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欣+楊陽
摘 要:行政法學教育模式隨著法學教學改革浪潮的不斷推進,不能僅僅局限于書本上的紙上談兵,法律診所模式的引進,不但可以幫助法學教育者正視傳統(tǒng)法學教學模式的短板,尋找現(xiàn)代法學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模式的差異,更可以為司法實踐注入新活力,提升新內涵,積累新經驗。
關鍵詞:法律診所;行政法學;社區(qū);法律援助
中圖分類號:D91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7)32-0076-01
作者簡介:張佳欣(1992-),遼寧營口人,沈陽師范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法學與行政訴訟法學;楊陽(1978-),遼寧沈陽人,中共黨員,法學博士,沈陽師范大學法學院,教師,研究方向:行政法學和行政訴訟法學。
一、法律診所的發(fā)展沿革
(一)法律診所教學模式的興起
美國是現(xiàn)代法教育學的杰出貢獻者,案例教學的素材大多來源于最高院的裁判案例,忽視了學生對立法過程的了解和對實務的分析判斷,嚴重的形式主義在美國法學教育界使得法學教育走向瓶頸。
(二)法律診所在我國的發(fā)展
21世紀初,我國部分政法類高校引進法律診所教育模式,雖然引入時間較短,但卻取得了初步預期的成效。在法律診所服務的法學生,通過對個案的分析與研究,提升了法律分析能力、辯證邏輯能力及法律文書書寫能力。當然,法律診所在本土化過程中,是否出現(xiàn)水土不服,仍舊需要對其進行評估和考核。
二、法律診所的國內外借鑒
法律診所起源于美國,自19世紀末20世紀初至今經歷了三個發(fā)展階段,從最初的單純彌補案例教學法的短板,后經民權運動的促進加之福特基金的資助,法律診所教育模式進一步完善,不僅注重法學學生的實操能力,更注重法律職業(yè)道德和法治理念的培養(yǎng)。至今大多數(shù)美國大學都設有法律診所教學實踐活動,標志著法律診所在美國發(fā)展已經成熟。英國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設立法律診所模式并在美國法律診所模式基礎上進行了創(chuàng)新,使之本土化適合英國的法學教育環(huán)境。英國成立法律教育組織機構,通過設立不同模式的診所,讓學生在實操中分析案例,解決問題。
中國法學會于2003年成立診所法律教育研究走上了法律診所教育模式的探索之路。在短期幾年內,通過借鑒國外經驗并經福特基金會的資助、相關法教育學專家的支持下,我國設立了各類型法律診所,其專業(yè)化及普及率遠遠超過其他國家的發(fā)展速度。除傳統(tǒng)的法律診所外,我國結合自身實際,創(chuàng)新創(chuàng)立了消費者權益保護診所、公益訴訟診所、婦女權益診所、社區(qū)診所等別具一格的特色法律診所,為新類型案件及特殊主體、群體性糾紛的權利救濟提供了更為細致的分類。
三、行政法律診所教育的基本結構
(一)行政法律診所的師資配備
社區(qū)法律診所雖主張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但是合理的師資配置能夠使該診所充分發(fā)揮其教學作用。法律診所中的教師配置應當雙管齊下,高校教師負責法學理論的注入和培養(yǎng),律師、法官等司法工作人員可作為兼任教師或者指導教師,從實操上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幫助。并可以聘請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作為顧問,為實操中解決行政糾紛提供最恰當?shù)慕ㄗh。
(二)行政法律診所的教學內容
行政法律診所的教學內容,按照學習內容可以分為行政法學及行政訴訟法學兩類,兼采經濟法作為輔助學科;按照糾紛類型可以分為財產型糾紛及權力型糾紛;按照救濟模式可以分為復議類救濟及訴訟類救濟。不同分類方法產生的不同教學內容,均應結合實際案例進行教學。
(三)行政法律診所教學課程的考核方式
作為法學教育的一種手段,法律診所必然要對學生的課程結果進行考核評估。筆者認為,對學生的考核主要分為兩大方面。其一是獨立解決案件數(shù)量及完成度;其二是雙向評估制度,即教師對學生、學生對課程和教師的雙向評估。對案件質量及數(shù)量的考核可以督促學生積極完成法律診所的教學內容,其中可以引入職業(yè)道德考核、專業(yè)知識考核、糾紛解決考核等內容,并結合自我評估、經驗總結等等教學手段,讓學生自發(fā)的對課程產生興趣;雙向考核制度猶如一面鏡子,可以反饋出教師和學生在法律診所課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督促問題的有效改進,也有利于教師因材施教,有針對性的輔助提升學生的法學素養(yǎng)。
創(chuàng)新現(xiàn)代法學教育模式是每個法學教育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將法律診所等新型教學模式與專業(yè)學科進行有機融合,不僅為現(xiàn)代法學教育的發(fā)展打開更多的窗戶,更為司法領域輸送更多的高素質人才,為現(xiàn)代法治思想在社會各領域的進一步深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 參 考 文 獻 ]
[1]徐亞文.法律診所與法律賦能的有機結合[J].浙江大學學報,2015,1,45(1).
[2]張紅.診所法律教育的產生及其背后[J].中外法學,2007(4).endprint