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寧安農場學校 袁紅英
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的關鍵是要打造一個和諧融洽相互尊重相互關愛的人際關系,這個人際關系場包括師生關系、生生關系、學生和學校整體的關系。我們要通過各種活動交流溝通途徑使我們學校的人際關系場變得和諧融洽。積極的心理體驗是積極心理教育的主要手段,積極心理品質的形成是一個心理體驗的過程。積極心理教育要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啟發(fā)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積極主動的關注自己的心理發(fā)展,成為自己的主人。要按照實踐教育人的要求,以體驗教育為基本途徑。使他們在自覺參與中,思想情感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實。下面就本人對培養(yǎng)學生積極心理品質談談自己的看法和嘗試。
中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的必要性。隨著校園暴力事件日益增多,包括校園暴力、欺凌、飚車、自傷、意外及各類物質濫用行為等,抽煙、喝酒、服用非法藥物等問題層出不窮,加上近幾年校園憂郁癥與自殺數(shù)目不斷攀升,生活事件所引起的壓力問題,使中學生身心健康問題受到關注。校園問題,受到課業(yè)、同學壓力與家庭生活經驗影響,根據相關調查報告,我國中學生目前生活中感到困擾之事的調查中,以“學校課業(yè)”困擾者最多,占62.8%;“未來前途”困擾次之,占32.9%;“交友人際”再次之,占23.6%。求學階段是建立健全人格的關鍵時刻,也是培養(yǎng)健康行為的信念、態(tài)度與習慣最佳的場所,上述各種壓力與困擾,中學生常發(fā)生自傷、自殘、失眠、憂郁、焦慮甚至想自殺等傾向或偏差行為,校園中問題層出不窮,患有精神疾病的學生逐年增加,輕型的精神疾病如焦慮癥、心身癥的例子也越來越多,加上自殺、暴力、性問題等偏差行為與反學校文化的產生,落實學校心理健康促進工作,整合整體輔導、醫(yī)療衛(wèi)生資源,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及社會適應發(fā)展的能力,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廣的重要課題之一。
促進學生學習生涯的自我效能。學習生涯自我效能是指個人對自己學習能力的評估,是自我效能在學習生涯研究上的應用。在培養(yǎng)過程中,經常出現(xiàn)中學生對學習過程產生自我能低落,裹足不前、害怕失敗而總不敢跨出第一步的現(xiàn)象。教師應協(xié)助學生練習將生命中的壞事縮小,好事放大,積極探索自己的內在、外在資源及成功經驗,以促進自我效能感。
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作為中學生要參加多渠道、多形式、多內容的社會實踐活動。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是主渠道,但課內與課外要有機結合,要讓學生在廣泛的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中主動投入,積極參與,從而感受時代的脈搏,體驗交往中的情感,懂得互相協(xié)作的重要,以培養(yǎng)適應社會的能力。教師方面,應多提供輔導知能的學習,讓教師能運用輔導技能于師生關系中,以增進師生關系良好互動。學校方面提供多元溝通管道,了解學生內心世界,提供實時信息,減少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產生。因此,借助學校中參與活動、與教師及同學相處、扮演好學生角色等,能夠得到不同的資源與支持,有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多參加團隊活動、興趣小組活動、社會調查、讀書報告等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能使學生善于評價自己,還能使內向的學生合群,樂意參加群體交往,增強合作意識。
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性。我們的教師就該改變家長這種“舍不得”讓學生獨力思考、自己解決問題的做法,不僅幫助改正學生的過分依賴的習慣,而且培養(yǎng)學生在社會上生存以及進行創(chuàng)造性活動必備的心理品質。教師應耐心鼓勵,用一種審美的眼光去進行鼓勵,讓學生放開手腳去表達自己的內心智慧并展開豐富的想象,給學生一個創(chuàng)造的空間,促使學生有機會嘗試困難和創(chuàng)新,并不失時機加以引導,使學生逐漸脫離父母和教師,獨立地做各種事情,面對各種人,久而久之,孩子的獨立性自然就形成了。
適當?shù)那榫晨梢宰屓擞汕槿刖?,在教學過程可以讓學生迅速的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在美術課程教學改革中,教師應當是創(chuàng)設情境的主導者、調節(jié)者和控制者,教師應當通過設置一定的情境,讓學生進行感知,使學生對美術課程的學習內容盡快了解,產生學習興趣,并明確學習的目標。采用欣賞錄像或多媒體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動靜結合,豐富學生的感官,增強學習興趣,為畫出豐富的畫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在美術課程教學改革中,運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美術課程教學改革中探究是學生自我學習的重要方法,探究過程是一個學生自我鉆研熟悉教材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教師要精心設計所提出的問題,讓學生的個性在探究中得以充分的發(fā)展,在同學的相互作用和教師的點撥指導下,思維由淺顯入縱深,最終目的解決問題,并有新的發(fā)現(xiàn)和啟迪,提高其獨立取得知識的本領。啟發(fā)同學們對審美意境的多元性、復雜性和深遠性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
表現(xiàn)發(fā)揮是一種學生主體性實踐和認識活動,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深化。教師在教學時一方面要讓每個學生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又要顧及層次不同學生的表現(xiàn)狀況,有針對性的輔導,使學生對自己能力的提高獲取自信心。
在美術課程教學改革中一堂課中的講評拓展也是非常重要的。講評拓展是對整節(jié)課完成教學目標情況的反饋和驗證。目的在于領會學習方法,體會思想感情,總結經驗教訓。在教師的提示下,學生會對學習目標的認識由課內向課外延伸拓展。學生在完成作業(yè)后有一種取得成果的滿足和喜悅,同時也希望得到群體的認可,從認可中找到自信,健康發(fā)展。
總之,我們教師要借助本學科的優(yōu)勢善于發(fā)現(xiàn)、分析、處理好學生的運動恐慌心理,幫助學生克服各種不良個性心理,培養(yǎng)良好的情緒和意志品質,形成優(yōu)良的性格特征,并引導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這樣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高素質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