫敗感。在高三階段, 情緒的調整也是非常重要的, 學會傾訴,關注過程, 重在堅持。
因此,既然選擇了高中, 就要積極認真地對待高中的學習, 讓高中生活的每一天充滿努力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